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儒学

新儒学

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学术思想体系,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的起源阶段、孔子删述六经的奠基阶段、汉代阴阳五行的确立阶段、宋明理学的心性儒学阶段和清末民国以来的衰落复兴阶段。因此演变出了“新儒学”,即新儒家的学说,它是与马克思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并称的中国现代三大思潮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代表。“新儒学”脱离了传统儒学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而要面对着西方现代学术和佛学、子学等传统学术思想的共同冲击,“新儒学”是重新挖掘建构的学术思想体系。

产生背景

现代新儒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局势下,刺激了发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的思想学说的发展,为现代新儒学的诞生提供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同时,在五四运动中也有了一定的理论准备,其中包括对西学的学习、了解、消化和吸收,也让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总结创造出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明确提出自己的纲领和口号。

理论内容

一、继承了宋明理学的本体论。新儒学的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德”的宇宙本体论,它把天地生生之德与人性内在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内外合用的政治思想、诚明能合的人生修养、知行合体的社会实践哲学。新儒家吸取了西方哲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以充实自己的理论,同时这些哲学也避免了西方哲学中那种本体与现象、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对立,达到了所谓“体用不二”的高度。

二、强调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首先使用体验本体的方法,其次才是认识现象的方法,而其基本原则就是以直觉为体,以理智为用,力图既把握本体,又不忽视现象。这种方法论不仅有传统儒学的因素,而且也包含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

三、在其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新儒家把世界区分为“本体世界”与“物理世界”,或“价值世界”与“事实世界”。前者是真善美和道德形上学的根据及人生价值之所在,哲学的任务就是用实践理性的直觉体验去把握“本体世界”或“价值世界”,而科学只能用理智分析的方法去认识物理世界的事实;哲学追求人生价值、运用价值理性,科学追求物理变化、运用工具理性;中国哲学主要是价值哲学、人生哲学,但忽略对物理的认识,没有形成精密的逻辑;西方哲学主要是认识哲学、逻辑哲学,所以自然科学发达,但没有真正达到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四、中国哲学“内圣强,外王弱”。在现代条件下,“外王”就是科学与民主,因此必须由“内圣”之学开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具体方法就是通过所谓的“良知自我坎陷”,由“德性主体”转出“知性主体”和“政治主体”,从道德开出科学与民主。

五、具有儒家资本主义倾向。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就是以儒家思想指导来实现资本主义的模式,它既不同于西欧、北美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东欧、前苏联的现代化道路。“儒家资本主义”的模式,在近几十年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就是例证。

六、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和世界化。西方已经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出现科技成果与人文价值严重不平衡的危机,人们在享受发达科技的同时,明显地感到人的价值意义的失落。中国儒家思想的世界化为解决“后工业文明”提供了解决方法。

理论阶段及其思想内容

从理论发展阶段来看,新儒家的学说大致又可分为四个理论阶段:

第一阶段:以梁漱溟、熊十力为代表。他们援佛入儒,融合陆王心学、佛教唯识宗名相学说和西方哲学中柏格森生命哲学等,建立了生命哲学的“体用不二”的心性本体论,在比较中、印、西思想文化差别的基础上,力求发扬传统儒学中的心性理论,适应科学与民主的新潮流,以创立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第二阶段:以冯友兰、贺麟、张君励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也不同意中国文化本位论,他们要接着宋明理学讲,贯通中西哲学,试图建立所谓的“新理学”和“新心学”或“心物平行”的心性理论。

第三阶段:以牟宗三、唐君毅为代表。他们继承熊十力、梁漱溟爱佛入儒的方法,又重新引进康德的道德哲学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建立起了以“良知”价值主体为核心的道德形上学的心性学说。

第四阶段:以杜维明、刘述先为代表。他们利用现代西方哲学的新思潮诠释中国传统哲学。提出“对话”理论,在超越的层面上与基督教对话,在社会经济层面上与马克思主义对话,在深度心理学层面上与弗洛伊德对话,力图谋求人文价值与科技成果的平衡。主张发展儒家资本主义,认为儒学有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主要特点

一、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

从现代新儒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从“五四”狂飚时代,到抗日救亡时期,再到五十年代以后港台和海外新儒家“天涯流落儿”的特殊境遇,新儒学的思潮都是深刻的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产物。正是由于感到传统价值观念和形上世界的失落,才强烈地要求“寻根”,要求认同传统文化。所以它格外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继承性,并且用民族文化主体性去对抗“全盘西化”和贬低、否定中国文化的论调。

二、中体西用的基本态度。

现代新儒学不仅有维护传统、“誓以身心奉诸先圣”的保守的一面,还有适应时代需要的开放的一面。新儒家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面临着迫切的现代化问题,意识到民主和科学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所以对西学不是采取绝对排拒的态度,而是有选择地吸收、改造,用以作为重新建构儒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援西学入儒”“儒化西洋文化”成为现代新儒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道德形上的哲学追求。

现代新儒家主张科学与哲学分途。他们认为,哲学探讨的是宇宙本体和人生道德的真实,这是属于形而上的问题,是科学所不能企及的。科学的任务是求真,而哲学的功能在于求善。因此,新儒学也继承了宋明理学的传统,即格外注重研究儒家特别是宋儒的心性理论,认为它是建立在道德实践基础上的道德主体性学说,正所谓“内圣”之学——人只有挺立了道德主体性,才能由“内圣”通“外王”,由此道德主体转出知性主体、政治主体、审美主体,最后乃至科学、民主等“外王”的事业中来。这种“内圣外王”之道,被认为是传统儒学的精义所在,也是现代新儒家始终不能突破的思想格局。因此它的各种理论包括认识论、本体论、宗教观等等都深刻地打上了泛道德主义的烙印。

四、推重直觉的思维方式。

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哲学方法上就是推重直觉。重直觉了悟而不重逻辑论证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儒、道、佛三家都是如此。坚持民族本位的现代儒家正是继承了这一中国特色的思维传统。另一方面,它也受到西方二十世纪以来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把哲学看作是-一种体悟心性本休、培养圣贤人格的学问。同时也必然要求思维向内用力,因为只有直觉玄思才是达到形上本体、实现天道与人性合一的唯一途径。

代表人物

梁漱溟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笔名漱溟。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熊十力

熊十力(1885年2月1日—1968年5月24日),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镇张家湾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与其三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和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方东美被称为“新儒学八大家”。1949年以后,以特别人士身份邀请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中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冯友兰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约翰·杜威。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历史影响

新儒学思潮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从论域、问题意识与思想贡献来看:1、新儒学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二元对立,重新思考东亚、中华精神文明与现代化、现代性的关系问题;2、批评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看法,提出了开展文明对话与建设文化中国;3、揭示儒学价值与现代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的内在关联;4、强调儒学与现代民主具有一致性;发掘儒学的“内在超越”意涵,论证安身立命的“为己之学”具有超越意义。

因此,新儒学致力于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之源,阐述道德理想主义,肯定道德主体性,这对于纠正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西方中心论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有积极意义的。

名人评价

郭继民:新儒学,针对西学而起,但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发挥儒家大易之精神,自强不息,与时偕行,形成了务实、创新、开放之学风,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葛兆光:《异想天开:近年来大陆新儒学的政治诉求》,《思想》, 2017年第33期。

曾海龙:《从现代新儒家到大陆新儒家——以“新康有为主义”为中心的考察》,《国际儒学论丛》,2017年第2期。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实事求是》,1988年第6期。

郭继民:《现代新儒学的特点和启示》,《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新儒学
2. 新儒学百度百科
3. 新儒学发展历程
4. 新儒家百度百科
5. 梁漱溟百度百科
6. 熊十力百度百科
7. 冯友兰百度百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