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封·韩鹏
很高兴参加这次“全国首届睢文化研讨会”。所写《汴睢流域是伏羲女娲文化发源地》这篇文章,目的是从华夏文明发源和地域规律性的思路出发,与国内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连续性、系统性和规律性问题。
论文集已经印发给国内各位专家、学者,因此,我不再照本宣读所写《汴睢流域是伏羲女娲文化发源地》原文,主要围绕华夏文明发源问题,谈谈写这篇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在中原东部的地理方位支撑。
在刚才的发言中,有些专家提出要把商丘、睢县宋文化历史与开封一起研究的观点,我觉得这是很有见地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对中原和豫东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谈一些个人观点,为大家认识豫东、睢县和睢水历史文化脉络和传承规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一、五帝发源于豫东河灉、济沮流域。
早在八世炎帝榆罔建帝都杞县空桑时期,传说其长子方雷便被封在太子应居住的九宫东(三)宫之位,封地大致应在帝都空桑的东部、睢县西部的西陵一带,后生下女儿嫘祖。后人也称嫘祖为西陵氏、方雷氏、傫祖、累祖、雷祖等,并建西陵寺世代祭祀。
嫘祖的出生地,是华胥氏、有乔(峤、蟜)氏、女娲氏母系先祖后裔的居住地。蚩尤篡夺八世炎帝帝位时,炎帝榆罔被迫逊位,被驱赶到尉氏大榆关、中牟逐鹿营的浊水(鸿沟、贾鲁河)水滨生活。炎帝长子方雷奋起反抗,与轩辕氏姬芒共同在昆仑山玉门丰沮(今封丘西南)起兵,杀蚩尤于中牟逐鹿营东北部的青丘、玄池(今开封黑池)一带。相传黄帝所著《归藏》记载:“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羊水”,也称“常羊”“白羊陂”,是蚩尤、炎帝的出生地。
对于“白羊陂”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睢水注》有记载:“睢水又东,水积成湖,俗谓之白羊陂。陂方四十里,右则奸梁陂水注之。其水上承陂水,东北迳雍丘城北。又东分为两渎,谓之双沟,俱入白羊陂。陂水东合洛架口,水上承汳水,谓之洛架水,东南流入于睢水。睢水又东迳襄邑县故城北,又东迳首乡城北。”“襄邑县”为秦代所置,治所在今河南睢县,汉代归属陈留郡。
在炎帝长子方雷的谦让和推荐下,黄帝在玉门丰沮的姬(济)水、荆(隆)山轩辕丘称帝建都。黄帝胙土封氏时,封嫘祖父亲方雷于封丘南部、开封北部的封钜(丰沮),是济水的北部,沮水、睢水的上流,也是黄帝与方雷女儿、西陵氏嫘祖成婚,生二子玄嚣和昌意的地方。因受地名、水名和本族姓氏影响,方雷也称封钜、丰沮、姜钜、沮诵、雷公等。据广东惠来《方氏族谱》记载:雷“公以姬(济)地起兵,破蚩尤,削平僭叛,天下大定。继承父业,谁曰不可?乃辞不受,让于轩辕,首倡唐虞揖让之风,然为炎帝之裔,榆罔帝之子,黄帝之相,子列七圣,女作正妃,袭邑受封,光被后世,荣贵极矣”。
唐代医学家王鹳《广黄帝本记》、北宋著作佐郎张君房《云笈七签》、南宋无名氏《轩辕黄帝传》、清代《辞源》均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开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己也”。可见,玄嚣、昌意均出生在开封济水(姬水、沮水、若水)、鸿沟(姜水、江水、汴水)之滨。
昌意之子颛顼、玄嚣之孙帝喾,以及他们的后裔尧(放勋)、契(閼伯)、弃(后稷),均出生在济(若)水、沮(睢)水和灉(姜、江)水,即浪荡渠、鸿沟、获水、汴水流域。可以说,姜姓神农氏、姬姓轩辕氏,均发源和传承于黄河下游、中原东部的济(姬、沮、睢)水、鸿(姜、江、灉)水流域。
昌意之子颛顼称帝后,初建都于曾外婆(老姥娘)嫘祖的祖地,今杞县空桑南部的高阳镇,故颛顼也称高阳氏,是黄帝姬姓、轩辕氏的后裔,也是开封、杞县、睢县姬姓、轩辕姓的先祖。这次参会在坐的河南大学教授姬志闯、姬忠林和睢水文化研究员轩辕威等先生的姓氏,均应由此文化传承而来。
这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以及夏王禹,均居住、建都和传承于中原中东部济水、睢水、鸿水流域的主要原因。
二、夏商王朝交替于河南豫东之地。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的范围,基本不超出黄河下游、中原中东部的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孔子到夏人后裔的杞国(今开封杞县)、承匡(今商丘睢县西部)一带学习夏人、商人文化,大发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这是孔子认可杞国、宋国之地,为夏、商文化传承地的重要凭证。
春秋时期,开封名称“仪邑”,曾归属卫国,是夏商王朝传承唐尧、虞舜的上古冀州之地。故明代《仪封县志》记载:“唐虞仪邑,为冀州也,夏商因之。周属卫国,为翟人所灭。”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史记索隐》也记载:“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馀烈,陈、杞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系。”“陈”,指自夏商古陈、留之地迁徙到淮阳陈国的陈胡公妫满;“杞”,指被商周时期封建夏人后裔东楼公的杞国。陈国妫满、杞国东楼二公,都被视为虞舜、夏禹盛德美名、功烈业绩的氏族继承人。
夏代末期,商汤在获(汴)水、睢水上游的古陈留鸣条苍梧(今封丘黄陵岗平街,也是伏羲出生的雷泽、雷夏泽)一带,俘获夏王桀后,将其流放于杞国襄邑南部的南巢之地。故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开封府二》记载:“巢城,在(睢)县南二十里。”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指出:“旧说谓巢在今河南睢县,则当为宋邑,不得为卫邑。”可见,夏桀流放的南巢之“巢城”,与夏人后裔所建的“杞国”同地。
“杞国”北部,为帝喾所建有莘国亳都之地,今为开封杜良乡东辛庄一带。此地也是商汤吉妃娘家和商相伊尹出生的古莘(侁)国、空桑之地。商汤建都西亳,本与开封古陈留帝喾有莘国都亳、阏伯封地商山(丘)、夏杼王都老丘、鸣条之战旧址同地。而洛阳偃师、郑州管城的商汤亳都,则缺少此类历史文化、地理方位作史典和地理依据。
地处开封古陈留的亳都之“亳”,来源于伏羲依照八卦九宫图,划分九州之一的东北州亳州(也称大禹兖州),其方位在中央黄帝帝都中(豫)州、中宫,即开封青丘、轩辕楼的东北部;也与伏羲八卦(方)东北部“震、雷”卦(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时节和八风之一的条风之位相互对应。亳州之地的“鸣条”地名,也由立春后“风不鸣条”的“条风”文化传承至今。
可见,南亳(今商丘南)、北亳(今山东曹县南)、西亳(今开封杜良东莘庄)等“三亳”之地,本在河南豫东炎、黄、颛顼、帝喾所建帝都旧地,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地理方位、史典记载、人文遗存、当地姓氏等系统性传承作支撑。
商初,成汤的王都西亳,本在夏王桀及后人居住的豫东古陈留“鸣条”和吉妃、伊尹出生的帝喾“古莘国”之地,也与夏杼王都“老丘”(今开封杜良乡国都里一带)同地。而把洛阳偃师、郑州作为帝喾西亳、商汤初都,则与黄帝、颛顼、帝喾、夏王桀时期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传承相距甚远,疑问太多,也是争议不断的重要原因。(待续)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