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言盈天下 技压群芳——以墨子人文思想和科技成就为中心的考察(二)

作者:刘长明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非攻”的主张,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墨子到处游走,上下说教,劝说诸候阻止战争。墨子不仅致力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将其付诸实际。为此,他组织起能征惯战的“墨家军”,专为弱国守城,身体力行地践行其“非攻”思想主张。墨子最后一次活动是阻止鲁阳文君攻郑,那时墨子已经 80 多岁。《墨子·鲁问》记载:“鲁文公将攻宋,子墨子闻而止之。”

墨子由“兼”而“爱”,表现为爱一切人的“平等”的“博爱”。墨子的“兼爱”思想早于基督教4个世纪。我们有理由认为,西方的基督就是中国的墨子。“自由、平等、愽爱”非西方所有,亦非资产阶级独有,它是墨子率先提出的人类共有的理想,墨子是当之无愧的博爱宗师。

必须指出,墨家的“兼爱”思想值得肯定,但抹煞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至于“非攻”思想,虽用心良苦,但不符合战国时期大一统的趋势,故不可能被那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接受。在当时的条件下,不通过战争不可能真正结束分裂。须知,战争有时也是和平的一种手段。

2.尚贤尚同,政事之本,唯才是举等贵贱

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这一纲领体现了墨家的贤人政治和社会组织理想。“尚贤”就是指为政者必须任人唯贤,尊重、任用贤能的人。宗法世袭制度下,常常出现“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的弊端。墨子叩问:“今者王公大人方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何也?”其症结所在是“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故此,“国家之乱,即可得而知”。因而提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乃“国家之珍”、“社稷之佑”。墨子“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为此,墨子提出“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继而要求天子尚贤使能,人人平等,勿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应不拘出身,大胆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他说:“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墨子主张,对“贤”者也要量才使用,“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墨子的这种贤人政治构想矛头直指宗法世袭制,极其大胆而且富有革命精神,在当时的思想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孔丘也主张举贤,但是丘的举贤是以“亲亲”为基础,仅限于贵族范围,至于“劳力者”,则无贤可举。

“尚同”则是在“尚贤”的基础上,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除害,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在贤人治政的基础上,墨子主张全民实行自上而下的思想统一,以便消除“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的纷乱局面,以达到“一同天下之义”(《墨子·尚同中》)的理想治世。“同”的具体路径是逐级向上传递,即:百姓上同其邑长,邑长上同乡长,乡长上同国君,国君上回天子,天子刘上同于“天”。可见,“尚同”的思想实质,就是主张在贤人治政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从思想到行动都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组织体系。墨家学派自身的组织架构,可以看做是“词同”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

墨子的尚贤尚同,成为“大同思想”的渊源。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礼运》对大同世界的描绘,明显出自墨学。《礼记·礼运·大同》篇所展现的“大同”图景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社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发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墨子所展现的图景则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强者不动弱,贵者不做贱,让者不欺恶”(《墨子·天志上》),“老而无妻子者有所待养,以终其寿:幼弱孤音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墨子·兼爱下》)两福图景之间的惊人相假!可以说,兼爱、尚贤尚同是大同思想的早期形式,也是共产主义的初级衣达。激励着不懈追求理想社会的人们,如同夸父之追日。

3.节用节葬,强本固基,俭节则昌淫佚亡

墨子生活的年代,王公贵族过着厚敛民财,奢侈淫佚的生活,而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则非常困苦。为解民倒悬,墨子力倡节用节葬,一切从简。

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周易》专设《节》卦,其核心思想就是节俭。节俭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一传统美德却遭到儒术的无情践踏。儒术为了恢复周礼,维护宗法等级,把奢靡浪费、排场铺张的繁琐礼仪夸为治国之道。墨子高举节用的大旗,继承尚节美德,反对信家以礼乐为政的主张。墨子以“禹七年水”“汤五年旱”却没有出现“冻饿之民”,直接得益于“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的史实为依据,将尚节思想由生活日用之节延伸到为政治国的高度。在《节用》篇中,墨子对“古之圣王”的简单化生活描述为:“天下百工”,“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饮食“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衣服则“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绤之衣轻且清,则上”;车船“利以速飞”“足以将之,则止”;宫室“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别男女之礼”即可。墨子以史为鉴,通过宫室、衣服、饮食、舟车,营私的古今对照,批判当时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进而把节用视作能给天下带来“大利”的“圣王之道”:“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墨子·节用上》)墨子把浪费财物作为国家七患之一,告诚统治者:“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思子·辞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