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国学大师

吴宓

吴宓(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原名玉衡,后改陀曼,又改宓,字雨生(又作雨僧),笔名余生,男,陕西泾阳人,中国比较文学家、西洋文学家,学衡派代表人物。

主要经历:

1911年入清华学堂(1912年改名清华学校)

1916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高等科。

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攻读新闻学

1918年改读西洋文学,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留美五年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有过不少论著。

1921年回国,即受聘在南京高师与国立东南大学(后更名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文学院任教授,

1924年吴宓离开东南大学后到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

1925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筹备主任,以后又在昆明西南联大、成都燕京大学、武汉大学和重庆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前身)等校担任教授。

1929年9月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的得意门生,师生间常有诗词赠答与唱和,然

937年因钱锺书一篇书评,师生关系曾紧张了多年。吴在清华期间,曾于1930年游学欧洲,遍历苏、英、法、德、比、瑞士诸国,又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修学年余,所学极博。执教清华期间,吴宓是“清华的一个精神力量。”

1941年被教育部聘为首批部聘教授。

1943年至1944年吴宓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

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改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

1946年2月吴宓推辞了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要他出任文学院院长之聘约,到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任外文系主任,兼校务委员会委员

1947年1月起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一年,其间清华大学梅贻琦和陈福田一再邀他回去。

1949年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以文学院院长之位邀他南下,且其好友陈寅恪亦在岭南,教育部长杭立武邀他去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长,女儿要他去清华大学,而他即于4月底飞到重庆到相辉学院任外语教授,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学院文学教授,入蜀定居了。

1950年4月两院相继撤消,吴宓到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学院,9月又随校合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到中文系)任教。结果是虎落平阳,晚景甚为不佳。

主要作品:

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社会荣誉:

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哈佛期间,汤用彤与吴宓、陈寅恪被誉为“哈佛三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