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端午”时节与“夏”文化

作者:开封•韩鹏

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历法文化中,“夏”“夏至”“端午”“中夏”等,是一个人文时节的概念。

由于中国的三皇、五帝、夏商诸王的称号中,都具有历法文化的内在含义,因此,“端午”“中夏”等文化的内涵也比较深厚而丰富。它大致包含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中原地区、华夏中国、夏季之中,农历五月、盛夏等基本要义。

一、黄帝“中国”“河济”流域的“中夏”。

在上古时期“五方帝”等历法文化中,轩辕帝居五行“土”、五方“中央”、五时“长夏”、五色“黄”之位,故也称中央帝、黄帝,居中央宫室,有土德。黄帝建立了中央氏族邦国,也称“中央之国”“中国”“中夏”等。

南朝梁时期萧统编著《文选·班固》记载:“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唐代吕向注:“中夏,中国。”

关于上古时期“中夏,中国”的地理位置,我们认为,本在黄河下游的河济流域,也就是荥阳、新乡东部,即以开封为中心的周边地区。

民国时期著名国学大师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指出:“河、济之间,古称中夏,故北音谓之夏声,又谓之雅言。”黄河下游的“河济之间”,有黄帝与嫘祖成婚、育子的开封轩辕楼“中央宫室”,与唐代《黄帝本纪》关于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己”记载中的,开封古“大梁”之地相一致;有唐代天文学家测定的“浚仪岳台天地之中”为地理定位依据;有北宋参知政事张洎所言“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即“汴河”流域的“中国”为历史地理传承。

可知,“中夏”“中国”“夏声”“黄帝中央宫室”“天地之中”等,本在黄河下游、汴水流域开封“河济”“大梁”之地。

黄河中游不存在完整的“河济”文化体系,黄河中游末端济源的“济水”,本称“沇水”,与伏羲、尧帝时期九州西方州“沇州”相对应。济源之“济”文化,本由黄河下游东部的“济水”文化传承而来。“中夏“之地,就是黄帝中国中冀、尧舜中州冀州,大禹夏伯夏人之地。

黄帝中央氏族邦国的左史官仓颉,居住在“大梁”的黄帝“中央宫室”和“天地之中”,也就是上古时期的“中国”“中夏”之地。

所谓夏地、夏朝、夏都,在黄河中游的晋南、豫西之说,与古人关于“中夏”为黄帝“中国”“冀州”“天地之中”的文化传承相背离,也是西周测定登封阳城为“天地之中”,却无黄帝“中央宫室”、缺失“河济”风水,无法建立周人“东都”的历史文化原因。而洛阳作为西周东都,从未被天文学家测量为“天地之中”。因此,也不可能有黄帝“中央宫室”“河济”文化传承。

中国华夏文明探源在晋南、豫西等重大地理和历史误判,应该结束了。

二、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在“中夏”。

世人皆知仓颉创造象形文字的历史。它是黄帝时期“中央氏族邦国”,即上古“中国”繁荣昌盛、大一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仓颉创造的象形文字,黄帝时期文化、文明能发展到何种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在仓颉文化发源地研究中,不少学者忽视了仓颉是黄帝帝师、右相和左史官的历史情况。仓颉既为黄帝中央氏族邦国政权的核心成员,就必定会与黄帝、嫘祖中央宫室,即帝都轩辕丘(楼)相近。不然,就无法履行帝师、右相和史官的重要辅佐责任。

所以,仓颉造字和居住地附近,必定创建有黄帝帝都,也就是黄帝与嫘祖成婚育子的中央宫室。而从华夏先民的创世思想方法来看,黄帝帝都和中央宫室,又必定与“天地之中”和“中夏”同地。

据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记载:“仓颉居中夏,其书下行。”由此,将“中夏”与“仓颉”联系到了一起。这一记载也与清代《开封府志》中关于“夫羲皇画卦之地,仓帝造字之台,皆在中州,至今传为古迹”记载,同出一辙。西晋著名书法家陆机《辨亡论》指出:“魏人据中夏。”这就使战国时期“魏国”人、黄帝宫室魏都“大梁”、唐代所测“浚仪岳台地之中”,与“中国”“中夏”再次联系到了一起。

居住开封黄帝“中央宫室”之地的仓颉,是东汉雍丘县高阳乡蔡邕的先祖。据东汉蔡邕所撰《琅琊王傅蔡朗碑》文言:“君讳朗,字仲明。盖仓颉之精胤、姬稷末胄也。”“朗”,即蔡邕的同族“蔡朗”。“精胤”,具有精忠血统后裔之义。

蔡氏之所以被称作仓颉的“精胤”和“姬稷末胄”,大致有两个原因:

一是帝喾之子、姬姓后稷与姞妃,居住秦代的“东郡”南燕国,今为延津、原阳一带。唐代孔颖达解:“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始祖为伯鯈。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也。”元代觉岸编《释氏稽古略 •4卷》记载:“盖有南燕故也。尧之后其南燕乎。北燕姬姓召公之后也。南燕姞姓后稷妃家也。”蔡氏是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的后裔,周文王是尧舜禹时期黄河下游“南燕”“西周国”后稷的后裔。

《山海经》中有“西周国”的记载,早于商周时期后稷、不窟后裔在陕西岐山建立的西伯国、或西周国。南燕与仓颉造字的阳武县高阳乡同地,今为原阳县东南部一带,故原阳县至今仍有仓颉造字地文化传承。仓颉为炎帝姜姓,后稷母亲为姜嫄、西周太王(古公亶父)夫人为太姜,均出自炎帝帝都陈留空桑、常羊山之地姜姓,故后稷妃子姜嫄、周太王妃子太姜的子孙,均是仓颉姜姓同族后裔;

二是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曾被周武王分封在新乡、原阳一带的“鄘国”,管辖阳武县高阳乡之地。“三监叛乱”之后,周公将蔡叔之子改封在蔡国。春秋时期,蔡邕、蔡朗一支的蔡姓,又迁徙到杞县雍丘高阳乡一带。东汉时期,蔡邕被封为“高阳乡候”。

可见,仓颉、蔡邕具有“高阳”地理文化的传承脉络。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水》记载:渠(汴)水“又东迳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春秋时期“阳武”,今属原阳之地,与上古时期“河济”流域的开封“大梁”“高阳”,都是黄帝、颛顼帝与仓颉、蔡邕共同居住的“中国”“中夏”之地。

三、上古历法文化的“中夏”含义。

在上古时期伏羲肇始的八卦文化中,“天地之中”的太极南部,为“乾天”之位,也是开封南部的“乾河”之地。在四象四方四时文化中,对应朱雀、南方、夏季时节。据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天》记载:“夏为昊天。”“昊天”,也称“乾天”“南天”。

古人言:“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昊天“,也是古代对“五月”“中夏”的别称。

“中夏”也称“盛夏”,是夏季三月中的第二个月,又称“仲夏”“朱辰”,为阴历十二个月的五月。据西汉戴得《礼记·月令》记载:“仲夏之月,日在东井。”这都是对夏令中时节的表述。

古人以五行、五方、五色与四季相配,谓夏时在南方之位,色赤,属火,朱色也称“赤色”。而四象的南方之神为“朱雀神”,故又称“夏”为“朱”,也是开封南部地区朱仙镇、朱砂等“朱”文化地名产生的历史原因。

夏季的别名,也称“朱光”“朱火”“朱明”等。南方之神为朱雀,南方为夏之位。夏属火,色赤,故衍生了多种名称。西晋陆机《赠尚书顾彦先二首》记载:“大火贞朱光,积阳熙自南。”对此,唐朝李善注:“朱光,朱明也。《尔雅》曰:‘夏为朱明。’”

“朱火”,源自夏季、朱雀之火,故有此称。唐代元稹《有鸟》认为:“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焰烧阴幽响绝。”是一年之中,进入炎热气候的月份。

战国魏国人尸佼《尸子•卷上》认为:“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唐代刘禹锡《代谢端午赐物表》认为:“朱明仲月,端午佳辰。”说明夏季仲月,对应为“端午”节气。端午,即南方正午,“午”文化,源于十二地支中的“午”位,也对应伏羲八卦“乾卦”、开封“乾河”、四方“正南”、四时“夏至”之位。

因“朱明”为夏季时节,故夏季也称“朱夏”。对于大自然发展、演变而言,“朱夏”是万物生长最繁茂的时节。故三国曹植《槐赋》指出:“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繁”,是一年万物生长的鼎盛时期。

因夏季是太阳最红火的时节,故夏季也称“朱阳”,是夏季的别称之一。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郄正传》记载:“朱阳否于素秋,玄阴抑于孟春。”“素秋”之前的时节,即为“夏季”“朱明”,又称“朱仲”“仲夏”。唐代贾嵩《夏日可畏赋》认为:“赫尔阳精,当朱仲兮,厥状难明。杲杲而威稜四序,炎炎而火烈群生。”“四序”,即一年依序轮回的四时;“炎炎而火烈”,既是夏季的气候特征,也是南方朱雀帝、炎帝、夏帝、属火的历法定位依据。

古人把历法,看作是总结大自然变化规律的产物。而“中夏”时节,也是一年历法轮回变化的重要阶段和必经过程。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解释历法“中夏”言:“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也,以正中夏之节。”“正”,具有历法中的规范、定位之义。

《史记集解》又曰:“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意思是“仲夏”“夏至”之时,白昼太阳光照时间最长,飞鸟禽兽开始腿毛了,以适应炎热的夏天。“长夏”之说,也由此而生。

“长夏”,又指农历十二个月的六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长夏来弥补,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教、五行文化了。唐代医学家王冰注《素问·六节藏象论》言:“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又言:“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为四时,依次序而循环往复,季节气候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此而生、长、收、藏。在一年四象文化演变中,加上黄帝“天地之中”、太极和合之位的“长夏”,就形成一年的五行历法文化,五方、五时、五色、五音、五帝也各具自己的历法之位。故王冰又言:“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五)时之胜也。”

在先秦、汉时期的古籍中,未曾见“长夏”的名称,却有“季夏”名称的记载。如西汉戴得《礼记·明堂位》记载:“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季夏”与“长夏”同在农历六月。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记载:“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色中属“黄”,在五帝中属于中央黄帝。此时的气候,为一年最为潮湿时期,且与多下阴雨有关。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故由五脏的“脾(卑)”所主。

四、大禹治水建都在卑湿的夏地。

开封自古河道纵横、池泽遍布,是著名的水都水乡和卑湿之地。开封南部的“中夏”之位,对应大禹宫室“阳城”“己土”“中央”正位,也与黄帝“中土”“中国”同地,只是地理位置在开封黄帝中央氏族邦国南部的“夏季”之位。己土,在五行中属阴土,方位在中央的西南方,象征着天田、大运河边的湿土,是夏人在逢泽、原圃、浪荡渠之地,种植稻谷的肥沃温润之地。

宋朝易学家京图八字命理著作《滴天髓》记载:“己土卑湿,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大意是,己土卑薄软湿,乃戊土枝叶之地,亦主中正而能蓄藏万物。柔土能生木,非木所能克,故不愁木盛;土深而能纳水,非水所能荡,故抵抗洪水灾害的能力较强。

夏伯大禹居住的卑宫“阳城”,便在南方、长夏、中夏的卑湿之地,也是伏羲八卦“乾卦”、开封南部“浪荡渠”“汴河”“乾河”“梁园”“禹王台”方位。

自古以来,开封古大梁的“梁国””梁园”,就是五行五方“土”“中”的卑湿之地。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水》记载:“梁孝王始都大梁,以其土地下湿,后迁睢阳。”北宋王瓘《北道刊误志》引东汉《陈留风俗传》也记载:“汉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下湿,东徙睢阳。”

这里的大梁,是指西汉梁孝王早期的梁国、梁园之地,也正是夏伯大禹所建卑宫“阳城”和历法的中夏、长夏之位。故战国史官《世本•居篇》 等多部史典记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是也。”

大禹称夏王、建夏都的开封“阳城”卑宫,与黄帝“中央宫室”均在开封大梁的中土、中央之地,一个在古济水(今黄河)之阴(南);一个在古汴水(夏代大运河)之阴(南)。而汴水流域,也是夏代东江、南淮、西河、北济四渎的中枢之水,是中央水都之位。

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素问·太阴阳明论》中,引上古时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土”与“中央”,也是黄帝居中央、有土德的历法特征。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记载:“土居中央,为(谓)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犹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中,土德之谓也”。这也是黄帝居历法中央、土之位,建“中央宫室”;大禹,即高密居历法长夏、中夏之位,建卑宫“阳城”“密县(今中牟南)”,且帝王中对应“夏朝”“夏王”“夏都”“夏人”的文化地理原因。

又据先秦古籍《逸周书•王会》记载:“周成王时成周(洛阳)之会,有以辉抵为献之周头”。西晋孔晁注曰:“周头亦海东夷。”清代地理学家何秋涛亦曰:“按周头亦曰周饶,即焦侥国,其人短小而有是名。”“周饶”,在黄河下游东夷之地。这里居住着身材矮小的“焦侥国”人,又称“小人国”。

鲁迅所编《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记载:“东郡送一短人,……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

此文说明三点,一是小人国的“短人”,出自黄河下游的“东郡”;二是东郡是“巨灵”“短人”和“阿母”“西王母“居住之地;三是“焦侥国”的“巨灵”“短人”,是东郡“焦侥国”“西王母”的使者。

东汉陈留人蔡邕《短人赋》中记载:“侏儒短人,僬侥之后。”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周饶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由此可见,所谓西王母,不过是上古时期最早发源于黄河下游“东郡”昆仑山的金母、月母。西王母居住黄河下游冲积形成昆仑山西部,也称“西陵氏”。昆仑山是伏羲以八卦九宫图历法文化,划分的九州之地。九州的中州为冀州,西王母居住九州的西方州“沇州“,又称“弇州”“弇山”等,也是大禹重划九州西北州“雍州”,即今新乡古“鄘国”之地。

昆仑山西部,在地理上对应黄河下游的西河、太行山东南的新乡、延津、原阳一带,正是此地被古人称作“河水”、西王母“鄘(墉)国”“臼(舂)山”“弇兹山”“燕然之山”的地理原因。

同时,此地也是大禹治水时,使用黄河下游昆仑山“息土”的地理和地质原因所在。据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记载:“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墟以下地。”“昆仑墟”,就是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弇山,是黄河下游洪水冲积九州土地的起点,也是黄河下游在渤海最早的“造地”之处。

古人称居住昆仑山西部西王母的先祖女娲为“地皇”,与昆仑山东部的伏羲“天皇”之间,呈现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的阴阳和合关系。西王母传承了女娲在昆仑山造地、造人的历史传说。所以,居住昆仑山的西王母,在中国神话中也称“地母神”,本质上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母系氏族。

昆仑山的“息土”,具有用之不竭的特点。西汉刘安《淮南子·坠形训》记载:“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东汉高诱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古人认为,昆仑山是大禹以息土填洪水而造成的,其实,应该是洪水冲积太行山东南部的渤海、黄海造地而成的。“息土”就是洪水中沉淀的胶质泥土,俗称“胶泥”,具有御水、固堤、防漏、粘连等功能。息土“掘之益多”的原因,是上游黄河之水不断冲积,洪水中积淀的“胶泥”也不断产生。

昆仑山位于黄河下游的首端,是四渎和汴河(大运河)的源头,也是上游自然黄河之水分流的中转站。其中的赤(南淮)水、黑(北济)水,都是四渎和五色水之一。尧舜禹时期,伯益所撰《山海经·大荒西经》认为:“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西王母为昆仑山女神;在五行五方五水文化中,“赤水”为四方四渎的南方赤色、即南淮水,“黑水”为四渎北方黑水、即北济水。两水均出自黄河下游的昆仑山,也是伏羲九州的西方沇(弇)州之地。

大禹居住四渎中枢之水的汴河、鸿沟,即大运河流域,治水曾居住贾鲁河西部的中牟韩寺镇密县村一带。大禹,字高密,中牟县韩寺镇密县村,传说是大禹受封的“高密国”旧地。大禹所建王都“阳城”,则在大运河之滨的开封禹王台。禹王台北部数百米处,便是夏代大运河,即汴河河道。夏王大禹的夏都“阳城”,与黄帝中央氏族邦国、唐代所测“浚仪岳台天地之中”,同为上古“中国”之地,彼此在地理上互为印证。

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夏,中国之人也。以别于北方狄,东方狢,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因此,“大禹”也称“夏禹”;夏人开发的运河又称“大运河”。战国尸佼《尸子》认为:“夏为乐。南方为夏。夏,兴也;南,任也。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乐之至也”。夏朝、夏王、夏都,兴建于历法文化中的“南方”“夏时”“中夏”“长夏”之位,也是开封黄帝“中央宫室”的南方,即开封南部禹王台夏都“阳城”,也是战国魏国惠王在“阳城”建王宫、“乘夏车、称夏王”之说的历史由头。

端午节在中原南方的楚国、南蛮之地最为盛行,原因有二:

一是黄河下游的东夷之地,居住着开封陈留的高阳氏颛顼、夏人大禹,他们是楚人、南蛮人的同族和先人。夏季的端午节,是楚人、南蛮人祭祀先祖颛顼和中夏、长夏、夏禹的世代传统方式;

二是在历法文化中,端午、中夏、长夏、夏人位居南方、夏时、夏都之地,是南方楚人、南蛮人传承历法文化的地理方向所在。虽然,夏代历法《夏小正》和端午节文化,发源于开封陈留、杞国的中原之地,但却盛行于南方楚人、南蛮人之地。其中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因素,均与华夏民族发源的中原之地密不可分。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