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我谓昆仑在中原(五)

作者:开封·韩鹏

   (接上文)

六、尧帝在昆仑山“服阳”传帝位于舜帝。

“尧帝”,为有莘氏帝喾与妃子陈丰氏所生之子。

  • 尧帝生母陈丰氏为开封观测天文的氏族。

陈丰氏是一个以“陈”为姓的氏族,留下了一个“陈”氏图腾和一块祖居的“陈”地。

姓氏图腾释义认为,“陈”是太昊氏伏羲、神农氏炎帝及其后裔天文中心的象形字。“陈”由太极五行“东、木”方位和“太阳升降的三个台阶(昆仑山土阜)”组成。“东(東)”为“日”上升到“木”时的象形,此“木”又叫“槫木”、“扶木”、“扶桑”、“若(叒)”、“建木”等。“日”在午前、午后为“昃”,当“槫木”转为“建木”天干时称为“重”。所以古代“重”、“东”为一义。树立“扶桑”、或“扶木”的地方称为“陈”。古代“陈”地有“陈仓”、“陈留”、“陈宝”、“陈桥”等地名,本指开封昆仑山东部、或东北部之地,代表着上古时期的天文观测中心,也是三皇时期皇城“都陈”之地。“陈留”“空桑”(今杞县鹿台岗)距今4000-4500年前的天文台和《夏小正》历法的发现,印证了尧舜禹时期天文观测中心和夏代之前制定历法的真实存在。

上古时期,在开封昆仑山东部居住着从事观测天文的氏族羲和氏。对此,我国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尧典》记载:尧帝“乃命羲和,敬授人时”。[66]战国史书《世本·作篇》也记载:“黄帝使羲和作占日。常羲作占月。”[67]“占日”、“占月”,就是帝王主管日月运行的天官及观测日月运行、制定历法的行为。

羲和“占日”之地,在帝王之都东部“陈”地的“春门”、“龙门”、“仓门”方位,故也称“陈仓”。宋代著名学者王应麟《诗地理考》认为:“毛氏曰:东门宛丘,国之交会。戴氏曰:陈诗多言东门,必陈人游息之地。范氏曰:择高之地而荒乐焉。”[68]文中“东门”,即指三皇“都陈”东部的“春门”、“龙门”、“仓门”;“宛丘”,先指上古时期的开封“昆仑山”“夗(苑)圃”。到了西周时期,也指舜帝、阏伯后裔胡陈公迁徙地陈国,即淮阳。据晋代著名易学家、训诂学家郭璞注释《山海经·大荒南经》认为:“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归藏)启筮(shi 四声)》曰‘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69]这就告诉我们,羲和“主日月”是在开封古陈留炎帝帝都“空桑”之地,与伏羲“都陈”、“东门”、“龙门”、“春门”、“仓门”一地。

(二)帝喾妃子陈丰氏与陈氏可互称。

“陈”氏是“陈丰”氏的简称,两者也可以互称。据宋代学者罗泌《路史·国名纪己》记载:“陈丰,一作锋,邦也。蟜极取陈丰氏生帝喾,喾复取陈氏(女)生帝尧,齐之丰丘,陈氏邑也。”[70]许多史典著作都认为,“锋”、“峰”、“丰”、“邦”相通,“陈锋”、“陈丰”、“陈邦”同义。“丰”字,通“蜂”、“烽”、“风”、“峰”、“锋”、“峰”、“逢”、“酆”等字。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虫部》认为:“蜂,飞虫,蛰人者。从虫,逢声。”[71]故“陈丰氏”,也称“陈蜂(锋)氏”、“陈逢氏”。

清代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前汉·古今人表》记载:“陈丰,帝喾妃,生尧。(唐初经学家颜)师古曰:即陈锋也。”[72]在帝喾的支庶子孙以及陈丰族人中,有以先祖母的名字为姓氏者,称陈丰氏、陈锋氏,再后有省文分衍为单姓丰氏、陈氏者。“陈”、“丰(锋、蜂)”、“逢”等姓氏本源于陈丰氏一地。

汉代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认为:“蜂,虿也”。[73]是说“蜂”也称“虿”,而“虿”又指“蟜(乔、桥)”虫,它们本是同类。因此,陈丰氏、陈蜂氏与女娲、嫘祖有蟜氏也本为同族,只是不同时期的称呼有别而已。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虫部》也认为:“蟜,虫也。从虫,乔声”。[74]因此,有蟜氏也称“有乔(桥)氏”。又由于有蟜氏女娲建都于“陈”,又称“陈乔(桥)”,也在开封东北方位,是宋代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地方。

(三)有蟜氏、陈丰氏相传于开封“逢山”一带。

有蟜氏是以蜜蜂、蝎子(虿虫)为图腾的氏族,居住在封丘南部的“封钜(丰沮)”、“封(风、丰)山”、“逢泽(山)”、“平逢山”、“丰(荆)隆”一带,彼此同在开封古陈留之地。

炎帝自开封陈留伏羲“都陈”,南迁杞县称帝建都“空桑”之后,其支子逢伯陵被封在伏羲“都陈”一带。据宋代学者罗泌《路史·国名纪一》记载:“逢(逄),伯爵,伯陵之国,黄帝所封。夏有逢蒙,《穆天子传》逢公其后也。地今开封逢池,一曰逢泽。”[75]因“都陈”之地有“逢泽”、“逢山”,故称“有逢氏”、“陈逢氏”、“陈蜂氏”、“逢”氏。“逢山”也称“平(苹)台”,在“逢泽”,即“平(苹)泽”水北阳地。所以,“逢山”也称“平阳”、“平逢山”,今称开封禹王台,是孕育尧帝的“陈锋氏”居住地,也是古陈留的一部分。

因为上述之地均在三皇“都陈”之地,也称“陈仓”、“陈宝”、“北坂”、“陈蟜(桥)”、“陈留”等名称。据开封《陈留县志·卷之首》记载:“《史记》封禅书载,文公获或若于陈仓北阪城。词之,其神从东南来,集于祠,以一牢祠命曰:陈宝。然则神之方位,民之休戚系焉。吾邑父老相传,城以凤凰名,堪舆家言。地脉自西南蜿蜒而来,形若坤龙,似此龙幡凤翥,宜地灵而人杰矣”。[76]说明开封陈留自古就有“陈仓北阪城”、“陈宝”、“陈丰”等人文地名存在。出生于开封昆仑山的夏代不窋和汉代刘邦氏族西迁时,把“陈仓”、“陈宝”、“陈丰”等历史文化传承到了陕西汉中、陈仓等地。

可见,尧帝的出生地,在三皇“都陈”和“陈(丰)”氏的发源地,即开封古陈留。

  • 开封陈留之“留”是尧帝儿子丹朱的封地。

不仅尧帝居住在开封古陈留,而且他的儿子也被封在陈留之“留”邑。据宋代罗泌《路史》记载:尧子“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者为留氏”。[77]其中“留”,就是开封古陈留之“留”邑。

“留氏”即“刘氏”,是刘累、刘邦等“刘”姓的始祖。据唐代学者名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记载:“‘陈留,汴州县也。在州东五十里,本汉陈留郡及陈留县之地。’(三国学者)孟康云:‘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西晋学者)臣瓒又按:宋有留,彭城留是也。此留属陈,故曰陈留”。[78]至于江苏徐州“彭城留”地,不过是战国末期魏国灭亡之后,刘邦氏族自开封大梁传承而去的地名而已。

  • 帝尭之“尭”是昆仑“中土”之山的象形。

尧帝之“尧”,古字为“尭”、或“垚”。由于开封昆仑山在太极五行“中土”方位,是三层“土”台组成的象形字。所以,昆仑山也称“垚山”,即“尭(尧)山”。尧帝去世后,葬在开封昆仑山东北部的“帝台”、“鸣条”一带。

虽然,史典记载比较复杂,但却有本质上的共性。如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昆仑东北”,也就是开封东北方的“鸣条”、“苍梧”、“平丘”之地。为此,《山海经·海内南经第十》还记载:“苍梧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79]“丹朱”下葬的“苍梧山”,就是“陈留”之“留”地的“鸣条”,“鸣条”与“苍梧山”同地。

此外,战国思想家孟轲《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80]战国魏国大梁《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也记载: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81]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又记载:“九疑山,大舜窆(埋葬)其阳,商均葬其阴”。[82]

综合上述文中记载的观点,帝尧、帝喾、丹朱、帝舜、商均都下葬在昆仑山东北一地。“昆仑山东北”葬地,也称“帝台”、“苍梧山”、“鸣条”、“九疑山”等,同在开封“陈留”之“留”地。据明代《长垣县志》记载:“鸣条亭,舜崩处,陈留郡平邱县有鸣条亭”。[83]“陈留郡平邱县”的“鸣条亭”,现在开封东北、封丘东南的黄陵岗平街一带。(待续)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