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上海儒学博士生论坛”在上海五角场丽芮酒店隆重召开。经学与古典学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与突破口。回归中国经典阅读方式的固有传统已成为大势所趋,而重建经学则是这一方向变化中的关键。
为推进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上海儒学博士生论坛”在上海五角场丽芮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儒商高等研究院与上海市儒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国内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主任陈畅主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林晖、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震分别致辞。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浙江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市社科院、江苏省社科院、暨南大学、西安外事学院、天津市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科联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共设置了三场主题报告与九场分组报告。大会报告由杨国荣教授、张文江教授、吴震教授、余治平教授、邓联合教授、柯小刚教授、刘梁剑教授、曾亦教授、郭晓东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在分组报告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的研究、发展及其关系为主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研讨。
作为思想载体的经典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沉淀与凝结,具有承载关乎宇宙人生普遍原理的超越意义。就中国文化而言,经学是中国传统古典学的主干,对中国文化从普遍哲学观念到日常生活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作用。中国传统经学、古典学与哲学之间的互渗互动对于中华文明形态的创造与未来发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与会学者紧密围绕论坛主题,以各自的学术背景为依托,展开了议题多元的学术研讨,既有对儒家经典的考察诠释,亦有对道家学术的深刻阐发,既有对古典哲学的释读解析,亦有对现实问题的照应关怀,同时还融入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国际视野。学者们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观点,形成了热烈的学术氛围,为推动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的深度融合,展开跨领域、多文明学术思想之间的比较与对话,助力当代学术界建构以中华经典文化为根源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智慧与理论支撑。
论坛闭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郭美华教授主持,同济大学陈畅副教授与上海财经大学朱璐副教授为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发言。陈畅代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向线上线下参与本次论坛的各位学者以及论坛主办方和赞助方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对本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与召开的特殊意义作了总结。朱璐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向本次论坛的主办方、赞助方以及各位学者表示了感谢,同时也总结了此次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学术共同体的逐渐形成所带来的重要意义。本次“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高端学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人:胡游杭
2021年第六届上海儒学博士生论坛
2021年11月14日,由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儒商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沪上以及全国各地高校的三十名博士研究生在论坛上宣读论文。本次论坛与“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高端学术论坛”合办,这也是上海儒学博士生论坛举办五届以来首次与专业学术会议合办。
上海市儒学研究会成立2015年,随后每年组织展开一次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一、二、三、四、五届分别由复旦大学、上海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承办。该博士生学术论坛以研究和传播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致力于联络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新秀,打造高品质学术论坛,服务于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区儒学及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传播。
本次论坛共收到投稿论文近五十篇,其中外省市高校博士生投稿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经专家匿名审阅,论坛组委会遴选出三十篇优秀论文参会,专业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学科,内容涵盖先秦诸子、经学、宋明理学、近现代儒学、比较哲学等多个领域,是推动文、史、哲等学科青年学子学术争鸣的一次有效尝试。
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王格副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郭美华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陈畅副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论坛设有六个分会场,分论坛一以早期儒学为主题,由何益鑫(复旦大学)、吴小锋(同济大学)两位专家点评;分论坛二以宋代儒学为主题,由陈焱(上海财经大学)、孙逸超(上海师范大学)两位专家点评。分论坛三以经学与经典为主题,由谷继明(同济大学)、高瑞杰(上海师范大学)两位专家点评。分论坛四以清代儒学为主题,由吴晓番(上海财经大学)、钱晟(上海财经大学)两位专家点评。分论坛五以经典诠释与儒道会通为主题,由朱璐(上海财经大学)、刘旻娇(上海财经大学)两位专家点评,分论坛六以近代儒学与比较哲学为主题,由李明书(浙江大学)、方用(同济大学)两位专家点评。各位专家就论文的问题意识、选题范围、论证思路、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而精彩的点评和指导。
论坛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每篇论文都由点评专家们集中点评并打分,并参考通讯评审专家的意见,遴选出获奖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名单见文末。
闭幕式由同济大学助理教授刘昊主持,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儒商高等研究朱璐副院长为学生颁奖和致辞。两位老师充分肯定了参会博士生的论文质量,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关注上海儒学博士生论坛和上海儒学的发展。
撰稿人:刘昊
获奖名单
一等奖
董起帆 华东师范大学 荀子义论的普遍之维——基于后习俗责任伦理视角的研究
刘 斌 北京大学 三世说如何范围万世——康有为人伦观申论
二等奖
陈 洁 厦门大学 作为性命体的物——朱子物论研究
江佳凤 北京师范大学 朱子“尽心”诠释转向考论
陶 亮 四川大学 “尽弃的旧说”:论羊城之会前廖平与康有为的《周礼》观
张易超 复旦大学 《周易》孚信论的起源及其嬗变
三等奖
陈耀辉 复旦大学 “舍理学而无经学”:论顾炎武古音学对朱子学的继承与转化
黄永其 清华大学 朱子论“始祖”及其影响
江洁宜 中山大学 清末民初《荀子·正名》研究及其方法论反思
石林林 同济大学 子奚不为政:从刘逢禄对《论语·为政》的诠释看孔子制作
孙光耀 华东师范大学 因时制宜:清代帝王的诸葛亮崇祀
向 东 复旦大学 曹元忠经学研究中的许郑家法辨析
闫 淑 上海财经大学 梁漱溟中国文化复兴论探析——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