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夏至、夏朝与开封三皇五帝“天地之中”(上)

作者:开封·韩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而三皇五帝“天地之中”则是指上古时期历代皇、帝、王居住的“中央之国”。乍看起来,夏至、夏朝与三皇五帝“天地之中”三者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站在开封华夏历史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彼此之间却有着很深的人文历史渊源。

一、古人对“夏至”、“夏朝”的基本理解

古代人对“夏”字有多种解释,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夏至”和“夏朝”之“夏”。

(一)关于夏至之“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始于太阳位于黄经90°位置,时间在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早在西周初期,先人就掌握了夏至的具体时间和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在此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迅速上升,且有以下特点:太阳的赤纬最高;直射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观测太阳正午高度角最高;在北半球,白天的时间最长、黑夜最晚;在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二)关于夏朝之“夏”

古人认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我称呼,也称“华夏”、“诸夏”。据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尚书孔传·舜典》记载:“‘蛮夷猾夏’。孔传:‘夏,华夏’。”

“夏”,在历法中是指夏季、南方之地,也泛指上古时期的九州中州豫州和“中国”之地。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夏,中国之人也。”其中的“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而是指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居住的“中央之国”,简称“中国”范围内的南部一带。随着华夏民族的繁衍、迁徙、融合和发展,“中国”不断向四周延伸、拓展、壮大,三皇五帝的小“中国”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大“中原”,大“中原”又变成了现在中华民族的大中国。但是,上古时期的“夏”仍属于当时“中国”的核心之地。因此,上古时期的南方夏帝也是中国之帝。

“夏”,西周之后又称“东方夏地”,即“东夏”,在上古时期太极“阴阳”两仪文化中,东为阳西为阴。“阳”是指一年之中阳气从孕育到鼎盛变化的过程。对此,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载:“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东夏,东方也。”说明“夏”在西周王都的东方“阳”地。西周东方的夏朝人、车正奚仲,对先祖黄帝时期发明的轩辕车进行改造后,成为供夏伯大禹乘坐的“五采车”,又称“夏缦”。西周的东方人奚仲,也称东夷人,居住黄河下游夏帝宫室的东部之地。据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人石申所著《星经·奚仲》认为:“奚仲四星在天津北,帝王东宫之官也。”

直到战国时期魏国第三代国君姬茔,在周人东方夏朝人改造“轩辕车”的开封逢泽范台(也称禹王台、范宫、繁台等)称王后,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时仍以“乘夏车、称夏王”为荣耀。故西汉经学家刘向《战国策·或为六国说秦王》记载:“魏(惠王)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逢泽”,即开封南部魏国范宫之地。

二、夏至、夏朝之“夏”源自太极“五行”理论

夏至、夏朝,均由“五行”理论中的方位概念演变而成。从“五行”理论来看,自然界中的五个方位,可分为东、西、南、北、中;自然界中的五类物质可分为金、木、水、火、土;自然界中的五种颜色可分为青、赤、白、黑、黄。东方配木,青色;西方配金,白色;南方配火,赤色;北方配水,黑色;中方配土,黄色。

古人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将天象的中央称作“太一”,地形的中央称作“帝一”,上下对应、彼此关联。又将“帝一”、“四象”与“五行”方位、物质相匹配,“东、木方为青龙”,青为“苍”色,也称“苍龙”。又因东方为“少阳”之地,故又称“青阳”,或“太昊”。“西、金方为白虎”,白为“银”色,因为“银”为金属之一的白金,又称“金天”,或“少昊”。“南、火方为朱雀”,朱为“赤、丹、红”色,又称“祝融”,或“丹朱”。“北、水方为玄武”,玄为“黑”色,又称“玄冥”。“中、土方为阊阖”,土为“黄”色,又称“中和”,是“帝一”居住的地之中,与“天一”居住的天之中上下对应,合称“天地之中”。   

由于开封北部轩辕楼(丘)的姬芒,居住在“五行”“中、黄、帝一”方位,所以也称“中央帝”、“黄帝”;“浊水”流经“五行”“黄”方位,所以被称作“黄(鸿)沟”,西汉以后称“黄河”;伏羲皇都“皇伯山”在“五行”“土”的方位,所以又称“土山”、“山”、“菟山”、“土柏岗”等。

当天象中的北斗斗柄指向东南立夏方向时,是夏天炎热季节到来的象征。据汉代刘向《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东南为常羊之维。”开封东南“常羊”方位,也是上古时期炎(赤)帝出生和称帝的杞县空桑、白羊(杨)陂一带。

据南朝齐梁时期文坛领袖沈约《宋书·符瑞志上》记载:“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其中“华阳”在今开封县万隆乡华阳寺(有仰韶文化遗址),后迁往郑州南部的华阳古城;“常羊山”,在杞县东部的古“白羊陂”一带。这说明南方夏(炎)帝帝都空桑,与太极“五行”夏季方位以及夏代历法“天干地支”存在着对应关系。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尧帝封在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南部的“夏、阳”之地。据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陈留郡十七县,陈留、尉氏、雍丘、夏阳、小黄、成安、宁陵、长罗、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垣、平丘、济阳、浚仪”。故“夏阳”在开封陈留郡之地,大禹也称“夏伯”,又称“夏禹”。北宋史学家李昉《太平御览》引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伯禹夏后氏,姒姓也……尧美其绩,乃赐姓姒氏,封为夏伯,故谓之伯禹。天下宗之,谓大禹。年二十始用,三十二而洪水平。”

夏伯大禹后受舜帝禅让天子之位,成为夏朝第一位夏王,后人称他为“夏王禹”。据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尔雅》记载:“夏,大也。”因夏禹的功绩伟大,故“夏禹”又称“大禹”,也称他和后裔建立的王朝为“夏朝”、“夏代”。

从太极“阴阳”两仪学说来看,“夏”处于东方的“阳”地,阳为夏,故称“阳夏”,也称“东夏”;从太极“四象”、“五行”学说来讲,“夏”处于东南或南方夏季时节。所以,上古时期的“阳夏”、“负夏”、“服夏”、“东夏”等人文地名由此产生。

古人认为,夏禹继天子之位于舜帝帝都“负夏”。对此,战国时期《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由此判断,“负夏”与开封陈留“鸣条”应该同地地。关于“负夏”的地理位置,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檀弓》解释说“负夏,又阳夏,在开封”;关于“鸣条”的地理位置,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中国史稿》中解释说:“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卒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就是春秋时期开封杜良夏杼王都老丘北部的“平丘”,今为封丘黄陵岗镇的平街一带。

“夏人”,是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南方人,自然也是三皇之一伏羲、女娲的皇族后裔。伏羲、女娲为人面蛇身,“蛇”又称“长虫”、或“虫”。因此,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禹,虫也。”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即“中土”、“(土)山”之地的“濁(浊)水”“濁山氏”“蜀虫”“巴河”“巴屯(吞)”文化也由此产生。

我们认为,开封不仅是夏王杼、槐、芒、泄、不降、扃的“六王之都”,还是夏王禹、启、太康、中康、桀的“五王之都”,自然也承载着“蜀虫”、“巴吞”的原始文化,开封曹门外的“巴屯(吞)”“宁(杼)陵”,开封县罗王南部的“前虫”、“后虫”等地名便是人文历史传承的明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蜀,葵中蚕虫。”其中“蚕虫”是月母女娲有蟜氏统治天下的象征,故称“天下虫”,也是夏禹妃子女娇(涂、土)山氏的图腾。因此,黄柏氏伏羲皇都皇伯山、有蟜氏女娲皇都平逢山、有姒氏夏禹王都阳城、夏禹妃子涂(土)山氏女娇的母族都以“蚕虫”为图腾,且同居一地。

对此,柏姓家谱认为,“柏(伯)芝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众而无所求,深得百姓拥护,被尊为‘皇伯’,住在皇伯山(在今河南陈留县)”。有蟜氏女娲皇都“平逢山”,也称平台、逢山、蓬山、蟜(乔)山等。据清代河南巡抚闫兴邦《重修禹王台记》记载:“夫禹王台,昔名古吹,一名繁台,又曰平台。”有姒氏夏禹王都阳城在开封南部禹王台。战国史书《世本》、西晋《帝王世纪》、北宋《太平御览》、南宋《通鉴地理通释》均记载:“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也。”

其中“皇伯山”、“平逢山”又称平台、逢山、蓬山(现在禹王台公园内),为开封汉代梁孝王的“梁园”,即“土(涂、菟、)台”,后称“土柏(百)岗”。据《开封市地名词条选编》“土柏岗”条记载“此为西汉梁孝王兔苑西部,曰兔敝岗,后成村,谐音称土柏岗”。说明此地西汉时期仍以兔敝岗相称;“陈留浚仪”、“大梁之南”的“阳城”,即指开封黄帝轩辕楼(丘)“中央之国”南部的夏禹王都,是夏伯大禹乘夏车称夏王前的夏邑之地,也是战国魏惠王仿效夏伯大禹“乘夏车、称夏王”的范台(禹王台、繁台)。(待续)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