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论“文化传承”作为大学的本体功能——兼论关乎国家安全的通识教育(四)

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高原

(接上文)

三、“文化传承”先于文化创新

虽然说“文化传承创新”,但实际的逻辑是先有文化传承后有文化创新。也只有充分强调并且操作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才 是可能的,并且也才可能有良好的创新结果。君不见如今大量无文化的创新、发展之窘迫尴尬?

“哈钦斯强烈批判现代人的狭隘‘进步观’,强调大学并非仅仅是‘创新之所’,而首先是文明传承之所’,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有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取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an educated person)。”哈佛校长的科南(James Conant1934 – 1954年在任期间使哈佛在本科教育阶段采取注重文化传承的通识教育的英国模式,研究生教育则采取注重创新研究德国模式。大学的“科学研究”指的是研究生阶段以及大学教师的工作之一,在本科阶段,只能注重文化传承。这是我们一直忽视的,也是许多大学办不到位、人才培养缺位的主因之一。

从一般意义上说,即便是创新,要想使创新有价值,也是在文明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一个没有文化教养的人,不尊重传统文明的人,不能传承文明的人,即使有创造力,其结果也是可怕的,因为它不可能是文明的,更不会给社会的良好发展带来福祉。因此,先教育我们所有的大学生首先成为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一个十分敬重民族经典文化、并深度热爱民族经典文化者,再谈创新吧。

只有首先进行文化传承,才会有文化创新:借以文化传承为中心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对人类文化传统的温情与敬意,养成理性开明的精神,以及一定的文化传承基础 上的文化创新能力。创新的实质之:一是,没有新的元素,只有新的组合。而人类传统文化就是那‘元素性存在”,因此,文化传承先于文化创新。“所有原创性的学问,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在真正深入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传统是创新不言自明的前提,所以只有深入地‘照着讲’,才可能有冯友兰所谓的‘接着讲’。”“对知识的反思,尤其是对知识里面元知识的反省(知识是会扩展、扩充的),才能产生见识,产生智慧。可以说所有人类最具有原创性的发现与创造,往往都是对元知识的反思。”这就是我们高喊多年“创新”,但却难以有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出现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形成与创新相配的文化传承,没有先“照着讲”,没有对知识进行反思。

四、“文化传承”才能更到位地服务于社会

任燕红博士论文指出:“现代大学融入社会不仅仅只是要服务于社会,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社会前进,这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当代的升华与发展。他要求大学不仅要走出“象牙塔”,更要超越“象牙塔”, 要求大学走出“象牙塔” 之后,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保持自己本来的基本理性与学术价值,还要自觉地以其新知识、新思想与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行。”笔者认为,大学服务于社会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以自己的 “技术知识之术”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以自己的“精神文化之道”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对于以“技术知识之术服务社会”,各个大学虽未必完全服务到位,但却用力基勤。至于以“精神文化之道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各个大学显然从自觉意识到自觉行动皆努力不够。

我们的民族与社会水远首先需要的足在高雅、宁静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有情趣、有格调、有追求。有担当的人,而不是适应所谓“社会需要”的工具型、零件型“人才”。工具型、零件型的“人才”绝不可能良好地服务于社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全面推行以传承文化为主的通识教有里是大学存在的自身价值、自身逻辑所需。难道可以打着“应用型”或“服务社会”的旗号,让大学降为高职或职业培训学院,大学不成为其大学,使大学的作用、功能、身份打折吗?面对转型与新升本科院校的高职化,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以为应该抛弃“大学”的传统与尊贵完全去适应市场化的社会,就是简单地将切所办专业转向实用型,以为这就是“服务社会”。然而,只要一所大学还是大学,它就永远不应让自己沦落为高等技校或职业培训学院的角色。先不说“法乎上者得其中,法乎中者得其下”,即便为了培养更多精神素质与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偏离教育原点的办学理路也不可能办到。最不实用的人才就是那种绕开精神与人格修养,只注重时髦热门行业技能的人才,因为他们即便就业也必然会表现出粗糙的工作状态,因为他们没有将所做之事做到极致的“精神力”。因此,无论转什么型,都不是我们可以离开教育原点办教育的借口。也更不能打着“服务社会”的旗号,只是口头上说说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而并不去实际操作。

五、“文化传承”培养共同的社会价值理性

钱穆先生也曾在台湾的次演说中讲道:“一个民族实在总该有一两本大家共同必读的书,这对民族国家的前途相当严重。”他曾建议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人,有些传统的书应该是必读的。无论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是什么,读这些书可以培养民族认同、民族信仰,特别是形成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性与共同的文化追求,并安顿民族个体的灵魂精神。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一书,主要探讨了教育与社会关系,他指出:“每一个社会的教育都与社会价值和目标一致,教育的功能在于对年轻一代进行系统的社会化。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是在日益分化和异质化的社会中创造和维持团结一致。”

有一种普遍的误解是:“有些市场 上所需要的岗位是无须太多的人文知识背景或人文素养背景的,但是有些岗位的确需要具备很强的人文教育的背景。”在新的人力资源供需机制下,在功利化时代,这样的判断似乎很切实际,然而,它却是似是而非的,完全不切实际的,因为彻底被市场牵着走,忽视大学在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主导与引导,放弃全民传承文化传统的责任,不仅其教育的出发点与归结点都是把学生当工具,而且还会加剧社会与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功利化恶性循环。特别是难以形成价值理性意义上的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精神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族别说伟大复兴了,复兴都是困难的。因为本质上不是某个岗位需不需要人文知识背景或人文素养的问题,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是中国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性的存在等等无法离开深度的人文通识教育而存在。(未完待续)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