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武术流派

昆仑派

“昆仑派”以创始人昆仑大师的名字命名,兴起于古山东临清,自立一派,故又称临清派,为中华武术著名流派。昆仑山连绵数百里,无数道术之士接踵前往修炼,也成为明末兴起的道教分支。昆仑派武功以回族武术为特色。

发展历史:

昆仑大师系后周世宗柴荣手下大将,柴荣驾崩时在外统兵,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昆仑大师明了时局为大义而适时归隐于古临清龙潭寺(此处今天在河北省临西县龙潭村)。因当地战火不断,遂传授村民与僧众武艺,又因为当时世间武术多重视拳法而忽视腿法,故创立临清派系,以十路潭腿为主要功法。

明武宗时,昆仑派和少林换艺,得罗汉拳。少林自此有了潭腿。

满清时,因为参与抵抗运动,临清被屠,仅有五十几个僧众逃出。后隐藏于清王府中传承武术。

直至清王朝灭亡,临清派才又在世间出现,已经传至第99代菊字辈。

当今临清派掌门人,隋大师讳世国,得意弟子洁空汝大师讳继华。

代表武术及要略:

(1)昆仑派武术采莲手(天山折梅手)前侧内转手法:

凡完成技术时主要靠同侧腰胯内转发力的技术,称为内转技术,反之称为外转技术。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前侧手法中属内转技术的,就叫作前侧内转手法。采莲手的前侧内转手法主要有枪锤,贯耳拳、击顶拳、别肘、游肩锤、错锤、挑掌等。

(2)昆仑派武术采莲手(天山折梅手)后侧手法:

后侧手法中本也有内外转之分,但外转手法因人体结构的限制,较难完成,更难应用,所以采莲手的技术中,没有采用后侧外转的手法。其后侧手法,也就是后侧内转手法,主要有:重心锤、耳根锤、磨顶锤、通天炮、探马手,磨腰锤、摆手挑档。

采莲手是一种技法全面,步法灵巧的实战拳种。在实战中应注重身手的放捷快速,讲求柔防刚攻,出招发力冷、快短、脆。

(3)昆仑派武术采莲手(天山折梅手)的技击特点及要略:

采莲手的技击左右开弓,步法奇巧多变。技击时要求做到处处为攻,敌进我退打,敌退我进打,敌逼我闪打,敌闪我追打,无处不可打,无处不是打。实战中,敌以击打距离较近的技术击我,我依情正、反撤步或后击步退打,敌以击打距离较远的技术击我,我依情以正、反闪步或正、反让步等躲闪反击,敌被动后退,我以正、反寸步、上步或前击步等进打,我攻敌闪,我则追逼击打。若敌实力太强,我则以限截防守或以闪身、错步等大闪身法自保,避其锋芒,耗其精力和体力,待敌精疲力竭之时,迅速反击,克敌制胜。

按技术的攻防性质来分,技击的基本技术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大类。但是,由于某些技术既属于进攻技术又属于防守技术,容易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为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有条理地了解采莲手的技术全貌,我们采用分离性的方法对技击技术进行分类。可分为:手法、腿法、肘法、膝法、肩胯法、擒拿摔跌法、截防法、步法。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古武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