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横渠四句”与中华民族精神

来源:《孔子文化》第18期

作者:闫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儒学大师张载先生《横渠语录》里的四句话。后来,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之概括为“横渠四句”很喜欢张载先生的这四句话,”横渠四句”也一直是我的座右铭。犹记得第一次知道这四句话还是在高中的历史教科书里,当时初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课本正文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撇开学问不谈,程颐,被素来豪放的苏东坡讥为“糟糠鄙俚叔孙通”,迂腐且不近人情;朱子,更是个假道学,“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次,看朱子、王阳明留存下来的语录里的话,似乎颇为粗俗,几近大白话,心中由是窃鄙之。可突然见到课文后面附带的扩充性内容里的“横渠四句”时,我不禁-愣,比起朱子的大白话,这四句话足够文雅;比起理学的枯燥乏味,压抑人性,这四句话又足够振奋人心。可以说,“横渠四句”打破了我对理学一味厌恶的既成之见,张载先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也不像那些伪君子,而是莫名的英俊高大,正气浩然。当我在求学问道的漫漫长路上迷失方向、彷徨瞻顾、失去动力时,它如同一座灯塔,让我再次确定了我的-路艰辛坎坷是正确的,我的前途不是无比黑暗的,我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没有同志的,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那么无意义无价值的。而且,它也让我看到了最终的目的地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希望仍然还在,而且就在不远的前方。“横渠四句”本身虽只有区区四句话,但短小精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读罢使人颓废的精神为之一振,同时又会自惭于自己的庸庸碌碌、不求上进和胸无抱负,真可谓振聋发聩、晨钟暮鼓。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后徙家凤翔廊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故世称横渠先生。他身处北宋之世,是著名的大儒、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同时又是理学支脉一关学创始人 和领袖,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关于“横渠四句”这四句话的具体内涵,从古至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见仁见智。就我自己的意见认为,如果从今人今世的角度来解读,这四句话应该与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进行阐释。“横渠四句”鞭策和激励着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把自己无私奉献到人类正义的事业中去,继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并与“中国魂”紧紧融为一体。我的解读分别是:

为天地立心:天地虽非虚无,然本无心,这是现在人尽皆知的道理。但如果从当时来讲,因为张载先生是个理学家,即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从他本身看来,并没有否认“天地之心”的存在。“天地之心”是《周易·复卦》的术语,张载作为著名的易学家认为,“天地之心惟是生物。”(《横渠 易说·上经》)显然,在天地能够生成万物这一意义上,张载是肯定天地是有心的,我认为应该从当今社会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天地”可以看做当今人类所处的社会,而“心”可以引申为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社会固是一个客观存在,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人类是完全无法操控的,当然谈不上有没有“心”的问题。然而,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人类个体构成的,每个人的“心”,也就是每个个体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聚合拢来,便可以称为社会也有“心”了。所以,我们说社会不能没有“心”。没有了一个价值评判的圭臬,每个人都会活得浑浑疆噩、不知对错,如同一个个“活死人”、“僵尸”,人类也就失去了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和资格,人类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再进一步讲,有了“心”还不够,还需要对“心”进行区分,判断社会是有一颗“黑心”、 “坏心”呢,还是有一颗“良心”、“善心”呢。举例来说,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刚兴起工业革命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心”可谓就坏掉了。当时的人们只想着赚更多的钱,罔顾人命的价值和高贵。更甚者是完全置自然环境于不顾,肆意排污,看到一条条清澈的小河小溪被染黑,-条条鲜活的小鱼小虾被毒毙,仿佛视而不见,毫无半点怜悯之心!而我们不要暗自庆幸,看了之后无动于衷,反观今日之中华,虽不可与昔日之欧美作同日语,但难道就能说相去甚远吗!?试看当今之中国社会,黑心商人屡现于世,食品造假、食品添加、劣质食品事件不绝于耳,莫不是视人命如草芥。不但如此,社会假恶丑现象和恶行频出,甚至出现见死不救、不给钱不救、救人后需索无厌,还有“彭宇案”引发的好人救人反被诬,好人没好报,以至于引起社会上再也没有人敢当好人了的恶劣影响。时维此礼崩乐坏之世,沉渣泛起,新的渣滓也在不断涌来,正所谓“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新仇旧恨”是一起交织。人心不古,信仰的崩溃,人性的堕落,民族认同的迷失,错综复杂、眼花缭乱的欲望和诱惑,本土的、舶来的观念和选择让一些人们陶醉在绝望的海里慢慢地溺亡。明天的这丑闻、那事件已经让人们无须逆料它们的发生,曾经的义愤填膺也逐渐被见怪不怪的绝望和麻木所取代。我们是不是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这个社会的“心”是不是需要诊断一番呢?是以先贤张子提出了“为天地立心”,这对我们当今社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起了极大的启发作用。反观中国古代历史,从汉朝确立以孝治天下开始,历代王朝都大力宣传和弘扬“孝敬父母,友于兄弟”的理念,还集萃了感人至深的“二十四孝图”,这不就是“为天地立心”的一个典型表现么?这不就是中华民族忠孝精神的形成和发扬过程吗?到了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天地立心”的事迹则可歌可泣。从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之门到现在,无数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革命志士为了实现中国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推翻专制、独裁、压迫而不屈不挠的进行斗争,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至今日,面对上文提到的中国当今社会如此多的假恶丑现象问题,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症下药提出了“八荣八耻”,重新审视和明确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立足于重建“天地之心”,这就在无形中践行了“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人们常说安身立命。人生于世,怎么过都是一辈子,可是有质量的一生和没质量的一生却是相去甚远。“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浑浑疆噩、游手好闲的人,一生有如白驹过隙,死后也只是化作一堆白骨骷髅迅速烂掉罢了。而勤勤恳恳、好学不倦、报国安民的人,生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死后事迹亦被后世传扬,流芳千古,可谓死而“重于泰山”。可见,一个人要明白人生要怎样过才有意义,什么是生命价值,怎样实现生命价值是至关重要的。故此,先贤提出的“为生民立命”,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学者或者是老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生的导师,引导人们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早在《论语》的《子张》篇中先贤子夏就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读书人,使他们走上了学仕相结合、读书与做官相济的道路。读书的目的不是要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所学报国安民。《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成为古人的最高理想和终身奋斗目标。范仲淹提出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是一个具有高度觉悟的读书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此相类,张载先生提出的“为生民立命”也突出显示了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即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教化人改造人,从而进一.步达成教化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这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无比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再进- -步引申,人生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为生民立命”指引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还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致富、不向命运低头的积极乐观,不懈奋斗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为往圣继绝学:从现在的角度来说,“为往圣继绝学”不仅仅指继承儒家经典,也不仅仅指继承广义的国学,而是可以扩展到继承中国所有的文化遗产。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它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繁衍至今。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中华文明已经历经了上下五千年。这五千年中,勤劳、伟大的祖先们给我们后世子孙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古老的文化遗产正面临将要消失的绝境。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绝不应该让老祖宗的“绝学”在我们这一代断绝。如同京剧和许多的民间技艺,它们个个精湛无比,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可是偏偏到现在不是沦为尴尬的境地就是面临失传的窘境。这就需要我们立即采取行动,继承并保护这笔文化遗产。需要注意的是,光继承和保护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推陈出新,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古代,无数的国学大师们自觉努力地践行了“为往圣继绝学”的誓言。他们对“绝学”治学严谨,考证精密,不是照搬前人、墨守成规,而是力求创新,发明新意。这正是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的地方。否则,后世子孙如此不肖,让先知先圣先哲们九泉之下安可瞑目?因此,“为往圣继绝学”凝结了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兴废继绝、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火炬重任的严谨治学和继往开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先生生活于北宋中期,那时的国家虽谈不上动乱,也还太平。但现在联想到北宋在历次与辽的战争中屡处下风,败露出它积贫积弱的国力,张子提出的这句“为万世开太平”就格外触人心弦了。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以张载先生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并未灰心绝望,而是铿锵有力的呐喊出“为万世开太平”。正所谓“人穷志不短”,“为万世开太平”一语石破天惊、声如裂帛,表现了北宋知识分子宏大的政治抱负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正如上文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平天下”和“为万世开太平”一直是中华民族有志之士的终身奋斗目标。联想到后来北宋二帝蒙尘、家国沦丧之后,中原人民不屈不挠的抗金斗争,还有李纲、宗泽等民族志士在朝廷官员纷纷如鸟兽散,狼狈逃窜往南方苟安的时候,他们依然坚守中原抗金第一线,从未泯灭掉收复中原的决心和信心,宗泽临终前犹三呼“过河!”,这不都是仁人志士努力信守“为天下致太平”的誓言的表现吗?最著名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资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志,矢志平虏,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更义正词严地以自己的赤子之心表达对国家和官员的期望“文臣不爱财,武臣不惜死,天下可太平矣。”再如文天祥,本来他作为-个状元是可以在太平年代通过做一个太平宰相来实现自已安邦定国、济世安民的政治抱负的。可是历史偏偏跟他过不去,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他不能做个“治世之能臣”,而是让他生于大宋季世,饱尝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痛楚。然而他从未逃避命运向命运低头,从未灰心绝望,而是毅然投身于抗元斗争中去。他写的《扬子江》一诗尤为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表现了对祖国和民族的无比忠贞和热爱之情:“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明朝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年少时踌躇满志,雄姿英发,亦曾做诗《韬钤深处》-首致意以明志:“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廛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回想起我最喜欢的“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怀着一腔赤诚,全力辅佐德宗维新变法图强,可叹他一心救国,竟被狼心狗肺的慈禧、荣禄、袁世凯合谋绞杀,最后在菜市口化碧,留下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千古一叹!在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时候,两个领头的康有为、梁启超却是保命要紧,逃得飞快。对康、梁二人舍义取生的行为,现在的主流历史教科书貌似并未大加指斥,其实若在古代正统史家那里恐怕早已被批的永世不得翻身了。枉康有为饱读圣贤书,还在松筠庵组织过公车上书,此时竟把二十四史上数不胜数的仁人义士和继盛先生的精神抛诸脑后,置自己的同志于不顾,这且不说,竟连骨肉亲情也是罔顾,听任幼弟广仁被捕戮。可怜广仁被捕入狱时,尚谈笑自若,言“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临刑前犹言:“中国自强之机在此矣!”虽说求生是人的本能,康有为虽当时逃过了法场一劫,可在史书上是难逃一诛了。而反观谭嗣同,本来完全能逃走却甘愿留下受刑,宁愿以自己的一死为变法流血,以期唤醒世人,这是何等高尚的爱国情怀!兹在此录壮飞先生《似曾诗》-首以表见先生的点耿耿孤忠:“无端过去生中事,兜上朦胧业眼来。灯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金裘喷血和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徐甲傥容心忏悔,愿身成骨骨成灰。”忆古思今,到了近代,中国人民中又不断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英烈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斗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打倒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八年英勇抗日,哲争中华民族独立, 宁死不做亡国奴的斗争;推翻专制、独裁、腐败、杀人不眨眼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确保人民自由、民主、平等诸权利的实现。不但如此,建国后,又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郭明义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奔波在祖国建设的一线,为祖国建设无私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了一千年前先圣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所以,“为万世开太平”最明显体现的核心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我认为,“横渠四句”之所以历来传颂不衰,有如此强盛的精神感召力,与它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我们要结合当今实际,以时代精神去解读它。“横渠四句”,反映和传承着的是中国正能量。在这个恐惧与感动、谎言与希望交织的年代里,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跟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如美丽的南丁格尔一般小心呵护着一个个丑恶事件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隐隐作痛的心灵创伤,而且还有力守护了公平正义,提升了社会的公德心,让我们像一个患失忆症的病人一样,在经历过巨大的头痛折磨之后,终于发掘出自己头脑记忆中最深层的部分:原来我们中国人的天性并不是坏的,而是含蓄的、美丽的、善良的。社会正能量催人奋进,仿佛在酷热的夏天忽然吹来了一阵清新凉爽的风,让人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唤醒了快要近于沉睡的疲惫身心。它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给人力量和希望,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连,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因为这种自信激励我们,这份勇气鼓舞我们,这分温暖感动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传递和放大正能量。“横渠四句”的每一句话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我们既要看到它对古人的激发、引导作用,又要对它重新总结和研读,并从中进一步归纳出它一千年来流传和演变过程中所传递出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从而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并从中得出它对当今社会启示,庶几可以真正达成先贤张子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这一宏愿矣!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