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花饽饽有着三百多年的制作历史,它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2009年,胶东花饽饽民俗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其制作工艺的认可,更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肯...
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化寻根,筑梦中华”实践队走进聊城市中国阿胶博物馆,深入领略阿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级非...
菏泽非遗羊肉汤,堪称鲁西南地区汉族传统名吃的璀璨明珠,拥有近200年历史,以“色白似奶、水脂交融、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的绝佳风味闻名遐迩,享有“中华第一汤”的美誉。2025年1月2...
2025年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寻根,筑梦中华”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潍坊探寻非遗风筝的历史渊源,以青春力量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在这个冬日书写了一段别样的文化篇章。 抵达潍...
包头剪纸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甚至更早。在包头市九原区等地的汉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用金箔剪制的动物贴饰,这些贴饰展现了早期的“洞穿意识”和剪制技艺,堪称剪纸艺术的雏形。2025年1月...
2025年 2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寻根,筑梦中华”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菏泽市,围绕当地传统手工技艺曹州刻瓷,开展了一次的调研学习实践活动,旨在全方位了解曹州刻瓷,并探索其在...
“蛇俑还挺可爱的”“这瓶子的颜色搭配真是绝了”……春节假期,中国国家博物馆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人头攒动。各类寓意吉祥的文物与空间布景形成呼应,观众或细赏文物、或驻足拍照,共同庆贺“四...
央视网消息:1月2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中国北方传统小年,春节的节日气氛愈发浓厚。即将到来的2025乙巳蛇年,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非遗版”的春节有何不一样?一起来看今年...
新华社记者阳娜、魏梦佳 北京的冯女士近日在网上预订了春节期间去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门票。“最近听说民族文化宫会举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看介绍有糖画、珐琅掐丝、剪纸、兔爷儿等,感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各地年味渐浓,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元素让人们在传统文化氛围中迎接喜庆祥和中国年。 春节里赏花灯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连日来,各地陆续点亮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