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汴州、汴水与运河禹贡(一)

作者:韩鹏

开封,古称“汴州”,紧邻着水上河运交通发达的“汴水”。建“汴州”的原因,也得益于运河汴水所带来丰富、便利的物流贸易,正是开封“兴盛于水”的又一历史写照;禹贡,是指夏代的田赋之法的名称。西汉儒家学者、经学家孔安国《尚书传》认为是“禹制九州贡法”。唐朝经学家,孔颖达《五经正义》认为“贡赋之法,其来久矣。治水之后,更复改新,言此篇贡法是禹所制,非禹始为贡也”。禹贡,是大禹治水成功,天下富足,九州贡赋的结果。

        本文主要谈一谈对“汴州”建立年代、“汴水”文化含义、汴地华夏文明与大禹治水关系的几点认识,以此来阐发开封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和丰富的程度。

        一、汴州之名始于南北朝北周时期的开封汴水。

        开封,在中国南北朝北朝之一的北周时期,开始被称作“汴州”。当时,是北周鲜卑氏政权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古汴河之滨。

        1、隋唐之前鲜卑族所建的北周。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包括北魏、东魏 、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公元554年到556年,西魏最后一位皇帝鲜卑族恭帝拓跋廓(汉名元廓)在位期间,实际掌握西魏执政大权者为大冢宰宇文泰。

        鲜卑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族属东胡系,因居于鲜卑山而得名。在统一中国北部过程中,鲜卑族尽量吸收中原

        汉人先进文化,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名门大姓彼此结合,并将汉族文化精英吸收到统治集团之中,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北魏孝文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使鲜卑人进一步跨入封建化,统治制度也完成中央集权化的进程。北魏将许多有益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通过改革,与中原固有社会制度相结合,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均为隋、唐两朝所承袭。

        隋唐两代,中国的鲜卑族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李二家,就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直系,也是汉化的鲜卑人。隋唐两朝位至宰相的鲜卑人,就多达20余人;位至尚书、侍郎、都督、刺史的鲜卑人,更不胜枚举。这时,北方鲜卑人与中原民族融合的深度、广度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周礼》制度规定,国有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直接管理。西周时期,周公姬旦任大冢宰,后也称太宰、宰相、大丞相等,位在地、春、夏、秋、冬五官之上,是总领百官的执政。西魏仿效西周《周礼》制度规定,也置六官,设天官府,以大冢宰宇文泰为执政主持统领百官。

        西魏大冢宰宇文泰执掌国政,奠定了后来建立北周的国基。公元556年,即西魏恭帝三年,大冢宰宇文泰病死,儿子宇文觉年幼,由侄儿宇文护承继大冢宰执掌国政,并仿效西周政治制度,以“周公”自称。次年,宇文护得到西魏将领的支持,迫使西魏恭帝禅让,由宇文泰之子宇文觉正式立国,即大周天王位,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北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大周天王宇文觉,史称北周孝闵帝,即位时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宇文护专权,引起宇文觉不满,便策动政变,结果失败被杀。宇文护又拥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北周明帝。几年后,明帝宇文毓又被宇文护毒杀,再拥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北周武帝。

        公元572年,即北周天和七年三月,宇文护的威望大降,北周武帝伺机杀了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北周进入一个难得的发展时期。

        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沉毅有智,莫测高深。他崇尚节俭,亲掌万机,平灭北齐高氏。破北齐以后,又降服突厥,进攻南朝,大有在一两年内实现天下统一的气势。   

        然而,天妒英才,宇文邕在北伐路上忽遇暴疾,死在兵车之上,终年才三十六岁。他遗诏太子宇文赟袭统大宝。史书称周宣王宇文赟为“周天元”。           

        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时,不到二十岁。他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并杀功臣皇叔齐王宇文宪,为北周国势发展蒙上了阴影。

        虽然,北周宣帝一时荒唐,但北周的国力和军力却没有马上削弱。这一时期,北周众多大臣齐心合力,攻下南朝陈国的寿阳、黄城、广陵等地。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华北。

         2、开封古“汴州”始建于北周宣帝时期。

        战国魏国时期开封称“大梁”,西汉时期开封设置“梁国”、东魏(534年550年)和北齐(550年-577年)设置“梁州”。随着北周政权统一华北和向南方发展的需要,地处南北交汇之地开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地位已显得十分重要。公元576年,即北周建德五年,开封由“梁州”改置“汴州”。此为开封因流经开封之地的“汴水”而得名“汴州”之初,治地在浚仪县(今河南开封)。

        由此可知,开封古“汴水”之名并非唐宋时期才开始出现,早在隋唐之前的北周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存在。

        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杨坚的长女杨华被封为皇后,杨坚也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公元579年,即北周大象元年,宇文赟禅位于长子、北周静帝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但仍名义上掌控朝权。他在全国大选美女,以充实后宫享用,由于纵欲和嬉游过度,导致身体健康恶化,于次年病逝,年仅二十二岁。

        这一时期,樊叔略、杨素曾任北周汴州刺史,也是北周最早的汴州刺史。公元576年,即北周建德五年,陈留人樊叔略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他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左丞相杨坚专政,命令叔略镇守开封,击退了尉迥部将宇文威的进犯,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再做汴州刺史,因在汴州为官很有声誉,后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这大概是北周汴州最早的一位刺史。

        公元580年,即北周大象二年,左丞相杨坚对北朝士族出身、时任车骑将军的杨素之才非常器重,命他为汴州刺史,应是北周汴州第二位刺史。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宇文衍自立,史称隋文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3、“汴州”之名历经北周、隋、唐、后梁等多代。

        北周灭亡,结束了中国从西晋八王之乱起,中原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混战局面。此后的隋唐两朝都是北周帝位的继承者,隋唐开国皇帝的祖先都是北周名贵,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沿袭北周,使其得到了创新发展,奠定了隋唐盛世和各民族大融合的基础。

        公元605年,即隋炀帝大业初年废汴州,所属浚仪县、开封县改属荥阳郡。公元621年,即唐朝武德四年重置汴州,属河南道;公元907年,即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升汴州置开封府。此后 ,汴州之名逐渐被东都、东京所取代,但却断续存在到北宋建立。期间,仅公元923年后唐同光元年和公元947年辽(契丹)大同元年契丹人在开封建大辽国,曾短暂降东京开封府为汴州。至北宋建都开封,“汴州”之名在使用了约400年后最终消失。

        二、汴水之汴的华夏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而丰富。

        “汴州”之“汴”,历史年代悠久,文化内容丰富。

        1、大禹开发的运河鸿沟就是汳水、汴河。

        上古时期,汴水称荥(河)水、洪(鸿)水、灉水等;战国时期称浪荡渠、狼汤渠、洪(鸿)沟等;汉晋时期称浚仪渠、浚水、丹水、汳水等。至今开封书法家作书画时,仍以“汳”作为开封“汴”的同义字。

        汴水,是尧舜时期大禹治水的重要河流。据宋代史学家郑樵《通志·地理略·四渎》记载:“鸿沟一名官度(渡)水,一名蒗荡渠,今谓之汴河,大禹塞荥泽,开之以引河水,东南通淮泗。”说明尧舜时期大禹曾开发过鸿沟,即汴河,与开封东南部淮水、泗水之地的水运相通,为后来禹贡天下奠定了基础。

        由于古灉水自河水析出后,又反入河水,故称其为“反”水。“反入”的本义是返回,“水”加“反”写作“汳”,即汳水。又因古人厌“汳”从“反”,后改“反”为“卞”,“水”加“卞”写作“汴”。这大概就是“汴水”之“汴”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对此,宋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程大昌《禹贡后论·汴》解释:“许叔重、桑、郦书汴皆为汳,其易汳为汴,则张汜所谓后世恶其字从反,而易以为卞者,古语也。”此后,“汴”水便取代了“汳”水。

        这种以自然河道地貌所造出的象形文字,是黄帝之前在开封建都一百一十年的仓颉所独有的,也运用在了开封水文化之中。

        上古尧舜时期,大禹引河沟、灉水开通运河水道,是利用河水(古黄河)分流的灉水、鸿沟来进行的。由于灉水、鸿沟在开封古陈留之地,与济水、姊水、漯水、沮水、睢水交合,形成曲折、迂回和会同的反水现象,古人把这种现象用文字“汳”表述,即“反水”,又称“汴水”。被宋代学界尊称’铁砚先生’的户部尚书毛晃《禹贡指南·卷一》记载:“灉水:灉于用切。《尔雅》水自河出为灉,又云河有灉。又云灉反入。郭注:河水决出复还入者,河之有灉,犹江之有沱。”关于“反”字,北宋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邢昺疏释:“反,复也。谓河水决出,而复入河者名灉。”  

         2、历史上灉水、济水、邲水、汳水、汴水可互称。

        灉水与济水在荥阳东部交汇的关系,十分复杂,又可以互称。灉水称鸿沟、汴水,而济水也称阴沟、邲水。邲水即汴水。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记载:“济水于此,又兼邲目。《春秋》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说明济水流域的“邲水”,具有“卞”音,也就是“灉”水、“汳”水、“汴”水,是彼此交汇的结果。         

        元代宰相脱脱《宋史·河渠志三》引宋代参知政事张洎语云:浪荡“渠外东合济水,济与河、渠浑涛东注,至敖山北,渠水至此又兼邲之水,即《春秋》晋、楚战于邲。邲又音汳,即‘汴’字,古人避‘反’字,改从‘汴’字。”此处的浪荡“渠水”,即灉水、鸿沟。据清代《康熙字典》解释“邲 ”:“《唐韵》毘必切,《集韵》《韵会》薄必切,《正韵》薄密切,音佖。《说文》郑地。《春秋·宣十二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注》在郑州管城县”。今约在河南郑州以北的武陟、荥阳一带。

        对于“邲 ”水,清初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中有详细阐述:“汴水即《禹贡》之灉水,所谓河出为灉也。春秋时谓之邲水(邲音汳,即汴字。后避‘反’字改为‘卞’)。宣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水经注》:‘济水东合荥渎。济水于此亦兼邲之称,其地盖即荥口受河之处。’今在河阴县西)。秦、汉间曰鸿沟。《史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孔氏曰:‘即汳水也。’汳水首受济,东南与淮通。《汉志》谓之狼荡渠。前汉平帝时汴河决坏,至明帝永平中浸淫益甚,遣王景、王吴修筑,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亦曰荥阳漕渠。《说文》:‘汴水受陈留浚仪阴沟(狼荡渠亦曰阴沟),至蒙(今南直蒙城县)为雝水,东入于泗。’《元和志》:‘禹塞荥泽,开渠以通淮、泗,汉永平中命王景修渠(景所修筑谓之渠堤),岁久湮废。晋末刘裕灭秦,发长安,自洛入河,开汴渠而归。其后复塞,隋大业初更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济,南达江、淮。’”文中“荥阳漕渠”,即荥河、荥水,也称雝水、阴沟、邲水、鸿沟、汳水、汴水,是古代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也是灉水与济水复杂、折反、迂回关系的客观反映。(待续)

注:国学百科网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国学百科网编辑,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