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从《云笈七签》看气法与其他传统养生术的关系(二)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中国哲学专业博士 王彤江

对于辟谷与服气的时间配合问题,诸家气法也持有渐、顿的不同观点。《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认为应等服气至相当程度再自然辟谷:“凡欲休粮,但依前勤修,三年之后,正气流通,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如此渐不欲闻五味之气,常思不食,欲绝则绝,不为难也。”《中岳郄俭食气法》认为应在服气之初通过逐渐减少进食量而辟谷:“咽多而食日减一餐,十日后能不食也。后,气常入不出,意气常饱。”《太清王老口传法序》则主张在服气之初即辟谷,而在服气至相当程度后,便可以随意进食:“凡初服气,欲行,以气推腹中粪令尽,且勿食,二十余日弥佳。若入头即食,理不得妙。”“凡服气成,欲得食,即纵食,食亦不障气,纵饱食,咽气,气还作声,直至脐下。一成已后,兼食行气亦无妨。”

以辟谷为目的的服气,与普通的服气有一些不同之处。《服气杂法秘要口诀》曰:“如要服气休粮,即不论咽鼓努多少,常令腹满为度。”《中山玉柜服气经》则论述更详:“候气满口,食久畜取,谍腹咽下,自当分入食脉及五脏,内息以此为都契。”“须收息缩气谍腹咽下,以咽得为度,咽得饱以为期,亦无时限,此法与诸家咽气不同。若不收息缩气,取谍咽下,则不入大腹中,又不入食脉中。”“但解用气,食脉当时强满,满即自然饱足。”“服气时,元气要在口中蓄积温养,然后再缓缓下咽。呼吸须控制得不深不浅,使所纳之气尽可能多地进入食脉中,食脉充盈则脾胃自然饱足。

辟谷与绝食、饥饿疗法的最大区别在于能量是否“收支平衡”:绝食者、饥饿者对于能量都只支不收,因而身体和精神状况会明显地下降;而辟谷者则追求能量的补充,只不过这种补充是通过食谷以外的形式(服气或服食)来实现的。服气辟谷者是以气代谷,“虽不食粗质有形之物,却在食精微无形之气”;而服药辟谷则是以药代谷。

二、服食与服气

服食,又名服饵、服药,指为了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而服用各种药物。在隋唐五代,服食分别与服气、辟谷和金丹等修炼方术结合在一起。服食常被诸家气法作为辅助手段用于服气、辟谷过程中,而所服药物大都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服后可收解除饥饿、扶助正气、延年益寿之效。敬《元气论》曰:“夫修无为入真道者,先须保道气于体中,息元气于藏内,然后辅之以药物,助之以百行,则能内愈万病,外安万神,内气归元,外邪自却。”25另外,隋唐外丹术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服食思想,但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

对于服食在辟谷中的作用,诸家气法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力倡服气辟谷说,而对服食辟谷说则提出了批判:“但觉腹空,即须咽气,无问早晚,何论限约,久久自知节候,无烦其言,何用药物!大抵服药之人,多不能服气,终日区区,但以药物为务,身形不得精实,固为未得亦非上士用心也。”26如果在辟谷过程中过多依赖药物,就会影响服气的效果。

《服气精义论》则主张在辟谷过程中服气与服药并举:“夫五脏通荣卫之气,六腑资水谷之味。今既服气,则脏气之有馀,又既绝谷,则腑味之不足。《素问》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故须诸药以代于谷,使气味兼致脏腑而全也。”27认为五脏藏有荣卫之气,六腑藏有水谷精微之气。如果在服气过程中长时间不食五谷,就会导致荣卫之气过剩而水谷精微之气不足。所以,须以服药代替食谷从而使脏腑所藏之气取得平衡。


注:

⑯载《云笈七签》,第365页。

⑰载《云笈七签》,第371页。

⑱载《云笈七签》,第376页。

⑲载《云笈七签》,第376页。

⑳载《云笈七签》,第372页。

㉑载《云笈七签》,第361页。

㉒载《云笈七签》,第360页。

㉓载《云笈七签》,第361页。

㉔王松龄著:《中国气功的史、理、法》,华夏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12页。

25载《云笈七签》,第329页。

26载《云笈七签》,第365页。

27载《云笈七签》,第338页。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