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改善“大西湖”交通设施是更好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一)

来源:西胡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杭州市地理学会 吕维国

作者单位:杭州市人防

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业日益兴旺发展的今天,对我们杭州市这个曾凭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名句而名闻全国的重点旅游城市来说,其形势是不容盲目乐观的。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市在全国的旅游地位,从前些年的第四位,去年下降到了第九位。这固然说明了其发展之劲头及良好的前景,更是给我们杭州市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省、市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专门研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最近公布的94年度全国旅游统计资料表明:94年全国旅游人数达5.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已达 1024 亿元,成为我国最具发展能力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其发展势头还将继续健康、稳定地增长。

众所周知,我们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务院首批合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可称得起是风景旅游资源的“富集地”。但如若不能很好的抓住机遇,扩大思路,开拓发展,大步前进。那么,“不进则退”的情况也是完全可能在“百舸争游”中产生的。

一、更好地发展我市的旅游业,就需跳出“小西湖”的地域概念

确实,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西湖风景区内的景观除部份尚在筹划中外,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的景点建设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他不能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杭州市对旅游项目的建设的主导思路仍未能跳出“小西湖”景区范围。所谓“小西湖”即指西湖湖面及沿湖近二十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而“大西湖”则有六十多平方公里。留泗公路以东一大片地域仍如一块来经精心雕的璞玉,除几处历史上早已成名的如九溪烟树,云栖竹径等外,大部份地域仍处于“闺阁藏秀女”的闭塞隔绝状态。就是上述的历史上早已闻名的景点也因交通不甚方便而游客廖廖,与环湖热线景点成了强烈的反差。

二、要大力扩大景区范围,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旅游活动项目

三分之二风景旅游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这必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旅游事业的大踏步前进。这可与周围城市作一比较,如无锡市原有的旅游资源没有我市丰算,在国内的知名度也大大的逊于我市。但近些年来,该市扩大了思路,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大胆引进、借鸡下蛋,蛋又生鸡。兴建了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大型项目。为配合影视的制作、相能建成了恢宏的“三国城”、“唐城”、及“欧洲城”。大做,做足“城”的文章,终于写成了大篇巨作,影响波及海内外,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这些项目的兴建不仅莫定该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极好地推动了该市的第三产业的逢勃发展。效益出来了,知名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形成了一个发展旅游业的良性循环。

苏杭二市历史上齐名,旅游业一直来较发达。近些年来,苏州市认识到了光守老祖宗留下的业迹难以适应新时期人们的新需求。大步地跨出苏州市城域概念,在数十公里外的太湖边动手兴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太湖明珠”旅游活动工程,籍此来推进该市旅游业的新发展。

我市的特色旅游发展余地比之上述城市应该说更大,条件更优越。

四十平方公里的地域内,不但紧邻西湖,而且处处是林深谷幽,溪涧淙淙。青秀百花阅不尽;夏时蝉鸣山更静;秋日彩叶满山岗;雪花飘时冬笋鲜。如此艳丽多姿的真山真水,是人工难以造化的。

现代人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愿望与企求,社会愈发展这种企求强烈,终有一天将成为一种时尚。

我市领导部门对此是有予见的,早在几年前就在该处内动工兴建了一批大型的杭城第二旅游支撑点,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具有南北文化融合风格的,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兴建的“宋城”将在明年可接待游客。届时,以之江路为主干的南线将成为我市一个新兴的旅游热点。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