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年少不识兰亭序,读懂已是不惑年——漫谈《兰亭序》之美

作者:安书楷

纵观历代法书碑帖,若论其出镜率之高,知名度之大,影响力之广,经历之传奇者,非《兰亭序》所莫属。

千百年来,《兰亭序》的光芒如日月一般照耀千古,又如一颗牢牢镶嵌在中国书法艺术桂冠上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独放异彩。其盛名远远超越本身是一幅书法作品,乃至已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一种文化信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王羲之,更是被尊为“书圣”,令后人膜拜崇敬,其文化形象,早已深深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兰亭序》的美,美的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美的让人心神向往,美的让人难以自拔。现结合自身学书体会与有关资料进行浅略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一、书法之美

一说到书法之美,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字写的好看,那么这个好看,又该是怎样一个形象和标准呢?

“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这两句话,分别是梁武帝萧衍和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认可与完美评价,仅从两位古代著名帝王这些许词句中,就足以感受到王羲之书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神圣风貌。

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巳时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位雅士文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禊雅集活动。其间,临水品酒,兴怀赋诗,畅叙幽情。活动结束时将所作诗词汇集成册,众人推举王羲之即兴为诗集作一篇序文,这就是《兰亭序》的由来。“修禊”是源于周代时期的一种古老习俗。人们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传魏以后开始固定为每年的三月初三)即到水边进行祭祀活动,或用香熏草蘸水洒于身上,或沐浴清洗,以祈求消灾辟邪,祛除不祥。

诚然,我们实在无法穿越到一千六百年前,去亲身体会那个高规格的雅集盛会,更难以去亲眼目睹王羲之在微醺状态下,席地而坐,手执鼠须笔,落墨蚕茧纸,悠然之间,刷刷点点,字字珠玑,跃然纸上的那份顶尖的艺术盛宴。我们唯有借助现代科技,将下真迹一等的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史称神龙本),高清影印放大,观赏阅读,临摹品味,进而以窥书圣笔墨之风姿神韵。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对《兰亭序》有过这样一段评价:“《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于心,会其妙处耳。”

1、笔法之美。细细品来,《兰亭序》具有笔健、字美、心闲、神妙等诸多鲜明特点。多年来,随着临摹学习《兰亭序》的时间不断推移和深入,愈发感到王羲之的运笔技法着实细腻至微,精熟之至,似有神助。试以“山、峻、茂、林”等字为例,不难看出《兰亭序》起笔多露锋,时有虚尖儿贼毫出现,更显细微之妙趣。中锋为骨,侧锋取妍,使转交替,刚柔相济。笔力劲健,顿挫精准自如,时而凌空回旋,时而俊逸消散,纤丝映带,环绕灵动,笔画似幽兰沃叶,妙趣横生,俊美之极。

2、结字之美。《兰亭序》字形美而不媚,精妙绝伦,潇洒飘逸,正欹相生,高低错落,极具变化且相较前贤书作,更是别出新意。在王羲之以前,书法大都呈古拙朴茂之状,如三国皇象《急就章》、西晋陆机《平复帖》,皆是章草意味,然《兰亭序》一改前朝书风旧貌,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流便精妙之姿,使得当时的书法更为流美自如,从而大大推进了书法史向前发展的进程,这一简括俊逸的历史新貌,无不归功于羲之圣手。试以《兰亭序》中“之、人、以、不”等字为例,其字形一字变,均无一雷同,且各具灵气,书之品之,唯有赞叹。

3、章法之美。《兰亭序》通篇章法淡雅舒缓,从容悠游。宛如潺潺流水,不急不躁;又似闲云悠闲,不紧不慢。一列一行,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字与字之间虽不相连,然而字里行间却给人以迅疾呼应之感,整篇浑然一体,气韵鲜活。难怪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有:“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之评价;就连明代解缙,在《春雨杂述》也说道:“昔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想来,品此些后世名家评论,亦不以为奇,从而更加感受到后世对书圣《兰亭序》的敬仰之情。

二、文章之美

“序”本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叙事,也可以展开论述,抒发个人情怀。就《兰亭序》而言,除了书法艺术精湛之外,其序文的用词与论述,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堪为经典名篇。

1、文词之美。对于《兰亭序》的文章内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即便是当今小学生也能随口吟诵出一些其中的名词佳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说《兰亭序》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书法艺术上的匠心独运,其文章的用词一样精美凝练,写作手法之高超,对仗之工整,读来非常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乃至当代一些音乐创作者,还把《兰亭序》谱上旋律,唱诵出来,将《兰亭序》搬上了舞台,给人以全新的艺术视听享受。

2、境界之美。《兰亭序》全篇平实舒缓,叙事详实,情感虽有起伏,然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开大合,长歌当哭的天壤落差,更没有像李白笔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样汹涌澎湃,激荡心弦的词句,如同一曲《高山流水》,清丽高雅,舒缓动听;又似一位老友在谈论人生感悟,款款言说,娓娓道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品读《兰亭序》,不禁会让人想起和王羲之同一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如果说陶渊明给人呈现出的是归隐田园的乡间惬意之美,那么王羲之的《兰亭序》则给人以寄情山水,幽玄清虚之境。此外,在王羲之之前,西晋的巨富石崇曾写过一篇《金谷诗序》,其文辞瑰丽,极尽奢华。两者相较,虽有相似之处,然而其境界显然《兰亭序》更为高远。宋苏轼也评价说:“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石崇),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

三、自然之美

“如果说汉代隶书以浑穆厚重、规矩法度为主要特征,强调标准化与统一,那么两晋的书法则更讲究灵秀灵动、美丽可观。这与自然山水之美的发现有着内在的相关性。书法之美与自然之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对自然美的领悟,就会丰富书法美创造的源泉。”①《两晋书法研究》(孟云飞)

说到自然之美,相信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自然而然”、“道法自然”这些词汇,“自然”这个概念本源自道家哲学,给人以清微淡远,不求刻意之感。力追师法自然造化,崇尚艺术自然之美,这也是古今书法家们,在精神层面不断追求的更高境界。

1、环境之自然。我们不妨大胆的展开想象,在当时那个“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氛围里;在周围满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流觞曲水”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中,再加上天公作美,原本烟雨江南的三月,出现难得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好天气。此情,此景,此境,是何等美哉,乐哉,快哉。换做谁,或许都想唱一唱,写一写,跳一跳,唯有歌之,乐之,书之,方能契合这不可多得的“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在这种“天人合一”般的特定环境中,又有美酒佳肴的催化,可以说这一切的环境因素,为《兰亭序》的诞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即兴之自然。大家不要忘记,《兰亭序》是王羲之借着酒劲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即兴书写的一篇书法手稿。其并非是先精心练习好多遍才书写而成的。也就是说,《兰亭序》不是一篇为了创作而创作的书法作品,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是“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产物,从本质上已超越书写本身的束缚,达到超然物外,心神合一,这其中的玄妙之意,虽然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然而一切都尽在其间。因此,即使《兰亭序》有一些涂抹,也不会影响王羲之一流的书法水平和似有神助的神来之笔,相反,更能映衬出王羲之率真不拘小节的性格。据说,王羲之后来又重新书写了几遍,然而结果不尽人意,再也找不到当时书写的感觉了。这是因为早已时过境迁,当时的那种感觉已不在了。纵然再书,然神采气韵已不同以往。

当然,我们必须还要说明一点,王羲之的这种即兴书写,是基于自身超凡的天赋,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过硬的书法功力,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作为基础,再怎么即兴也难以写出动人的佳作美篇。

3、情感之自然。《庄子》有言:“不精不诚,难以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可以说大凡传世的书法作品,除具有高超的技法之外,还有一份至真至诚的情感贯穿其中,或悲或喜,或愁或忧,或豪放或婉约,这样的作品才会独具生命力,即使历经千年,也一样能与时人引发心灵的共鸣。

《兰亭序》开篇情感比较平稳内敛,其书法相对规整,字形近乎楷书。随着词句的变换,书随文转,情随意动,其情感开始出现起伏,纤丝映带开始多了起来,字形也更为灵动。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此时的情感和心境,明显能感受到了那份升华和开阔。        

再至“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能深刻体会到此时王羲之的情感和心理矛盾已达到焦灼之境地,对生死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对岁月的挽怀之情,尽在其中。此时序文里的字亦是有列无行,错落明显。再到“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其情感至此,王羲之并没有临文涕零,也没有牢骚满腹,而是哀而不伤,回归理性,给序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时光虽已隔1600余年,然每读至此,倍感意味深长。真可谓:年少不识《兰亭序》,读懂已是不惑年。

想想亦是如此。纵观历代传世名帖,都是其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可谓悲愤欲绝,肝肠寸断,家仇国恨融于笔端;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孤寂压抑,伴着寒食节的冷雨落花,更显得愤懑寂寥。

四、中和之美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兰亭序》之所以千百年来为后世所推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羲之的书法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上的中和之美,这种美,进而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审美标准和思维定式。

1、雅俗共赏。毫不夸张的讲,上至庙堂中的历代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平民百姓,都对王羲之的人与书法充满仰慕之情,乃至留下了诸如“换鹅帖”、“题扇桥”、“坦腹东床”、“入木三分”等众多趣闻轶事。可见王羲之在人们心目中既有高大上的“书圣”光辉形象,又有“邻家二哥”般超强的亲和力。王羲之俨然已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神圣高峰,同时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全民偶像”。而《兰亭序》所展现出来的主要外貌,就是不狂不怪,温文尔雅,兼有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禅意,既不是狂怪粗劣,也不是逢迎谄媚,更不是气势汹汹。而是柔韧,是温润,是中和。

2、共性之美。共性是相对于个性而言的。共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艺术讲究要有个性。然而这个个性不是一味的刻意塑造出来的,而是在相应的人文底蕴基础上,由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为了引人注意,以至于不惜通过一些“惊世骇俗”的外在粉饰或者举动,以此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和标新立异。这些外在的个性若要和历史上的“竹林七贤”、朱耷等人相比较,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俗话说“字如其人”。虽然不是说字写得好看,人的外貌就一定会长得好看,但是这个人心里性格和基本素养,也可以通过他写出来的字略显一二。就《兰亭序》而言,借用李泽厚先生的话来讲:“从书法上表现出来的仍然是那种飘俊飞扬、逸伦超群的魏晋风度。”②《美学三书》(李泽厚)因其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自然形成的书风变革的个性,从而这个个性成为了后来人们审美意识中的共性,为晋人“尚韵”的代表。

五、神秘之美

《兰亭序》不仅美妙绝伦,而且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神秘色彩。它有着梦一般的魅力,谜一般的存在。即便是时至今日,同样会让人们沉醉其中,去争相学习、谈论、品评。

1、来源神秘。关于《兰亭序》的来源,历来有很多争议。有人说不是王羲之所作,也有人说不是王羲之即兴写的。直至上世纪70年代,关于兰亭真伪的话题,仍是争论不休。郭沫若先生就曾运用新发现的晋时碑刻,详细论证过《兰亭序》的文与书法俱假,称其为唐人仿作。

2、经历神秘。关于《兰亭序》的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说,王羲之自己本人在自己众多的书法作品中,独爱《兰亭序》,遂留于自家后人珍藏。待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智永和尚,智永圆寂后,又传至弟子辨才和尚处。至唐太宗时,李世民更是王羲之的铁粉儿,喜欢王羲之的书法都到了痴迷的程度,因其得不到《兰亭序》真迹而夜不能寐,特意派萧翼到老和尚辩才那里设巧记骗取了《兰亭序》,自此,唐太宗李世民如愿以偿。

3、归宿神秘。关于《兰亭序》的归宿,更是扑朔迷离。据传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爱不释手,即便睡觉时也要把《兰亭序》放在枕边陪伴,以至于去世后还要带到陵墓里继续欣赏。后来昭陵被盗,《兰亭序》的下落自此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有的猜测《兰亭序》还在唐太宗昭陵里,有的还说在武则天的乾陵里……林林总总,难辨真伪。

如今,斯人已逝,丝竹已远。然而,关于王羲之与《兰亭序》的话题,依旧经久不衰。或许它永远只是一个谜,然而在我们内心早已镌刻下,一个鲜活的王羲之,一幅唯美的《兰亭序》,还有一份山水情怀,更有一条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在悄悄延续,代代相传。

参考资料:

[1]李泽厚.《美学三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孟云飞.《两晋书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寇克让.《书法没有秘密》.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4]《王羲之兰亭序》,湖北:长江出版传媒 湖北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安书楷,本名安兴龙,青年书法家、音乐人、薪火相传全球华人汉字书写工程暨1月11日汉字书写日首倡者践行者。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