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孔子传》评介

来源:《孔子文化》第18期

作者:庄月江

鲍鹏山先生的新作《孔子传》已于2013年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纵观全书,结构安排紧凑得体,在知识点和价值观上务求正确,图文并茂且隽永耐读,是近年来难得的一本孔子传记。

一、结构紧凑

《论语·为政》篇有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寥寥四十字,概括出孔子一生做学问、立志为仁、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经历与得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孔夫子的“自传”。《孔子传》以此“自传”为基点,从孔子“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六个年龄段人手,根据其间的活动,结构成文,穿插故事,引伸论述,塑造了一个生动的“既凡又圣”的孔子形象。这样一来,始终有条-以贯之的主线,使得全书的结构紧凑,顺理成章。与其他同类编年体孔子传相比,特色鲜明、颇见匠心。例如,第一章第一节“家世渊源”叙述孔子的身世,就极其巧妙。-开头,不是写孔子的出生,而是写孔子病危与临终前的遗言。孔子告诉将要为他处理后事的子贡:“予始股人也”。也就是说,孔子是殷商的后裔,要子贡按照商代的礼仪来安葬他。写到殷商,作者即引用《论语》中“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日:‘股有三仁焉”,并用极为简洁的文字介绍了纣王的暴政与孔子心目中这三位仁者的故事。而孔子,正是“三仁”之一的微子的后裔。武王灭商后,周公封微子为宋国国君,以统领、安抚殷商遗民。作者告诉读者,微子的后人弗父是宋滑公的长子,可他不愿意做国君,甘当卿大夫。而弗父,正是孔子的十世祖。孔子先世乃公卿之家。在写到孔子向子贡交代后事时,作者似不经意地添上一- 笔:“孔子一生,最为亲密的是三个弟子:颜回、子贡、子路。”为本书最后一章中的“子贡是个重器”“呼天哭颜回”和“子路回不来了”三小段文字埋下伏笔。

二、务求正确

《孔子传》在内容和思想上追求知识点和价值观的正确性,具体表现如下:

1.知识点的正确性。知识点的正确性,是任何一本求真务实的著作必备的前提之一。《孔子传》在这方面多有作为,如关于孔子系其父叔梁纥与少女颜氏“野合”而生一事。得说明,古代“野合”的词义与当今“野合”的词义不同。现在的“野合”,是指在野地里的性交行为。古代的“野合”,则是指不符合周礼的结合行为。当然,也有指私通的,如《新五代史.朱友文传》中记载:“庶人友理者,太祖初镇宣武,略地宋亳间,与逆旅妇人野合而生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应该指的就是叔梁纥与颜徵在的结合不合周礼。中国古代礼仪规定,结婚的合法年龄,男子应在16至64岁之间,女子应在14至49岁之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颜微在结合时已72岁,不合礼仪,故称之为“野合”。这种观点也为许多学者所接受,匡亚明先生的《孔子评传》就采取了这种说法。《孔子传》则采用了刘方炜《孔子记》中的说法,认为“郊襟”是商族遗留下来,直到春秋战国还流行的一种 男女郊外野合的婚配风尚。每年仲春(农历十二月至来年一月),男女去郊外山清水秀的地方欢会、野合。鲍先生认为这一解说非常精彩,于是进一步论证:“郊襟”不仅不是私下结合,而是“受命结合”。好一个“受命结合”!鲍先生的这一看法从文献中也能找到材料支撑,如《周礼.地官.媒氏》有云:“中(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出台“不禁野合,不野合者须罚之”的政策,我想与每年的“春祭”有关。春天是农作物播种、万物竞长、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于此时祭天,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子孙繁衍、国泰民安。因此,古稀老汉叔梁纥与豆蔻少女颜微在“野合”而生孔子,是完全符合周礼的。

又如,对“大学”的正名。鲍先生认为,“孔子创办的私学,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学”。因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书的内容,是培善人格,是修养德行,然后“成人”,服务社会。“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是什么气质?鲍先生认为“就是大学教育出来的气质,一种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光明磊落的气质!孔子办学的目标就是“成人,就是要让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我想,当今国内很多不想当“学官”的大学校长,都明白这一层意思,并了解自己肩负的“成人”使命,但由于体制和某些人所共知的原因,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如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喻”字的词义有四种,除了“比方”和“姓”之外,还有“告知”和“明白”的意思。我看过好几本注释《论语》的书,大多取“明白”之义,将这句话解释成:“君子通晓于义,而小人只通晓于利。”鲍先生却棋高一招,取“告知”之义,认为:“上层要用义来教育,下层要用利来引导”,将“君子”与“小人”放到了同样需要接受教育的层面上,消除了“君子”莫名的优越感。

2.价值观的正确性。一部《论语》, 五百多条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就是五百多条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它们不仅告诉我们何是何非,还教导我们如何辨析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点上,《孔子传》也充分地注意到通过解读《论语》为圣贤立传,务求向读者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如对“忠”的剖析,鲍先生认为孔子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忠”但这个“忠”字之中,也包含着很多危险:“人我有别,我怎么能知道我喜欢的也是他喜欢的呢?把我喜欢的东西,强加给他,可以吗?”回顾我国近百年现代史,这种“把我喜欢的东西强加给他”的教训,难道还少吗?鲍先生还认为,更糟糕的,“忠”还是一把双刃剑,易于被坏人(笔者理解为政客)利用。政客们常常会以对人民假意的“忠”,以“人民”的名义来代替人民的选择和统制人民的思想——我“忠于人民” ,我是“人民”的代表,人民必须唯我马首是瞻;你不听我的话,你与我意见相左,我就代表“人民”制裁你。由此,鲍先生推导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忠”会导致专制,导致独裁,导致对人的奴役。是啊!古今中外的暴君,概莫能外。他们都声称“忠于人民”,以对人民的假忠,骗取人民对他们的真忠(或无可奈何的屈从),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独裁统治。鲍先生对“忠”的论述,真是人木三分,不同凡响。受鲍先生这一论述启发 ,我忽然想到了孔夫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名言的反面:现在社会上相当普遍的“己所欲,施于人”,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强加给社会,以“统一思想”,以造 “政绩”,这其实也是“忠”的另一种专横的表现。

又如,鲍先生对“自由与道德”的论述,也相当精辟。《论语·子罕》章有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此段文字,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样,也是孔子总结其一生的自述,讲的是与人相处。这里,孔子讲到了四个层次的人:一起学习的人,一起悟道的人,一起行道的人,能够灵活用道的人。鲍先生将“可与权”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段中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句相印证,进而阐述: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由的境界,又是道德的境界,更是自由与道德融为一体的境界……真正的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的人格,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会定是自由的社会。我想,鲍先生提出的自始至终遵循道德要求的三个“自由”:“自由的人格”“自由的人生”“自由的社会”,应该是最最美好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个梦,我们任重而道远。

此外,对“言必信,行必果”“天命”“丧家之狗”“恕”“道”等概念和名词,鲍先生也都作了令人信服的阐述。特别是对“丧家之狗”的解读,非常精彩。大家知道,孔子在郑国与弟子们失散,一一个人呆在东门口无所适从。子贡到处找他,一个郑国人告诉子贡,东门口有一个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当子贡找到孔子后,将这话告诉孔子,孔子不但不生气,反而说:“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有超群的追求,也有绝大的失败,他领悟到了人生是个悲剧性的存在,所以承认自己有如“丧家之狗”。鲍先生认为,“这个比喻不仅显示了人类的可怜,更显示了人类的.可敬….类在不幸的境遇里,仍然在寻找昔日美好的家园”,况且,孔子从五十五岁开始带着弟子离开鲁国到处飘泊,为的就是寻找能施展抱负的地方,可是一直到六十八岁才殃殃回到鲁国,说他“丧家”,也很贴切。鲍先生还认为:“丧家之狗可以说是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准确描述和非常形象的隐喻,也可以说是对人类的最高赞美”,真可谓新意叠出。

再如,有人向孔子:“以德报怨,可不可以?”孔子回答, 不如“以直报怨”。为什么?因为报德只能用德来报,而报怨也是用德,那不管做了好事,还是做了坏事,报答都是一样的,这样显然很不公平。实际上是打击了好人,怂恿了坏人。我国放弃日本侵华的战争赔偿,是“以德报怨”最典型的例子。结果怎么样?时至今日,日本政府还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甚至宣扬“侵略未定论”,想方设法否定东京审判。2014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不会(就东南亚历史问题)效仿二战后的德国向邻国道歉以寻求和解(据5月1日韩国《朝鲜日报》)。由此可见“以德报怨”带来的后遗症多大!孔子主张“以直报怨”,即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也要公正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也不过分报复,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即可。这样,既不会陷人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也不会姑息坏人。鲍先生认为“以德报怨”是“绝对道德主义”的观点,所以孔子反对。

三、隽永耐读

《孔子传》后记中写道:“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孔子传》。”正因为如此,鲍先生格外注意从多方面保证此书的可读性。其实,在《孔子传》之前,鲍先生就已发表关于孔子儒家的多部著作和若干文章,部分书文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学术与通俗兼具,隽永耐读,如《说孔子》《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和《<论语>导读》等,最近出版的这部《孔子传》也不例外。从作品的行文角度来看,《孔子传》言语直白,如同与读者闲聊,句式短且多排比,还穿插了不少隽永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为了说明孔子“多知”,鲍先生讲了“土里挖出一只羊”、“什么骨头最大”、“天上掉下一只大鸟”三个难不倒他的故事;为了说明孔子并不“多知”,鲍先生讲了“两小儿辩日”请孔子裁决,孔子无法判断,从而被两个小孩子嘲笑:“孰为汝多知乎?”通过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鲍先生认为,“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非常好,“好在它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 个人的境界跟知识的多少往往没有多大关系。”由于时代和科学的进步,现在-个初中生 的知识总量,远远超过中国古代的大儒和外国古代的哲学家,但能说今天的初中生就比孔子们和亚里士多德们强吗?于是,鲍先生诘问:“知识面大一些,小一些,真的那么重要吗?”又如,为了说明子贡的外交才能,鲍先生详细讲述了一个纵横捭阖的历史故事:“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并且认为,子贡堪为纵横家之祖。

为了说明孔子的德义,鲍先生又讲了一个孔子先吃黍子,后吃桃子的故事。黍子和桃子都是鲁哀公赐给孔子的,鲁哀公嘲笑孔子:“黍子不是吃的, 是用来擦拭桃子的。”孔子却说,黍子是五谷之首,而桃子列于六种水果之尾。用黍子来擦桃子,是不分好歹,是贵贱不分,而且不义,有害教化。孔子先吃黍子,后吃桃子,是暗喻鲁哀公治国不分主次,舍本求末,追求享受而忘了根本。鲍先生在书中穿插这些故事,既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又开阔了读者的眼界。

“耐读”的另一原因是《孔子传》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一翻开书的封面,就是17幅古色古香的《张楷孔子圣迹图》。这“圣迹图”,不是我们寻常见到的“圣迹图”,而是首次披露于世的“圣迹图”。鲍先生以此“圣迹图”作书的插图,是得到了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授权。仅凭这-点,也说明了《孔子传》这本书的份量。这里说明一点,《张楷孔子圣迹图》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圣迹图”。该图系明正德九年(1444),由官员张楷手绘原作,翌年由张楷的同年邓柴长跋记其事。据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先生在《孔子传·序》中所说,此图是中国、日本、韩国流传至今的《孔子圣迹图》的母本,乃有识之士从日本重金购得,于2012年回归孔子故里。总之,鲍鹏山先生的《孔子传》结构紧凑、求真务实、隽永耐读,是近年来学界难得的一本孔子传记。开卷有益,掩卷有思,特此推荐于天下孔学同好者一观。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