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儒家学派

考亭学派

考亭学派,也称“晦翁学派”“闽学”“紫阳学派”等,由南宋朱熹所创。因朱熹一生中,除在江西、浙江、湖南、安徽等地逗留三年多外,其余近七十年都在福建各地从事学习、著述、讲学、从政等活动,晚年曾侨寓福建路的建阳,讲学地址名为考亭,故称其所创学派为“考亭学派”。相关人物有学术思想一脉相承的“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以及朱熹弟子蔡沈、陈淳等。该学派直接继承伊洛之学,并将其发展成完整的理学体系,形成“程朱学派”,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官方哲学,影响极其深远。

发展历程

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 考亭学派直接继承了北宋早期出现的伊洛学派。在其较长的发展演变期中,“闽学四贤”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杨时、罗从彦、李侗均为南剑州人氏,故自南宋起被尊称为“南剑三先生”。在学术传承上,“南剑三先生”是递相授受的师徒关系。他们先后致力于二程洛学的阐发和传播,为其后继者朱熹开创闽学并集理学之大成奠定了基础,开拓了学术发展道路。

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居住于考亭期间,朱熹撰有《周易参同契考》《太极通书义》《易本义启蒙》《诗集传》《书集传》《仪礼经传通解》《通鉴纲目》《韩文考异》等,其思想体系趋于成熟。庆元年间,因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 “党争”, 该派曾一度被斥为 “伪学”,发展明显受挫。直到淳祐元年,宋理宗赵昀诏令“崇奖”理学,肯定闽学承继孔孟之学的道统地位,考亭学派又重新回到正式的历史舞台,并在之后数百年间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如元朝皇庆二年恢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将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从社会制度层面,考亭学派即“朱学”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同时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从跨学科角度来看,朱熹的部分思想为明中叶以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资源。在学术思想层面,考亭学派不仅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还吸取融汇了佛、道思辨哲学的营养,更具有理论思维色彩。

从世界层面,朱子之学在宋元之际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并在十七世纪被欧洲人所关注。十八世纪初,朱熹的部分作品便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可见,朱子之学的研究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理论。

学术主张

考亭学派至朱熹而正式创立,故考亭学派的学术思想大都集中于朱熹的理论著作中,大致可分为理学、教育、科学、美学四大部分。

  • 理学思想

①理气论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融汇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一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二是事物的规律,三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四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人性。

朱熹认为理比气更根本,在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②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金、木、水、火、土五行,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发散开来,才有了事物的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就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并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③格物致知论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他提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

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至于具体内容,则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其中“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

④人性二元论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对此说十分赞赏,认为这个思想“发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功。”二程继张载后,对“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作了区别。在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理”与“气”,人生不可缺少。“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即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

  • 教育思想

①“小学”与“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提出这一阶段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15岁以后则进入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这一阶段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有关教育方法,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②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 科学思想

考亭学派在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下,展开了对自然物象的广泛体察,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有所研究。

其中,朱熹对于《黄帝内经》、《灵宪》以及历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有涉猎,对《梦溪笔谈》钻研尤深,使《梦溪笔谈》成为其科学思想的来源之一,并著有《参同契考异》,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过实际的考察和研究。

朱熹重视观察实证,提出要更好地研究历法,需要有好的观测仪器进行观察、检验。朱熹曾详细地描述了自己设想的一种可以使人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庞大的浑天仪——“假天仪”,并用浑仪观测过北极星的位置与地面所构成的夹角,试图通过比较各地北极星的高度及其与地中岳台的关系以证明大地的运动,体现了他通过对照比较各地不同的观测数据而进行怀疑思考的科学精神。

据乐爱国先生的研究,朱熹的《北辰辨》是专门讨论天球北极星座的论文;在《尧典》注中,朱熹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浑天仪结构。除此之外,朱熹对地质学化石、否认神创论、宇宙起源、地心说、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潮汐、雪花六角晶体形状、雨虹等的形成、地理对气候的影响、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诊脉、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布局及具体的生产技术等问题都有相关阐述。

  •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层面上 “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主要人物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祖籍弘农华阴,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 “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他被后世尊为“闽学鼻祖”,将“二程”洛学传播至东南等广大地区,在“二程”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闽学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理学南传及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从彦,北宋学者,南平东坑罗源村人,世人称豫章先生。曾拜学于杨时,毕生致力于理学研究,筑室于南平山中,绝意仕进,以体验天地万物之理,曾经在九峰山育德泉聚众讲道。 绍兴二年,经朝廷特科授予广东惠州博罗主簿,六十四岁卒于武平县学。代表著作有《遵尧集》。

李侗,南宋学者,南平炉下乡樟林村人,学者称延平先生。其祖父和父亲皆以儒学起家。二十四岁从学于罗从彦,一心追求儒学真谛,尽得罗氏所传。学成后屏居山田结庐而居,谢绝世故,一生不曾担任官职。隆兴元年应福唐守汪应辰之邀,赴福唐讲学,不幸病逝于府治之馆,时年七十一岁,后归葬于炉下瓦口村。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文公,为“二程”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所传学派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其本人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蔡沈,一名蔡沉,字仲默,号九峰,建州建阳人,南宋学者。一生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年少时曾跟从朱熹学习,后在九峰山下隠居,期间完成了为《尚书》所做的注解。其著名著作《书集传》,内容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科举考试必备书目。

历史评价

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黄榦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辛弃疾

闽海山川此上游,千年学脉四贤留。南来吾道传心印,虚过一生愧汗流。

未发直教看气象,大成还拟接尼邱。夜深坐看寒潭月,剑气依然贯斗牛。

——徐即

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全祖望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康熙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