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以歌言物,以曲传情——论庄浪小曲的传承与发展(下)

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牛晓霞

(接上文)

庄浪小曲在富有地域特点的同时,也是人民真情实感的流露。自古就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此地小曲有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表达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如“一碗凉水张纸,谁昧良心把谁死。一搭死了一搭埋,一搭儿上了望乡台。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同样也是每个人 一直追求和向往的东西。当青年男女获得了自己珍贵的爱情时,表现的是至死不渝的忠贞。表现爱情题材的小曲还有《绣荷包》、《送情郎》、《十里墩》、《莲花落》、 《十写》、 《十里亭》、《姑娘十二表》、《十爱姐》等。

二、反映征夫闺妇感情的,如《四季出兵》:“春季里兴兵二月天,杨老大人领兵占西川? ?肚子里饿天又冷,铁棍打开饮马泉,众人都说当兵苦”。

三、反映农村妇女生活状况的,如小曲《兰桥担水》,描写 了一个小脚妇在陡峭的山路上挑水的痛苦感受:“ 灶儿里无材要奴捡,缸儿里无水要奴担。楸木桶儿材木担,腰紧衣衫把水担。上河里担水路又远, 下河里担水路不平。 平地里担水陡处缓”。这支小曲,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地童养媳的生活状况。带有浓厚民间文学的特征。

四、表现人民劳动生活的场景,在庄浪社火小曲中这类题材是比较常见的。如《黑牛耕地》、《磨豆腐》、《拉长工》、《揽工调》 、《揽工人儿难》、《打酸枣》 、《种荞麦》 等,都表现了农事劳动的艰辛,富有生活气息,也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五、取材于神话历史中的故事,如《九九倒算八十一》、《王祥卧冰》、《八仙庆寿》、《十船歌》,《十把扇》等。大多来源于《街神演义》、《三国演义》、 《杨家将》等。 反映了庄浪人民性格刚毅,乐施尚武的精神。

三、庄浪小曲的社会功能及文化变迁

(一)社会功能

庄浪小曲作为一种民间小戏, 对文化的延续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娱乐、交流、唤起生理反应,甚至对社会的整合、社会机制、宗教仪式的合法性具有加强作用。

1.娱乐功能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巫以乐神,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庄浪小曲在演出时,台上与台下,演员与观众是完全交流和融通的。在农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有戏成了农民的一大乐事,另外,村民们在排练和演出时,去其他村寨的走访演出,更是拉近了附近村寨的关系,消除了隔阂。

2.教化功能

在农村,观众热爱戏曲的传统由来已久,而戏曲也用它独特的方式担当起了传道、授业甚至解惑的任务。对戏曲的热爱,这主要表现在中老年观众身上,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人们的历史知识、民族意识、道德观念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戏曲这条渠道获得的。这种形式在文化信息的传递.上有更好的作用,更加独特的价值。

3.自我表现功能

农民平时活动分散,特别是炊烟三两处、山民六七家的偏远山村,平时要聚集在一起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对集体活动和人际交谊更为注重,而唱戏、看戏则是农村中传统悠久的集体活动和互相交谊的机会。“人无男妇, 年无老稚,闻演剧,无不踊跃欢呼”,这种现象在今天的农村中仍可见到。庄浪小曲 的主要表演群体都是农民,这些村民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做农活就是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很少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所以借助表演不但可以愉悦身心、祈福骧灾,同时也使村民们有了一次“抛头露面”的机会,借助表演更多的人发现了自身的特长,实现了自身价值。

(二)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一词一般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 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或旧文化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地摊戏在农村的受欢迎程度也逐渐减弱,就其社会功能来说,首先,教化功能失去已有的基本作用,学校教育承担了更深层次的教育功能,电视,传媒,各种书籍的普及,剧中的人物和故事对于农民来说也并不陌生,大多数人对这些故事已烂熟于心。旧社会的苦地妇,恶婆现象在农村也几乎见不到踪影,和现代生活相差甚远。其次,娱乐性也大大减弱多数人认为这种娱乐手段大过单一, 形式不灵话,剧中情节人物远离现代生活,常会有听不懂游离之嫌。

四、庄浪小曲的现实境遇和未来发展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庄浪地摊戏戏仍然能够顽强生存并且不断更新发展至今,的确是令人欣慰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存尴尬的问题。

(一)现实境遇

通过田野调查,庄浪小曲的活动范围虽然遍布全县,但是和其他传统戏剧相比,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观众群体基本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形式, 背离了观众,也就将濒临消亡,这些现象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普遍存在。首先,地摊戏戏作为一种地方声腔剧种,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是由于所有的民间艺人都以农民为主,在唱腔上缺乏科学系统的演唱技巧。音域狭窄、旋律单调等诸问题常常出现,而且声腔商亢有余、抒情不足,表演简单,基本功差。其次,舞美服装上,缺乏新意不能适应当代人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很多曲子戏的班社虽然置办了 新的服装道具,但是都过于简单,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观众。件奏乐器也过于陈旧,经常出现音不准的情况,资金缺乏导致乐器都是农民自己购置的低廉产品,和其他大剧种相比明显缺乏艺术水准。第三。剧本创作。在剧本的创作上,缺乏时代感,与现代文化生活脱节, 迄今为止,所有演出别目仍然以传统剧目为主,不能适应指令人们对艺术作品多样化、时尚化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剧目的创作更新上,应该通过借鉴、吸收周围剧种的一些精华, 结合本剧种独特的地方特点,创作出更适合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的一些作品来。

(二)文化环境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种迅速发展的娱乐形式对民间小戏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空间的拓宽、多元文化的渗透,电视、网络的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审美多元化发展,这些现象都对民间小戏造成了影响。

其次,经费缺乏,艺人老龄化,很多年轻人民间小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感兴趣,对小曲戏熟能轻架并担任主要角色艺人基本在五六十岁以上,这对于今后的传承不得不担忧。最后,由于部分老艺人离世, 很多剧目曲牌失传,极大地阻碍了曲子戏的发展。

(三)保护发展的措施

时代的发展如此之快,电视、网络、各种文化传媒如雨后春笋般的注入我们的生活,庄浪小曲似乎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解决戏曲艺术与时代发展及新时期观众的关系,已然成为追在眉睫的任务。

1.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人才是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庄浪小曲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的剧团和协会,所有演出人员皆是村民和地摊戏爱好者,展演所得收人甚是微薄,政府文化部门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传承人,并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 使民间艺人能够在愉悦、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传承地方戏曲。

2.结合商业、合理市场运作

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政府搭台, 文化唱戏”成为一种合理的艺术发展的趋势。流传在甘肃的兰州鼓子,通渭小曲都有专门的组织协会,成立专业协会,可以使地摊戏的挖掘整理更为完整,各地民间艺人相互切硬,解决地摊戏存在的问题,专业协会组织也可以借助各级演出对于地摊戏的宣传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庄浪地摊戏。

3.坚持创新、跟随时代脚步

目前,庄浪小曲故事内容相对陈旧,大多数年轻观众并不了解剧目内容,都说只是看热闹而已,因此,在继承曲牌艺术特色的同时应该坚持创新,创新并非是对原汁原味的摈弃,相反会有更加深远的传播。

4.融入民俗、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传统社会中的民间戏曲表演并不完全是演员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行动,随着社会发展,让这种民间小戏在民俗中发展保存,不仅可以维护其生态环境,也是保护、保存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一种博大的民间艺术景观,庄浪地摊文化历史悠久,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其独特性、地域性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传统风俗等密切相关;同时,地摊文化深刻地展现着庄浪人世世代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朴实生活理念,体现着人们淳朴的精神风貌,是鲜活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当代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古老的地摊文化日渐走向它的黄昏,如何能将它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