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新国学宣言(七)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东方生命研究院院长 潘 麟

“国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至少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1902年梁启超和黄遵宪的通信里面,就开始使用“国学”的概念了。在1902至1904年,梁启超写《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里面最后一节,又使用了“国学”的概念。他说现在有人担心,“西学”这么兴旺,新学青年吐弃“国学”,很可能“国学”会走向灭亡。梁启超说不会的,“外学”越发达,“国学”反而增添活气,获得发展的生机。他在这里再次用了“国学”的概念,而且把“国学”和“外学”两个概念比较着使用。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成立,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在1923年,北京大学“国学门”出版了一个刊物,叫《国学季刊》。

“国学”一词于英文可译为“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国学”一词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与历代史学等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这是纵向地理解“国学”一词之所涵。若横摄地理解“国学”一词之旨,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什么是“文化”呢?群经之首的《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汉书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自此而来。文化就是将人性中的一切所涵,黑暗沉坠的东西给予扭转化除,光明积极的一面给予彰显贞定,如此流布传播于四方,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个民族之精神的基因,心灵的胎记,生命的家园,人生的归宿,是一个民族的摄聚力所在和身份认同的标识。一个民族与它的文化之间,是血与肉的关系,是形与影的关系,故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相互间须臾不可离也。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从大体上看,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一、中国文化最为悠久

全世界只有两个伟大的文化传统最为悠久——那就是四大文明古国里的中国和印度。相对于印度而言,中国文化有印度所不可企及之处。

首先,就是中国文化在其发轫之初,即自觉地生起追求长久之愿望,自觉地生起维护道统不绝之誓愿。中国有舍生取义的传统。在舍生 取义中,就包括如果有必要,随时可为文化和道统而献身这一内容。在中国学人心目中,文化、道统、学术和传承等都是平等于生命之物,甚 至高于生命之物。中国文化虽经无数曲折,一再死而复生,绵延不绝,这与大多数中国学者皆自觉地拥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与文化担当精神,是分不开的。

为国家、为民族而主动殉身者,各国皆有;为宗教信仰或为神灵巫术而主动殉身者,各国皆有;为爱情或友情等而主动殉身者,各国皆有。但如王国维者辈,为一个文化、为一个道统而殉身者,此乃中华学者所独有道义担当,世界各国皆无。这是中国文化独特之处——自始即有自觉追求其长久之愿望,更有自觉担当起维护其长久之责任。

其次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中国人始终坚持认为,我们的文化是如实地反映天地人物之真相与本性的文化,是顺天之道、顺人之性形著而成之文化,是顺事之理、顺物之势形著而成之文化。也即是说,中国文化是顺天地之常、顾人伦之常的文化,故这种文化即可以说是人们创造的,人们发明的,也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本来即有的、本来当有的、本来已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文化。如此,这种文化即是源自先天的文化,是存在型的文化,而不是构造型文化。最精确地定义这种文化的是孔子:“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如果将这句话中的“大人”换为“中国文化”,不仅无损于这句话的真意,且能助我等了知中国文化之特性。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