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史部文献

《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在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主要内容: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书,以曹魏为正统,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在它以前,虽然有写三国历史的,但大都只是局限于写某一国。而陈寿打破了这种局面,以三国形成的历史期限作为断史的依据,所记历史自东汉灵帝光和末年(184年)开始,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结束,共计100余年。全书共65卷,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 、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在记载魏、蜀、吴三国时,该书所采用的风格各不一样。其中,《魏志》记载较详细;《蜀志》虽简明,但所记之事较多,而且叙述得体;《吴志》则比前两个差一些。《三国志》在叙事手法上以“简明扼要”为主,体例只采用纪传,这两点使《三国志》在文学性和体例完整性上存有缺陷。《三国志》所记载之史料较为翔实可靠,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代表性主要名句:  

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三国志·吴书·张传》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为上者不虚授,为下者不虚受。——《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三国志·魏书·苟彧传》

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其非人,虽亲不授。——《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代表性典出成语: 

案兵束甲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傲慢无礼

“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

爱人好士

“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爱日惜力

“且志士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三国志·吴志·孙和传》

丰屋之祸

“《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閴其无人’。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感恩戴德

“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三国志·骆统传》

感恩怀德

“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

翻然改图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三国志·蜀志·吕凯传》

公规密谏

“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三国志·魏志·桓阶传》

刮骨去毒

“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影响与价值: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因而广受赞许。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现今。《三国志》文采斐然,描写精彩。比如赤壁之战,陈寿把赤壁之战渲染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其中吴蜀双方,各自君臣之间的对话,非常传神。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三国志》良史实录。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三国志》行文简明,富有文学价值,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为如今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

主要刻本:

一、百衲本,据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配合影印

二、清武英殿刻本,据明北监本校刻(铅印、石印各本都据武英殿本翻印)

三、金陵活字本,据明南监冯梦祯本校印

四、江南书局刻本,据毛氏汲古阁本校刻

主要注本:

裴松之《三国志注》

名家评书:

刘勰:“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迁、固,非妄誉也。”

范頵:“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参考链接:

1.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百度百科
2. 《三国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三国志》经典名言
4. 出自《三国志》的成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