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曲阜文庙社会教化功能刍议

来源:《孔子文化》第23期

作者:李梦涵

文庙是历朝历代祭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也是儒家学派传经布道,进行讲学的场所。它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家园,是一种文化象征,历代统治者通过兴修文庙,在文庙举行祭祀活动等方式,强调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以增强对民众的思想渗透和灌输,达到控制民心,实现“德化天地”“礼仪四邦”的目的。以曲阜文庙为例,其社会教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官方祭祀的政治教化功能

文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其弟子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立在孔子旧宅立庙。以皇帝身份第一次在孔庙举行官方祭祀是汉高祖刘邦,从此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孔活动,其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新登基的皇帝需要通过儒家思想的宣扬实现“文治”,控制民众的思想,巩固统治。如:汉高祖刘邦认识到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重用汉儒,垂询治国之道。二、少数民族政权在人主中原后,需要通过儒家文化赢得民心,确立其正统地位。如: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学习儒家经典。元朝忽必烈推崇儒家文化,解释元朝政权的合理性。三、古代社会政局不稳,朝代更迭,瞬息万变,思想上百家争鸣,统治者为了避免思想杂乱而不利于统治的情况,便重视儒家思想,废百家而独尊一孔。法国学者杜尔凯姆认为,宗教仪式的功能是强化一种价值观念的行为方式。明代学者瞿九思曾讲到:“从祀大典,乃乾坤第一大事。”(《孔庙礼乐考》)因此,文庙祭祀仪式是强化儒家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行政治教化的最有效途径。

首先,祭祀活动中严格的礼制体现了统治者对“礼治”思想的重视。文庙祭祀仪式的核心是“三献礼”,即祭祀时献酒三次,包括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孔颖达疏:“礼者,别尊卑,定万物,是礼之法制行矣。”孔子本人也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这表明,古代统治者非常注重礼,认为只有一切符合礼制,中规中矩,才能明人伦,国家兴旺,民心归顺,长治久安。

其次,统治者希望通过祭祀活动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关系。参加祭祀的官员等级不同,衣着和配饰各不相同,享用等级不一的佾舞,这体现出统治者强调等级尊卑分明。《汉书·成帝纪》:“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孔子在《左传》中说:“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统治者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提醒大臣和百姓铭记纲常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各的职责和地位,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有僭越行为。

再次,祭祀活动中统治者对孔子后代的册封和对孔子谥号的追加,对当时的士大夫是一种努力从政的鼓励。《论语》记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一段话足以说明孔子积极人世的思想,也因为这样他的思想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屡次授予官职,而当时的士大夫更看到了勤奋读书的光明前景,便更加坚定了“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目标,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终极理想不断努力,这就为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统治者定期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诵读儒家经典,册封孔氏后人,表演礼乐歌舞,足以证明祭祀活动是其统治的必要手段,能够强化民族认同感,稳定中央集权。在对儒家文化年复一年的提倡与宣扬下,使儒家文化深人人心,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

二、学校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所收弟子不论出身皆教化之,儒家学派教育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并教授学生六艺,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弟子。因此文庙不仅是祭祀场所,也是实施学校教育场地,是庙与学的结合体,即“庙以崇先圣,学以明人伦”。孔子强调“仁”,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教育自己的弟子时,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告诚弟子要有广博的学识,坚定的志向,边学边思,仁爱之道就蕴藏在其中。在阐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告诫人们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认清花言巧语背后的本质是不仁之人。他认为士大夫背负着艰巨的任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认为士大夫既要刚强,又要毅力,把仁爱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

儒家学说中有许多关于“义利””之辩的话题,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也强调仁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仲由多次见义勇为,最后结缨而死。儒家学说教化民众重义轻利,舍生取义,造就了士大夫“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义气节。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体现了儒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义气。

“礼”是儒家学派非常重视的,孔子制礼作乐,希望借此克己复礼,礼对于儒家学派来说不只停留在道德修养的层面,还是治国之道。孔子曾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左传》中也阐述了礼的重要作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在这样一.种思想的影响下,古代的士大夫皆为彬彬有礼,温润如玉之人,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深受儒家礼的思想的熏陶。

儒家将知识的学习与仕途联系在一起,孔子曾经说过:“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希望每位弟子通过不懈的学习都可以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自隋炀帝确立科举制以来,虽然后期弊端越来越多,但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儒家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儒家学派通过宣扬与践行,影响和培育出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政治和思想文化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家学派特别强调“信”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孔子的弟子子贡是富有的商人,而他致富的秘诀就是听从孔子的教海,诚信经商,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个“儒商”。在儒家经典中,只有讲信用的人,才是君子,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君主只有讲信用,才能使民众相信他,敬重他,并听从他的领导。文庙作为教育场所,通过仁、义、礼、智、信等多个方面传播了儒家思想,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道德的熏陶,培养出了众多德才兼备的完人。此外,统治者还将教育与仕途相结合,不论高低贵贱,都可进入文庙学习知识,这不仅促进了儒家文化的普及,而且还激励了士人们用功读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学习儒家经典的风气,而文庙也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起到了道德教化的功能。

三、文庙建筑的教化作用

曲阜文庙坐落在曲阜旧城中央,沿一条南北中轴线展开,序列可分为前导、预备、高潮、尾声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导空间,从金声玉振门到大中门。第二部分是过渡空间,从大中门经同文门到大成门。第三部分以大成殿为主,是文庙的核心建筑。第四部分是居声部分,主要包括圣迹殿庭院和后土祠、燎所、神庖和神厨四座小院。曲阜文庙建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建筑形态,亦或是一草一木,都营造出了庄重沉稳,古朴幽静的氛围,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社会教化作用。

曲阜文庙的结构特点体现了儒家“中正”的思想。“中”即“中庸”,儒家思想讲究对待万事万物“中立不倚”,把握做事的度,认为“过犹不及”。曲阜文庙建筑的中轴线十分有力的说明了其建筑中的“中庸”思想,如同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建筑一样,中轴线是它们追求的对称美。“正”即儒家所说的“正心”“正名”“正位”“正物”,孔子评价仲由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在《大学》中,孔子也对士大夫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可见儒家对“正”的重视。曲阜文庙的建筑整体是长方体,建筑中将方正、对称、直线等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此外,许多廊柱也并非圆柱而是八棱柱。从文庙宏观的布局以及其建筑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曲阜文庙建筑中蕴含的儒家“中正”的思想。

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克己复礼,古代圣人皆重视礼对政治的作用,礼制在曲阜文庙建筑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曲阜文庙建筑和谐之美。二是曲阜文庙建筑的等级秩序感。曲阜孔庙包括九进院落,院落沿着轴线延伸,建筑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大成殿则尤其突出它的核心地位,牌位的排放顺序,建筑的花饰、色彩、尺度、数量都体现出主次分明和等级秩序,但曲阜文庙不管统治者授予了多高的等级,其高度始终不能超过帝王的庙宇,这也符合儒家提出的“君君臣臣”的等级观念。曲阜文庙的和谐之美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的中正对称上,而且文庙与周围的环境也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和谐之美。曲阜孔庙古木苍天,夏季郁郁葱葱,冬季苍劲有力,整个庙宇充满幽静的气息,使人不禁肃然起敬,沉淀内心。此外,为了表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所设立的“杏坛”,使人联想到孔子在杏坛设教的情景。整个文庙传递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帝王与百姓之间和谐相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邻里等级秩序分明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礼制思想。

曲阜孔庙从家庙变为官方祭祀的国庙是出于统治者自身的需要,因此曲阜文庙的不断扩建,等级的逐渐提升体现了历代统治者身体力行的崇儒观念。从建筑的规格来看,享受帝王礼遇,大成殿的三个大字是清雍正帝手书,其瓦色,彩画均为最高规格。孔庙建筑纹饰大多采用龙纹,与帝王专用的五爪龙相同;在建筑的色彩方面,以皇家常用的金色、红色为主。孔庙建筑的名称和匾额的题字来自于儒家经典,如:“金声玉振”“大成门”“大成殿”出自“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以此表明孔子思想是集古代圣贤之大成。“弘道门”出自《论语》“人能弘道”,赞扬孔子弘扬了尧舜禹文王周公的思想。曲阜文庙作为祭祀的重要场所,其礼制的规格达到顶点,完全仿照天子的礼制,大成庙的孔子塑像身穿十二章王服,头戴十二冠冕,两侧有四配十二哲。文庙祭祀程序繁多,释奠礼规格最高,由礼、乐、舞三部分组成,体现孔子仁义、礼乐的思想。从建筑规格到名称的选定再到祭祀的规格,都体现了孔子乃“素王”的帝王,也说明统治者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崇儒家思想,尊崇孔子。

总之,文庙作为儒家文化的精神家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而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诞生地,曲阜文庙(孔庙)的文化内涵更是不容小觑。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重文化的冲击,既要把文庙当做中华文化的名片,使世界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又要正视儒家文化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的要求,深刻挖掘文庙的文化内涵,利用文庙开展各种有利于教化社会的实践活动,使文庙在今天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