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民间文化在社会发展和国学传承中的价值问题与措施——以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为例(一)

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张斌

[摘要]本文以甘肃舟曲县域为例,提出民间文化是国学的组成部分,继而从宗教、婚丧、物质、艺术、节庆等方面分析了民间传统文化在促进社会现代化上所起的主要作用,对存在的四个主要方面问题进行了典型分析,对宜于操作的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措施。核心观点是,县城正好是遗存古典农业文明的清静洼地,是最宜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最佳舞台;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应是最基本的发展道路,应择善而从、与时俱进。

[关键词] 民间文化 国学 舟曲 传承 现代化

民间文化,在一般意义上,是一个地方民间独有的传统文化,大体包括宗教、道德、特产、艺术、民俗等领域。国学,其概念大体可以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包括思想、制度、物质、技术、风俗等方面,自古以来它产生于官方和民间,但以民间的传承最为浓厚和持久。做一个比喻的话,国学是将一个地方放大到一个国家大范围的“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化是将视野从一个国家缩小到一个地方的“国学”。

百年前的“洋务”运动和后续的五四运动期间,睁眼看世界的一批先锋人物学习和推广世界的先进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也不是一个毫无益处的事情,毕竟我们的国学中既有优秀的国粹,也有愚昧的国渣,因为这些国渣确实也阻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步伐。但是,在当今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和“摇曳多姿的季节”,许多人缺少慧眼,难以分辨好坏,时尚、快餐淹没了古典和乡情,机器代替了工匠,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和濒临消失,文化的多样性日益趋于同质化。当未来几十年我们回望传统文化依然那么有魅力,但只能在旧文物和旧电影中去寻找的时候,势将悔不当初和悔之晚矣。同时,当今,我们中国及东亚许多国家在以东方传统文化为基础巍然崛起,欧美对东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也说明我们东方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有着深远和潜在的价值。因此,需要我们知识界和老百姓都要有更清醒的自觉,弘扬传统中的精粹,清理世袭来的废渣,并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寻找新舞台、新途径,以新形式造福于民族和社会的兴盛。

下面,以甘肃省舟曲县为例,就民间文化在社会发展与国学传承中的价值、问题与措施,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并择其紧迫方面提出适当建议。

一、舟曲民间文化之主要种类及价值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山区,全县有6个汉族乡、6个藏族乡、7个藏汉杂居乡,210个行政村,人口约14.2万,其中汉族占68%、藏族占32%,经济以农业为主,间作林牧业,城镇化率约17%左右。由于交通相对闭塞,现代化程度较低,保持了较多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特质和生态在中国多民族的欠发达的西部有一定的典型性。其显性和主要的民间传统文化中,属于思想道德方面的主要体现于神灵崇拜和祖先祭祀,属于制度体系方面的主要在婚丧嫁娶仪式中,属于物质技术方面的主要在农林牧生产、锦带服饰等之中,属于艺术娱乐方面的主要在楹联、民歌、书法、武术之中,其他民俗风情方面的主要还有正月社火、楹联灯会、采花节和朝水节等活动。以它们为主要的形式,延续着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2013——2016年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一批有志之士的努力下,县政协服主席荣古效组织文史工作者搜集编印了《舟曲花儿》《舟曲藏汉民歌选》《舟曲苯教文献》《舟曲民俗》,知否整理了《古今楹联》,冰鼎整理了《舟曲神话传说故事》,全小兰组织编印了《走进采花节》,文化馆编排了《舟曲金石文物录》等,还邀请高层次学者研究整理一批关于舟曲山水文化、楹联文化、宗教文化等专著,邀请国家层面的学者年办植联艺术节、国学论坛等文化活动,舟曲传统文化整理成井喷之势,传统文化中,楹联文化、节庆文化、歌舞文化、村寨风貌改造等方面有颇多亮点,成绩斐然。

(一)神灵崇拜和祖先祭祀

舟曲汉族基本每个村都有一个庙字,供奉道教的元始天尊和九天玄女等,正月进庙烧香,或者将神像抬出在村里巡视,至今70岁以上的农人都冥具祈望此举能消灾祛祸或降子赐福。但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此种崇敬神灵的意识在年轻一代中越愈淡化和消失。每个藏族村的后山上都基本有一个或几个象征性的山神,多在林子里或者在古树上,开春时众人前去“插剪”,以剪之利器增强或显示所在山神的威武,以保佑村寨的福祉。藏族半数的村有一个寺庙,供奉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度母、莲华生大师和宗喀巴大师等,其中少数寺院有僧侣,所有寺院一年中有几个日子众人去燃灯焚香,祈求祛祸赐福。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僧尼会越来越少。在春节、元宵、清明和冬至日,汉族都要到祖先坟墓上烧纸祭祀,怀念祖恩,并求保佑;藏族极少这个做法。从文化角度去看,除少于乡村人数0.1%的出家僧人或许有修心成佛、往生天堂的理想化宗教观外,乡村里99.9%以上的百姓民众都对宗教持有功利主义的世俗化态度。从上述这些祭典风俗反映出,乡村农人中神灵保佑意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祭典感恩先祖意识在汉族人中比较浓厚,神灵会其冥地对现实中人的恶念劣行有所关注和惩戒,使人对上苍神灵有所畏惧和顾忌,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祛恶向善有规劝和引导意义。当然,对山神、传说神的崇拜和祖先祭杞,也是县城元宵“迎婆婆”、巴藏朝水节等城乡节庆的延续依据和重要内容之。

(二)婚丧嫁娶仪式

婚丧嫁要仪式中,舟曲城乡有许多方面和其他地方相似。婚事中,给方彩礼表示对女方养育姑娘的酬谢,男方到女方亲戚家认来表示对女方家族的尊重;女方家族代表送本族姑娘至男方家里后再三嘱附姑娘要尊重长辈、善待弟妹、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向男方一家叮嘱今后要教育、善待姑娘,使其顺利度过从本家姑娘到婆家媳妇的角色传化;而在丧事中,对某家丧亲吊唁人数的多寡反映社会对丧事主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善恶评价。与城市中的情况相比,县域舟曲在婚丧风俗中有趣的现象是,婚丧嫁娶仪式中,藏族大多由所谓能沟通神灵的苯教师择定吉日,特别在丧事中主持关键仪式;汉族大多也由所谓能沟通神灵的阴阳先生择定吉日。藏议家庭丧事中都有神职人士念诵咒语,析求亡灵超度和安息。藏汉家庭在修造房屋和搬迁新居时,也要由神职人士择定吉日,以图事后安顺、吉祥。在藏汉族婚事中,女方出嫁时,一对新人都要在女方中堂里祭奠女方先祖。从文化视角来看,婚丧嫁娶仪式是一个地方最为重要的民间制度,甚至是比祭祀神灵祖先还要重要的民间习惯,仪式中渗透了尊老感恩的教育,传递着善良做人的祖训,倡导着后人成长的道德方向,加强着宗族邻里的友谊亲情,显示着村寨社区的待人礼仪,等等。同时,一些物质文化也在此间得到了传承,如棺椁制作、民族服饰、饮食烹制等。(未按待续)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