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长明 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墨子既拥有丰厚的人文学科知识,又在自然科学方面远远高于其他诸子。正因为这样,非墨之人都未涉及科学问题。这一方面说明时人没有认识到科学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墨子对科技造诣遥遥领先。遗憾的是,墨子的人文思想与科学思想一同遭到封建统治者的无情封杀,其科学传统没有得到有效传承,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学史的不幸。
三、厚德敏行:苦行救世墨家军
墨子,一个伟大的平民思想家,一个敏行的实践者,其所创墨家学派不但是一个宣扬理论构想的学术派别,而且是一个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奋斗的政治组织,拥有一支独立于官府的作战队伍。作为第一任巨子,墨子毕生为开创的墨学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墨家学说的发扬光大和救民济世奔走呼号。其后的墨家巨子禽滑厘、孟胜、田襄子皆是有见识、有胆色、有担当、有本领的一等一的天地大丈夫、中华好男儿,与口喊道德、心藏污垢的儒者形成鲜明对比。这位平民圣人始终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同情“农与工肆之人”,是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立场上说话的人。墨子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不辞劳苦,热心救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阶级立场的思想学说。在墨子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到传统知识分子身上常见的酸气、迂气、呆气和狂气。
-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一诺千金有墨者
墨子注重品性的完善,认为君子必须意志坚定,“言必信,行必果”,言行如一,表里一致。《墨子》载:“告子谓子虽子曰:’我能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子姑无,子之身乱之矣!”(《墨子·公孟》)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墨子·兼爱下》)的墨家守则,广为传颂。正因如此,太史公专门给具有墨家学派色彩的游侠写传,称赞朱家、郭解等侠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史记·游侠列传》)具有这种精神的绿林好汉、江湖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诺千金替天行道、抱打不平、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等良好品行,都可以看到墨家精神的影子。
2.义字当头,扶危济困,仗义执言走天下
墨子主张“背禄而向义”,反对“背义而向禄”。墨家弟子从政是为了兴利除害,而不是为了功利禄。墨子推荐弟子到各国从政,宣扬墨学,若诸候不用,墨子会让学生宁愿辞官。这样的精神境界比起利欲熏心的儒者的嘴上功夫要动人得多。
墨者以天下为己任,专为弱国守城,为的是践履担当天下的义务,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墨子·公输》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止楚攻宋”的故事,说的是墨子以高超的智慧,制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楚国入侵宋国的战争。当墨子闻知公输盘(鲁班)已为楚惠王制造了攻城的云梯准备攻打宋国时,就马上从千里之外日夜兼程赶往楚国,劝其罢手言和。史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患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墨子·公输》)墨子复见楚三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枬、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楚王乃止,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化为无形,其智勇双全的形象跃然纸上。其间墨子的口才固然了得,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他领先的防御器械,以及让弟子禽滑厘等 300 人助守宋城的后手。当年,墨子星夜赶往楚国的辛,智败公输的韬略,救百姓性命于火水的功业,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
当时,替天行道的侠客大多出自墨家。与一般的武士不同,墨侠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已任,开启了中国古时侠客之风。必须指出,以兴利除害为自任的墨侠拔刀相助,只是出于行义,并非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斗,因而没有违背墨家的非斗宗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