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国学资讯

中央文改办公开征集文化强国建设意见建议(8月31日截止)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公开征集文化强国建设意见建议。公告如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标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指引。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汇聚起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社会公众可以将意见建议发送至电子邮箱whqg@wenming.cn。

衷心感谢您的关心、支持和参与!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8月3日

延伸阅读: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纲要草案”第十篇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 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 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1、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健全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加强革命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弘扬党和人民 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

2、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 研究、出版传播、宣传阐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研究中心等建设,建好用好“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3、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 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 古中国工程,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推进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保护,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 护和传承。

4、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学习。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科学规范做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 建立惩戒失德行为机制。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广泛开展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中华文化传播推广和文明交流互鉴,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1、 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实施 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健全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 创作规划组织机制,加强农村、少儿等题材创作,不断推出反映时 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创作生 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形成健康清 朗的文艺生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造就高水平创作人才和德 艺双馨的名家大师。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 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和 乡村工程。发展档案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推动农村电影放映优化升级。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运营。

3、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利 用网上网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开展“感知中国”、“走读中国”、“视听中国”活动,办好中国文化年(节)、旅游年(节)。建设中文传播平台,构建中国语言文 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

三、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1、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 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 线上演播等产业。加快提升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能力,推进电视频 道高清化改造,推进沉浸式视频、云转播等应用。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打造一批有影响力、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开拓海外文化市场,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影视剧、 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2、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 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完善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 发展政策。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集散体系,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强 化智慧景区建设。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在线旅游经营 服务。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和院线制改革。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 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信息网络传播视听等领域法律法规。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