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院发展历程初考(上)

作者:李伟 来源:《泰山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萌芽于唐、五代时期,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历时悠久,对我国学术...

泰山三先生与泰山学派(下)

作者:赵学法 来源:《泰山书院》 二、历史文化贡献 泰山学派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宋代儒学复兴中占居重要地位,在中国学术史上作出了重要文化贡献。 首先,泰山学派推动...

泰山三先生与泰山学派(上)

作者:赵学法 来源:《泰山书院》 泰山三先生特指“徂徕先生”石介、“泰山先生”孙复和“安定先生”胡瑗,亦称“宋初三先生”。他们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堪称新儒学的开拓者和创立者。三人虽...

泰山书院之读书法——新发现的清代《泰山书院约言》(下)

作者:周郢 来源:《泰山书院》 此部《泰山书院约言》字体为楷书,墨拓,每折页20.6x103公分,裱于30x13.7公分纸上,页6行,行14-15字。清册题名为《李品镐字帖》。推想...

泰山书院之读书法——新发现的清代《泰山书院约言》(上)

作者:周郢 来源:《泰山书院》 近偶于网络上检索到一条重要资料线索:在台北“国家图书馆”中,藏有一部《泰山书院约言》(系统号001411954),系墨拓本,经折装册页,凡1册。其书...

李石岑的美学观评析(六)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李石岑根据这广义的“生生之美”,批评、吸收和改造了流行的两种美育理论:一种是“新人文主义...

李石岑的美学观评析(五)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李石岑得出这结论,既是从历史的,又是从逻辑地加以梳解的结果。首先,从历史上看,李石岑指出...

李石岑的美学观评析(四)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五)艺术与科学真和艺术真的关系 对于托尔斯泰关于艺术必须建立在“真科学”之上的观点,李...

李石岑的美学观评析(三)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在李石岑看来,“主实用者以美为善之附庸,或为真之附庸,换言之,美为道德或知识之副产物;主...

李石岑的美学观评析(二)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同时,李石岑还让我们看到柏格森在艺术的直觉和自然科学的认识是有区别的:艺术直觉不像科学...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