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我谓昆仑在中原(六)

作者:开封·韩鹏

(接上文)

(六)尧帝禅让舜帝于开封“服泽之阳”。

“鸣条”也与“负夏”、“服阳”同在一地。据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学家墨翟《墨子·尚贤》认为:“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84]其中“服泽之阳”,为“服泽”,即“平(苹)泽”之北,水北为阳,故也称“服阳”、“平(苹)阳”、“负阳”、“服夏”、“负夏”等。

据济南教育学院徐北文《大舜行迹考》记载:清末经学家“孙诒让以负夏与服泽当为一地”。[85]南朝史学家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记载:“负夏,卫邑”。[86]说明“负夏”是卫国的城邑。而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檀弓》则明确指出: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儒学家“曾子弔(吊)于负夏。又阳夏,在开封”。[87]这印证着春秋时期开封“仪”邑之地的“服阳”、“平(苹)阳”、“负夏”、“阳夏”,正在卫国之地。

可见,“负夏”、“阳夏”、“服阳”、“逢泽”,均与开封古陈留昆仑山“都陈”、“空桑”一地,也是尧帝在帝都“服阳”禅让帝位于大舜的地方。

六、舜帝出生、称帝、下葬在昆仑山。

舜帝是帝喾和契(阏伯)的后裔,出生地与帝喾古莘国、契(阏伯)青丘山同在开封昆仑山之地,具有血缘和地缘传承关系。因此,中国最早国别史著作《国语·鲁语》记载:“殷人、禘(帝)舜而祖契”。[88]大意是,殷商氏族、虞舜氏族把契(阏伯)视作自己的先祖。

因为舜帝先祖“契”,是由开封青丘玄池的帝喾、简狄“玄鸟生商”而来,舜帝氏族便以“玄鸟”,即“俊鸟”为图腾。所以,舜帝也称“帝俊”。“俊鸟”是凤凰的一种,也称“玄鸟”、“鵔鸃”。而“鵔鸃”则与汉代开封古“浚仪”音同义近。舜帝生于开封北部的“浚水”,故也称“帝浚”。据东汉史学家圈称《陈留风俗传》记载:开封“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89]“浚仪”与战国时期的“大梁”同地,说明舜帝与黄帝同居开封“昆仑山”、“轩辕楼(丘)”、“浚水”、“浚仪”之地。

“浚水”流经“玄池”,即“沙海”,下游也称“沙水”、“长沙”。“沙水”的变迁也很复杂,有时经开封东北流向东南,有时经开封西北流向南部,历代名称也不相同。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浪荡渠自牟(今中牟)东流,至浚仪(今开封西北)分为二水:南流曰沙,东流曰汴”。[90]“沙”即“沙水”;“汴”即“汴水”。元朝宰相脱脱《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也记载:开封“祥符西附郭。有岳台、浚水、沙台、崇台、夷门山、蔡河、金水河、广济河、寒泉河”。[91]出入“沙台”上下的“蔡河”、“浚水”,也称“沙水”。

舜帝建都之地,在太极五行“中土黄”方位,也是开封昆仑山“天地之中”。而“中”字是上古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据商末姬昌《清华简·保训》记载:“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舜既得中,焉不易实变名”。[92]文中的“求中”、“得中”,与春秋《论语·尧曰》记载尧命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93]的“执中”,不仅同义,而且同地,都在三皇五帝居住、建都的昆仑山“中央之国”,简称“中国”。

舜帝去世后,下葬在开封东北部的古陈留郡平丘县“鸣条苍梧山”之阳,有明代《长垣县志》关于“鸣条亭,舜崩处,陈留郡平邱县有鸣条亭”[94]的记载为凭,也与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孟子·离娄下》关于“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95]的观点相一致,又与范文澜、郭沫若关于“舜生诸冯,卒于鸣条”[96]之意不孛。

舜帝下葬的开封古陈留“鸣条”之地,历史上名称很多。如“苍梧之丘”、“洞庭之野”、“九嶷山”、“长沙”、“广陵”等。据西晋史学家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97]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南方有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98]文中“长沙”,均指开封昆仑山东北部“鸣条”、“苍梧”、“广陵”之地的“长沙”,是开封古沙水流经之地,而非指现在长江之南的“炎陵”、“苍梧”、“长沙”、“零陵”等地,也与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南经》关于“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99]彼此吻合。 

 七、夏、商、周时期的昆仑山。

昆仑文化,在夏、商、周时期也得到了人文传承。

(一)大禹治水的“轘辕山”为开封黄帝“轩辕丘”。

至于大禹建都在开封,史料上记载地更为清楚。清代学者马骕《绎史》引战国时期《隋巢子》记载:“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100]其中“洪水”,也称“鸿水”、“洪沟”、“鸿沟”、“汴水”;“轘辕山”,就是开封北部黄帝帝都轩辕山(丘、楼);“熊”,为“能”,也称“三能”,具有黄帝氏族图腾“三足鳖”、昆仑山“三台”和“中央”王权的象征之义。

夏禹是舜帝帝位和昆仑山“中央”王权的继承人。舜帝去世于鸣条苍梧山之后,大禹用陶棺将舜帝下葬在开封昆仑山东北部的“鸣条苍梧山”之阳。然后,返回开封南部的逢山、平台,回避帝位,希望舜帝儿子商均继承父辈的事业。因此,汉代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101]关于“阳城”之地,西晋大学者皇甫谧《帝王世纪》有明确记载:“禹避商均浚仪”。[102]可见,大禹回避商均的“阳城”在古陈留“浚仪”,就是开封南部的“逢山”、“平台”,今称“禹王台”。

后来,舜帝的大臣、百姓们弃离商均,推举大禹为帝。大禹谦逊地改“帝”为“王”,并在开封“禹王台”建立夏朝王都“阳城”。所以,战国史书《世本》、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宋代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均记载:“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也。”[103]其中“夏后”,是指称夏王之后的大禹。

(二)大禹、启、太康至夏杼六世皆不迁都。

自夏禹到夏启、太康时期,王都虽有小范围调整,但仍在开封古大梁地区。因此,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唐初魏王李泰《括地志》、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均记载:“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104]就是说,自陶唐氏尧帝、有虞氏舜帝,直到有姒氏大禹、启、太康,均建都在开封昆仑山之地,没有大范围的迁都。

对此,战国魏国大梁编撰的《穆天子传·卷五》记载:“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入)于启室,天子筮猎苹泽〔音平〕,其卦遇讼,逢公占之……。”[105]文中“黄泽”、“曲洛”,为封丘南部荆(丰)隆宫乡的“黄池”、“洛寨村”;“黄(帝)室之丘”,为开封北部的黄帝帝都“宫室”轩辕楼;“夏后启之所居”,为开封轩辕楼南部大梁门“大爪儿隅山”夏启王都。据明末遗民无名氏著《如梦录》记载:开封“西门内大街,有大爪儿隅头、小爪儿隅头。又有三山:土街为一山,爪儿隅头为一山,夷山为一山。谓之三山不显”[106];“苹泽”,也称“平泽”、“逢泽”等,是西周“逢公”封地南部的大湖。

据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开封县”条下记载:“逢池在(古启封)县东北,或曰宋之逢泽也。”[107]古“启封县”,现称开封朱仙镇古城,是夏王启赐给封人的居住地,故称“启封”。西周末期,“启封”为宋国微子启的封地,后被郑国所逼,逐步向东部迁徙。这说明战国时期魏国大梁编撰的竹简《穆天子传》,仍认可“夏后启之所居”的王都是在“逢公”之国、古“启封”之地。

太康王都斟寻,又称斟灌,也在夏禹、夏启王都的“沙水”、“白沟”,即“湛水”一带,不曾大范围迁都。“湛水”之“湛”,是太康失国后,“斟灌氏”被迫将“斟灌”之“斟”舍“斗”留“甚”,“斟灌”之“灌”舍“雚”留“水”后,组合而成的姓氏,以避后羿、韩浞的迫害。据宋代《百家姓》注记载:湛姓“系出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其后子孙去斗去雚,合二字为湛氏。”[108] 

直到夏王杼之后六世王,均建都于陈留“鸣条”、“苍梧之野”南部的“老丘”一带,今为开封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据魏国大梁竹简编撰的《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五年,自原迁于老丘。”[109]清代学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引《彚纂》记载“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110]

夏王廑时期,夏都迁徙河南汤阴城东15公里、菜园镇东南的“西河”之地。到了夏王桀时期,夏王都便迁回开封昆仑高台“倾宫”之地。(待续)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