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儒家学派

象山学派

象山学派,又称“陆学”、“心学”等,是由南宋陆九渊创建的一个理学学派。陆九渊为抚州金溪人,曾讲学于象山,自号“象山居士”,学者称“象山先生”。所创学派因而得名。象山学派远承孟子“尽心”说,近取程颢“心是理”命题,初步建立起了宋明理学中的“心本论”的哲学体系。继承者有九渊弟子杨简、曹建、袁燮等以及明代陈献章、湛若水。代表著作有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陆持之《易提纲》、《诸经杂说》等。

发展历史

南宋中期,当朱熹的“闽学”蔚为大观之时,其他学派也在迅速形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陆九渊开创的理学中“心学”一派。相较而言,“程朱理学”虽然把封建伦理原则提升到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的高度,使孔孟的古典儒学获得了强有力的本体论基础,但在道德实践上,其学说更多地是把封建伦理原则作为一种外在权威和强制力,忽视了人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于是就有陆九渊“心学”的崛起并与之抗衡。

作为象山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的疑古精神发源极早,曾说:“伊川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住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其学上无师承,只是与父贺及兄九韶、九龄等自为师友,互相,讲学论道。又与刘清之、李浩、王厚之、杨庭显、丰谊、罗点、黄文晟、刘恭等为友,往复论学。

实际上,陆九渊继承了宋代理学家的部分思想,融合孟于“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说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火”等论点,独自建立起自己的心学体系。后居象山讲学,学徒大集,环坐常二三百人,“至不能容”,前后来见者不下数于人,因形成与朱熹“理”学派相对的“心学”派。弟子众多,著名者有:杨简、袁燮、舒璘、傅梦泉、傅子云、邓约礼、黄叔丰、胡大时、李耆寿、沈炳、汤中、程绍开、胡长孺、吴澄、陈苑、叶元老、喻仲可等。

陆九渊曾与朱熹在学术上展开多次争论,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在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鹅湖之会”。此派与朱熹的”晦翁学派”观点有许多不同,曾就“道问学”和“尊德性”孰先孰后,“无极”和“太极”之说为儒为道以及治学方法等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论辩,谁也说服不了谁。由于朱熹与陆九渊的多次争辩, “朱学”与“陆学”两派的弟子长期形同水火,门户之见极深,“宗朱者低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

象山学派学说影响极大,在数百年间与朱熹“理”学派相鼎峙,并行于世,继承者大多集中在江西与浙江两地,江西弟子著力于构筑学派门户,以傅梦泉、傅子云、邓约礼、黄叔丰等为主要代表,创“槐堂诸儒学派”;浙东弟子折服于陆九渊的“本心”理论,着力于陆九渊思想学说的阐发,以“甬上四先生”杨简、袁燮、舒璘、沈焕为代表,杨简创“慈湖学派”,袁燮创“絜斋学派”,舒璘、沈焕创“广平定川学派”。此外,其弟子汤巾又创“存斋晦静息淹学派”,吴澄创“草庐学派”,陈苑创“静明宝峰学派”。明代陈献章、湛着水等对此派思想有进一步发展,至王守仁则集其大成,与陆九渊“象山学派”合称为“陆王学派”,或称“陆王心学学派”。

学术主张

象山学派的学术思想,因后人多以构筑门户及阐发思想为己任,故主要思想主张皆集中于陆九渊一人,具体而言应当分为三大方面:

一、政治

陆九渊在淳熙十一年面见孝宗时所献的五篇奏札中集中的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君臣之间应待之以诚、互无猜忌的相处之道;以求“道”为治事核心,以恢复上古“三代之治”为目标的政治理想;以及识人、知人的用人之道,治事法度的区分等。

①崇尚夏商周时期的上古“三代之治”,认为君王以恢复人的天性良知,维护礼义之道为己业;设置公卿百官是为了完成教化人民、维护礼义的责任;施用刑罚是为了征讨伤天害理之徒,达到天理道义的理想生活。认为“三代”时的一切建制,都是为了维护“道”的流行,维持人的天理良知,从而使人处于纯善纯美的境界

②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坚持“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认为“天生民”而后“立之君”,“君”是由“民”产生的并来治理国家,如果不“厚民之生”则君主就丧失了“张官置吏”的用意。相比之下,民为本,君为末,“民”在政治活动中起到了根本的作用,既是国家的基石,又是国家的服务对象;而“君”只起到治理国家的作用。

③重视对地方官吏的治理

二、教育

①将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

②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

③不立学规,通过特别的教学方法和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方法,直指学生的内心。认为教学的目的不是于使人取知识,而是获得灵魂上的解放。在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发明本心”的修养功夫论,学习不是简单的向外探寻,向外学习,而是应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探寻本有的原善。

④主张“收拾精神,涵养德性”。“学之不明,人心之失其正”,学习要讲究“心”的纯正,而这种“正”的基础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思想品德启发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他针对当时学者沉溺于章句之学,志于声色利达,“良心善性蒙蔽”等弊病,高擎起“明理,立心,做人”的教学大旗,训迪后学。

三、哲学

①认为为学应以“尊德性”为宗,主张“先立乎其大”。“不为小者所夺”。认为大者就是“本”,如果“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唯一的实在,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否认在人的感觉之外,还有什么客观存在的东西。

②认识论上,反对穷理致知,主张“明本心”。认为心与理完全合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理”为“人心所固有”,只要闭门修养,“发明本心”,“反躬自得”,“百川会归”,就足以“应天地万物之变”。

③道德修养上,提倡“存心”、“去欲”。他和朱熹一样,认为宇宙本原是“太极”,是“理”,但他反对“无极而太极”的提法,认为“太极”之“理”为实有,加上“无极”,即成“老氏之学”。

    陆九渊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抗衡。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他和朱熹常相辩难。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明代王守仁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心学”得以发扬,世称“陆王学派”。

学术活动

象山学派的学术活动,有明确实据可查且影响深远的,便是创始人陆九渊与朱熹的几次学术论辩。

一、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朱陆之争的开始,争论的焦点为“尊德性”还是“道问学”。朱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朱陆“同植纲常,同扶名教”,都发挥理学精义,只是在他们在为学中表现了各人性情和道德实践的差别。鹅湖之会及会后,朱陆双方都已开始意识到,工夫问题背后还存在着关于本体的分歧。

陆九渊主张“易简工夫”,是以确认先天心性为前提的。其所谓“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都是表明先确立“心”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的。二陆把“心”当作人生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道德本体,认为千古圣人只是以心相传,不用传之文字,所以陆九渊更欲与朱熹相辩,提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说明他认为朱熹的“支离”,不仅在于方法的不简易,而且在于没有找到道德价值的真正渊源——人心本体。

二、南康之会

南康之会是鹅湖之会以后朱陆二人又一次重要的会晤。淳熙八年,朱熹知南康军,二月,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南康之会中,陆九渊的核心问题是“义利之辨”。

陆九渊认为,儒家以义利判君子小人,其核心问题是辨志。志于“利”者,必被“利”所趋;志于“义”者,则以“义”为行为的准则。所以为学之要在于立志。他谈到:科举制沿袭下来,使为学问者都不能免此。然而科举取士的标准,是看其做文技艺如何、是否投有司之所好,引导人们习尚的只是对技艺的追求和唯利是图的风气。像这样,只会使人“喻于利”,又怎么能不与圣贤的教导背道而驰呢?

陆九渊认为要克服这些蔽害,就必须“立志”。立志,就是不以科场得失为目标,而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做人的标准;这就是去名利之念,不徇流俗,以圣贤为志,以治平自任。他以为,以这种态度来问学,才得“正学”。否则,“更历之多”、“讲习之熟”,也只能适得其反。只要为“士”者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去就”,就可使科举的“千载之弊”而得“反诸其正”。

陆九渊又以此来讲儒释区别,以说明自己为学的理论根据。他认为,儒释的区别不在于本体的虚无与实有,而在于用这种本体来证明经世或出世的思想。儒家讲人生,讲人道、人事,都是为了“经世”;佛教讲生死、讲轮回,只是为了逃避人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儒家的道德修养即使达到“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的境地,也绝不会与佛教的虚无本体相混同。

陆九渊讲“义利之辨”,是要人在做人的根本目标上进行一次价值的转换,确立人生价值观;并用此价值观去指导读书求知和道德践履。他以为,在这一“本心”的发用下,无论是读书,还是考科举,都是为了义,为了公,而不是为了利,为了私。这样,他便从确立道德的价值观方面,找到了维系道问学与尊德性两种方法的共同理论支柱。但在本体问题上,分歧仍没有得到解决。

三、无极太极之争

“无极、太极”之争是朱陆关于本体的争论,这是朱陆继鹅湖之会以后的又一段争论,双方对于争论实质有了进一步认识的表现。

“无极”、“太极”问题,本由陆九韶提出。他怀疑《太极图说》非周敦颐所为,并就这一问题向朱熹提问,朱熹借机发挥自己关于“天理”的观点,谓“太极无形而有理”。这引起陆九渊的不满,他在给朱熹的信中指出对于“理”,关键在于如何用言辞去表达它,认识它的实在性,并有真实切己的体验。陆九渊这一论点,抓住了朱陆双方分歧的实质。而朱熹强调对“理”的认识与讲明,陆九渊强调对“理”的真实性体验。

双方对“太极”的训解不同,从根本上讲其实表现了对“理”的观点。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朱熹训“极”为“至极”,曰太极即是“理”的总汇,故又称之为“无极”,实际上表明了“理”与“物”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别。陆九渊训“极”为“中”,以为“太极”即是“实理”。他以为“理”所讲的是人生日用之理,圣人所瞩目的是如何践履道德,“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以任何文字雕琢都无益于对“理”的认识。他又指出“‘无极’出于《老子·知其雄章》。”“有生于无”的观点是老氏从始至终的为学宗旨,“无极而太极”正是贯彻了这种观点。

关于阴阳与道,表现双方对现象与本体问题有不同认识。陆九渊以为阴阳即是形而上之道,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对立的事物和现象。所谓“理”不分天人、理欲,乃“三极”合一之理,人在此理之中而为理的主宰,所以有“阴阳即是形而上者”之说。朱熹则以阴阳为“形而下”之器,把它看作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此一争议涉及了朱熹理气观与陆九渊道器一元论的分歧。

陆九渊指出朱熹“平时学问之病”:第一,朱熹贩卖老氏“有生于无”的观点,离开了儒家思想传统。第二,认为理为“实理”,“存心”即是明理,“一意实学,不事空言,然后可以谓之讲明”,指出朱熹从事“口耳之学”,是“自为支离之说以自萦缠”,这里表达的是“理”注重体验,注重实行,而不依文字而立的意思。第三,指出“三极”同此理,天人一理。认为朱熹以理为外,脱离“实事”、“实德”、“实行”,因此重言辞,“尚智巧”,流弊在于“文貌日胜,事实湮于意见,典训芜于辨说,揣量模写之工,依仿假借之似。” “无极、太极”之辩,双方思考的问题及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到“理”上,这使得陆九渊原来并不十分明晰的思想更加明晰,故可以看作是他对“理”,及“心、理”关系的阐述。

无极太极之辩是朱陆之争乃至宋明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在方法之争的背后,理学与心学确实在哲学宇宙观上存在着分歧。朱陆作为哲学家,他们理论所阐发的伦理法则背后,有着世界观与哲学体系的深刻差别,他们所主张的修养方法是与其本体观,对于宇宙的本质的思考紧紧相联系。

代表人物

陆九渊(1139—1193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乾道进士,任靖安县主簿,调敕令所删定官。少闻靖康间事,感慨金军侵陵,遂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并奏陈己见,主张博求俊杰,论道经邦,复仇雪耻。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被命主管台州崇道观,遂还乡讲学。光宗时,知荆门军,曾创修军城以固边防,在任颇有政绩。与朱熹齐名,而学术见解多有不合,主“心即理”说,尝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认为要认识宇宙本来面目,只要认识本心。与朱熹通信论难,曾会于鹅湖,作学术论争。其学术思想,为明王守仁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先生全集》,近经整理为《陆九渊集》。

傅梦泉,字子渊,号若水。建昌南城人。曾在南城曾潭之畔讲学,学者称曾潭先生。淳熙进士。授衡阳教授,主讲石鼓书院。后历官宁都县宰、清江判官。从学陆九渊,认为“人生天地间,自有卓卓不可磨灭者在,果能于此涵养,于此扩充,良心善端,交易横发,塞乎宇宙,贯乎古今”。颇得心学要旨。讲学有吸引力,能使“士人归”。治政,则致“俗大变”。为人机警敏悟,然性地刚毅多偏,其师说他“疏节阔目,佳处在此,其病处亦在此”。尝从学张栻于荆州,拜会朱熹于南康,张、朱对其容貌辞气之不逊多所指斥。著有《石鼓文》。

杨简(1141年2月10日-1226年4月21日),南宋学者,字敬仲,号慈湖,慈溪人。告归后筑室德润湖居住,世称慈湖先生。年轻时就读太学,宋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任富阳主簿,陆九渊到富阳,便拜陆为师。先后任乐平知县、温州知府等地方官。最后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学士。封爵为慈溪县男。谥号“文元”。

著述颇多,传世的有《慈湖遗书》18卷,又续集2卷;《慈湖诗传》20卷;《杨氏易传》20卷;《五诰解》等。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哲学家。为人博学,学者称其为“絜斋先生”。与沈焕、舒璘、杨简并称为“明州淳熙四先生”,为当时浙东四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主讲于城南书院,袁燮讲学,必启发诸生“反躬切己,忠信笃实”,“其教多以明心为言,盖有见于当时学者陷溺功利,沈锢词章,积重难返之势,必以提醒为要”。晚年起用,出知温州,进直学士,宋宁宗嘉定十七年卒,享年八十一岁。奉祠以卒,谥正献。真德秀为他写行状。著作有《絜斋集》二十四卷、《絜斋后集》十三卷、《絜斋家塾书钞》、《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后人袁士杰辑有《袁正献公遗文钞》。

历史评价

象山先生,其学者之北辰泰岳,与自始知学,讲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寖明,又久而大明。                                                  ——袁燮

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其前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亦最广。                                     ——全祖望

先生之道,精一匪二,揭本心以示人,此学问之大致。嗣先生之遗响,警一世之聋瞆,平易切近,明白光粹,至今读其遗书,人人识我良贵,由仁义行,与行仁义者,昭昭乎易判也。集义所生,与义袭取者,截截乎不乱也。宇宙内事,即已分内事,浑浑乎本一贯也。议论一途,朴实一途,极天下之能言者,斯言不可赞也。                                                         ——袁甫


参考资料:
1. 象山学派_儒家文献资料汇编_国学导航
2. 慎独与中和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 知乎
3. 象山学派及其书院教育 – 中国知网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