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孔安国学术研究》评介

来源:《孔子文化》第17期

作者:刘厚琴

孔安国是西汉武帝时期的经学博士,作为一代硬儒,其生平与学术事迹主要见载于两汉史乘,但简略零星、屈指可数。其学涉及对《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孔子家语》等古籍的训注和撰集等,亦与汉魏孔氏家学关系相当密切。故后人对其学术多有关注。从20世纪初至今,随着大量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假于新的辨伪理论和考据方法,对孔安国学术问题的研究得到一定的推进。但是需要明辨的疑点有些仍未厘清,特别是在专题研究方面,尚缺全面而系统的论著,这就导致孔安国的学术原貌与其应有地位被遮蔽,殊为憾事。

陈以风博士的专著《孔安国学术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诞生的。作为应运而生的弥憾之作,此诚为学界之幸。该著作为”孔子研究院洙泗文库”丛书之一,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基础上修缮而成的。论者充分结合现存传世与出土史料,从文献考证和学术史的角度较为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了孔安国的生卒时间、世次、家世、学术渊源、治学背景及家学传承等,并侧重考证其治学活动诸方面,推动了相关专题研究的进程,具有很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纵览陈以凤博士的《孔安国学术研究》,其可圈可点之处列举如下:

其一,在研究视角方面,本书从学术史的角度全面、系统研究了孔安国的治学背景、学术渊源、著述、成就和贡献等,一扫以往学界对孔安国学术的相关研究多是基本就事论事、重在文献本身、缺乏全面深人探讨的旧习,补苴前贤之所遗。作者结合学界最新研究成果,阐述其治学背景、梳理其学术渊源,深入论析其与《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孔子家语》、孔氏家学的关系,既叙且考,精剂深析,做到言必有据,据必足征,在坚实的史料考索基础之上展现礼安国其人其学的风貌,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

其二,在文献考证上,本书体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作者下功夫去梳理诸如《古文尚书》孔传、《古文论语》孔注、《古文孝经》孔传、《孔子家语》等儒家典籍的流传和真伪,有利于伪书问题的最终解决。作者对史料详加甄别,条分缕析,探其原貌,为研究孔子儒学提供了更多相对可靠的资料,亦为合理利用此类古籍奠定了新基。作者从学术史的角度审视以往学界对古书游走于盲疑或盲信两端的态度,提倡明思慎辨,理性看待古籍成书过程,以纠正”疑古过勇”和”盲目信古”的偏激。在近些年学界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结合新出土的文献,对与孔安国相关的”伪书”问题作一较为系统深人的研究,提出相对平实的结论。

其三,在资料使用上,本书充分运用新出土的简牍资料,发掘研究材料的深度与广度。作者从文献学角度出发,根据研究的需要,将出土文献(如唐写本郑氏注、定州八角廊竹简、安徽阜阳双古堆木牍、上博楚简)与有关传世文献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对与孔安国相关的古书成书和流传等问题作出新的判断和论证,补正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和错谬之处,澄清学术史上的一些盲点。而从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学术史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学术人物,使得本书在视野广度和分析深度及可信程度方面,均有对前人研究的超迈之处。

其四,本书基于既有资料,在研究内容上新意迭出。作者密切关注学界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期成果,借鉴他人的成果面不囿于别人的成说,发别人所未发,颇具独到之处。譬如,作者在详细分析《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孔子家语》等书流传过程的基础上,对《古文尚书》孔传、《古文论语》孔注、《古文孝经》孔传、《孔子家语》的真伪及成问题等皆深稽博考,资料翔实,论证严密,见解独到,既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又于学界疑难悬案创获良多。再如,作者客观总结、评估孔安国的学术贡献和地位。与以往一般书籍提到经学大师或古文经学大师孔安国时对其具体的学术贡献语焉不详、缺乏深入探讨有所不同的是:本书力图通过对其学术活动、著述问题的系统考察与深入考证,全面总结、评判其学术贡献和历史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同样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一个超越。其他诸如此类的独到之处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本书联系其时代背景、家学渊源和学术环境,遵守学术规范,利用二重证据法,多角度、深层次地全面考察汉代经学大师孔安国的学术活动,富有创新意蕴,具有颇高的学术水平,是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城中一本难得的佳作。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