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

传统说唱艺术又叫曲艺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传统艺术。说唱音乐是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一、作品构成

1、只说不唱或只念不唱的,如相声、快板之类。

2、有说有唱的,如苏州评弹、陕北说书之类。

3、只唱不说的,如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之类。

二、艺术分类

1、牌子曲

凡将各种曲牌(南北小曲)连串演唱,用意叙事、抒情、说理的曲种都属于这一类。牌子曲类:单弦、岔曲、南音、大调曲子、广西文场、西府曲子、兰州鼓子、青海平弦、越弦等。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

各种牌子曲的曲牌数量多少不一,有些曲牌为各牌子曲所通用。伴奏乐器也不一,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等为主。

(1)单弦流派

①历史沿革

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单弦兴起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当时满族旗籍子弟开始编写、演唱八角鼓,创造了这种自弹自唱的演唱方式,借以自娱娱人。八角鼓顾名思义,状为八角形,象征满清八旗。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

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编订的俗曲集《白雪遗音》卷3中《酒鬼》一篇,是现存最早的单弦曲词。其后,百本张、别埜堂等书坊都曾发卖过不少单弦曲词的抄本。

(2)南音

南音是福建曲种。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两地区以及厦门市和台湾省。南音是唐代大曲中的“遍”、“破”等宫廷演奏的音乐传入福建以后,与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互相渗透、融合而发展形成的。

①演唱形式:

南音是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的。

指,即指套,是一种有词、有谱、有琵琶弹奏指法的套曲,现有49大套,每套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曲子由若干同宫调的曲牌组成。

谱,是一种标题性的器乐弹奏套曲,内容多描绘四时景色和花鸟、昆虫、奔马等。

曲,即散曲,也称草曲,是一种以乐器伴奏的清唱曲。曲词大体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3类,经历代发展,积累下传统曲词有近千首之多。

②代表作品

有著名的曲子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等。

2、弹词类

主要流傅于我国南方。演唱者兼奏小三弦或琵琶等乐器,自弹自唱。是明清以来发展颇盛的曲种。弹词类曲种的音乐为板腔体结构。唱腔大多旋律性强,细腻优美、清丽委婉、精致流畅。

代表作品:

兴起于江苏、上海、浙江的苏州弹词,江苏的扬州弹词、启海弹词,浙江的四明南词、绍兴平湖调,福建南词,广东木鱼歌,长沙弹词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木鱼

3、鼓曲类

又称鼓词或大鼓书。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一些南方省市也有流传。鼓曲类曲种历史悠久,与宋代的“鼓子词”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演员自击鼓板演唱,伴奏乐器主要为三弦、四胡、琵琶、扬琴等。

鼓曲类曲种的音乐为板腔体结构。唱腔以语言为基础,依情走腔,依字行腔,一曲多用,板式变化多样,刚柔并济、韵味浓郁,演员的表演写意传神,雅俗共赏,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1)京韵大鼓

①发展沿革

京韵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后发展而来。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②艺术特点

木板大鼓发展成京韵大鼓后,伴奏乐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乐器,伴奏结合唱腔托腔保调严谨自如;

并将河间方言改为北京的方言,运用北京音系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京白、唱京韵,演唱短段曲目;

吸取各种戏曲、杂曲的曲调,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并采用了大量“子弟书”的曲本。

从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写意传神的表演。

③代表人物及作品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以艺人金德贵为代表,他的演唱被人们称之为怯大鼓。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艺人胡金堂(胡十),为提高怯大鼓鼓词的质量,开始移植子弟书词《长坂坡》等入怯大鼓演唱。代表曲目有《樊金定骂城》、《高怀德别女》等。同时期,擅唱《三国》短段故事的霍明亮,移植一些子弟书词如《单刀会》、《战长沙》等入怯大鼓演唱。后去天津行艺,和当地的瞽目艺人宋玉昆(宋五)一起,被誉为胡、宋、霍三家,统称怯大鼓。

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白云鹏和张小轩(张筱轩),并形成刘派、白派、张派三大流派。刘宝全的学生白凤鸣,早期师承刘宝全的唱法。其长兄白凤岩曾任刘宝全的弦师,与白凤鸣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同创造了苍凉悲壮“凡字腔”见长的“少白派”,并对后来天津“骆派”(骆玉笙)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白凤鸣

(2)山东大鼓

①历史沿革

山东大鼓发源于鲁北、冀南一带的农村,为中国北方最早的鼓曲形式,原名“犁铧大鼓”,因其最初用耕地的犁铧碎片伴奏而得名。

②发展情况

山东大鼓产生的时间约在明代中叶,明末清初开始独立门户,距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历史。

清代中叶,山东大鼓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民间说书艺术形式,艺人队伍明显扩大,艺术表现手段日趋完备。嘉庆年间发展出五大分支。清同光年间,南口梨花调开始出现女演员,并进入城市演出。

清末,山东大鼓大兴,不仅遍及全省,还占据了河南、江苏、安徽等地书场。出现了许多山东大鼓班社和数十位著名艺人,如“盖山东”董连芝、“白菜心”杜婉君、“响三省”郭彩云、等名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山东大鼓逐渐衰微。传统的山东大鼓因其曲调迁回缓慢,结构过于严谨、呆板,不能即兴说唱大书与迅速充实新书目,就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和吸引听众,不免被取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梨花大鼓逐渐衰落,许多艺人改唱河南坠子和木板大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冀南地区,专唱梨花大鼓的仅有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孙金枝去世后,梨花大鼓在冀南几成绝响。

③演唱形式

山东大鼓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执鼓槌,左手操铁(铜)片,边敲边唱。乐师以三弦伴奏。

④唱腔体裁

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又称头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书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间,短段只唱不说。

⑤音乐器械

主要伴奏乐器为矮脚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也叫梨花片)。

⑥代表作品

山东大鼓传统节目繁多,已知有中篇《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车》等数十部;短篇段儿书尤为丰富,以《三国》题材的唱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河北寻兄》等六十余段;其次是《红楼梦》题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十余段;《水浒》唱段有《李逵夺鱼》、《燕青打擂》等。

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以及由子弟书移植过来的唱段等,共计二百余段。

4、琴书类

以扬(洋)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在我国各地都有流传,如:四川扬琴,山西的翼城琴书、曲沃琴书,山东琴书,江苏的徐州琴书,安徽琴书,湖北的恩施扬琴等。

这类曲种的唱腔有的源于本地民间音乐,有的虽为外地传入却在本土扎根。琴书类曲种音乐的结构既有曲牌联缀,也有曲牌与板腔的混合体。演唱形式有的为一人站唱、有的为双人和多人坐唱,还有的为分角拆唱。

(1)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自明初兴起于郓城,迄今约有六百年的历史。至清朝中叶,“琴筝清曲”渐渐冲破了文人雅士的小圈子,开始在郓城一带农村盛行。

山东琴书最早为民间小曲联唱体。元明以来,山东境内俗曲盛行,至清代更盛,诞生了《白蛇传》《秋江》等曲目。在多数传统的曲目中能够感知其演唱讲究稳重大方的特征。

①艺术特征

在语言上语言极具生活味,它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语,比喻巧妙,生动韵味,独具匠心。如北路琴书常演出在天津、济南等大城市,为适应群众需要改变了乡音土语的问题,采用济南话(山东官话),注重咬字清晰,唱腔优美动听。

在唱腔曲调上,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二百多支。发展为琴书说唱之后,使用的曲调逐渐集中,以所谓“老六门主曲”即【上合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清末民初以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

②代表作品及人物:

作品:

民间口口相传的传统故事,以描写人民现实生活为主,如:嫌贫爱富、欺男霸女、好吃懒做、薄情寡义等内容。代表性曲目有《双头马》《许郎抱鸡》《洗衣记》《空棺计》等。

取材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如《水漫金山》《状元祭塔》《盗灵芝》取材于《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梁祝姻缘记》《梁祝下山》取材于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新作品,大多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赞扬劳动人民,同时又与政治形势联系紧密。如《老王卖瓜》《大林还家》《姑娘的心愿》等。

传承人物:

李湘云,女,汉族,1939年生,山东济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其演唱继承了李派俏皮、甜脆等特点,精通传统曲目。代表作品有:《水漫金山》《盗灵芝》等。

姚忠贤,男,汉族,1941年生,山东济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其音色优美文雅,唱腔高亢委婉,表演轻松诙谐,风格洒脱大方。代表作品有:《梁祝下山》《断桥相会》等。

(2)武乡琴书

①历史渊源

起源于武乡农村,流行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太谷、榆次等县,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到清代同治年间,盲艺人开始坐场说大书,每档增至六、七人。

抗日时期,武乡县组织了盲人宣传队。为加强说抗日书目气氛,艺人们承袭了咸丰年间大板书艺人操打七件打击乐器的技巧,这时才称为武乡鼓书。武乡琴书后来创造了起腔、垛板、簧腔等。演唱的新书目有《西安事变》、《减租减息》的段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鼓书艺人为了参加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事业,编演了数百个新曲目,到各地宣传演出,受到人民政府多次嘉奖,并涌现出数十名模范艺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盲人艺术工作者取消了打击乐器,以上制月琴为伴奏,开始叫武乡琴书。音乐唱腔富有乡土特色,传统书目有《呼家将》、《包公案》等。

②演唱方式

武乡琴书可以单人演唱,也可集体坐唱。唱腔风趣幽默,粗犷流利,属于板腔体结构。板式除柳调外,另有垛板、哭板、散板、簧板等,可以穿插间用。其中以起板(又名哼腔)最有特色,它是由方言语汇与柳调旋律构成的衬腔、乐句组成。

③代表作品及人物

作品:

传统说唱鼓书有《秦英征西》、《响马传》、《回龙传》、《薛风反唐》、《姜公案》等,《武乡曲艺志》与《中国曲艺集成·山西卷长治集》等书中均有相关内容。

传承人物:

常惠斌(1965.7——),山西武乡人。出生曲艺世家,是武乡琴书、三弦书名艺人张磨孩的第七代唯一传人,现任武乡县曲艺家协会主席,武乡曲艺队队长。演唱时继承了父亲常广生的艺术风格,在保留原派的传统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京剧、豫剧、晋剧、山西民歌、上党梆子等音乐,把曲艺与戏曲、歌舞融为一体,常弹奏的月琴能变五种调。

5、道情类

因源于道歌(即道士说唱道情故事)而得名。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又因多采用渔鼓、简板为伴奏乐器,故亦叫渔鼓、竹琴或道情渔鼓。流传地域甚广,在我国南北各地流传的此类曲种达几十种。

代表作品:

淮北道情、晋北道情、长安道情、陇东道情、湖北渔鼓、湖南渔鼓、四川竹琴等。

三、少数民族曲艺

我国民族众多,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曲艺音乐因发展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声韵、民风民俗的不同而呈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的特色。如白族大本曲,藏族的格萨尔仲、喇嘛嘛呢,蒙古族的乌力格尔、好来宝,维吾满族的达斯坦、库夏克、莱派尔,哈萨克族的克萨、阿依特斯,朝鲜族的盘索裹等等。在众多的曲种中,有的历史悠久,具有古老的传统;有的是受汉族或其它民族曲种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曲种。

四、艺术价值

说唱艺术生动地展现了历史发展中人们不断演变的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识,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不论是音乐形式还是音乐内容至今都诉说着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质,与其他艺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参考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百度百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