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简论《墨经》和《易经》中的逻辑术语及其数理内涵(一)

作者:王俊龙

内容提要:《墨经》已经论及逻辑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一是涉及量词判断。尽是全称判断,或是特称判断。二是涉及集合运算。体是子集,兼是并集,撄是交集,损是余集,“二”是互补集。间虚是相对空集,盈是相对全集:虚是绝对空集,无是绝对全集。三是涉及分合。间是分隔,弥是全合。

《说卦》中不仅论及逻辑术语而且论及八卦逻辑图,其八卦逻辑图中包含了最基本的逻辑运算规则。这些运算规则是离卦表示交(与)运算,坎卦表示与非运算,巽卦表示并(或)运算,兑卦表示或非运算,艮卦表示对称差运算,震卦表示差非运算。即使从逻辑上分析,《易经》中八卦的逻辑内涵也不是单一的。八卦作为同一套逻辑符号体系具有逻辑小项和逻辑运算规则两种内涵。这是一种重载现象,而现代科学是排斥重载的。因为重载会导致理解上的混淆或歧见。

《易经》和《墨经》都是中国先秦经典,尽管都论述了逻辑学中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运算,但是,二者所采用的术语是不尽相同的。由于语言表述上的不同,长期以来造成易学和墨学中的逻辑思想处于隔阂状态。以致国人虽然发现了《墨经》中丰富而深刻的逻辑思想,却没有发现《易经》中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形式化的逻辑运算体系。

关键词:《墨经》;《易经》;逻辑术语;运算规则;人体形态逻辑图;

今日中国教科书中的逻辑学是西方传入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没有本土的逻辑学。事实上,早在先秦的两大经典著作《易经》和《墨经》中就呈现了相当有体系的逻辑学了。《墨经》中阐述了相当多的逻辑术语和逻辑推理规则及其逻辑见解和实例,而《易经》则通过卦象建立了一整套数理逻辑体系。当然,由于年代久远,更因为失传了两千年,《易经》和《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和表现形式与西传而来的逻辑学中的逻辑术语和表现形式有巨大的差异。因此,这篇文章旨在分析证明《易经》和《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及其数理内涵。由于准备的时间仓促,且内容涉及两大经典,行文中错误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一、《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分析

从流传至今的《墨经》文本看,其中逻辑术语的论述不是很集中。根据王讃源主编《墨经正读》,这里辑录、分析如下:

《经上》1:故,所得而后成也。

《经说上》1: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尺]有端。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

故,即理据;原因或理由。小故是不可缺的理据,大故是充分的理据。

分析:小故是必要条件,大故是充分条件。

《经上》2:体,分于兼也。

《经说上》2:体: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体,支也。兼,并也。尺,线段也。

分析:兼为并集。当包含所有部分时,兼为全体。

《经上》39: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经说上》39:同:二人而俱见是楹也,若事君。

俱,皆也。事君,百官皆事一君。

分析:同,交集,或同一对象。

《经上》40:久,弥异时也。

《经说上》40:久:古今旦莫。

久,宙也。弥,遍历也。莫,暮也。

分析:久,时间也。

《经上》41:字,弥异所也。

《经说上》41:宇:家东西南北。

所,处也。家,室也。

分析:宇,空间也。

《经上》42:穷,或有前不容尺也。

《经说上》42:穷: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或,域也。容,纳也。

分析:穷,有限。无穷,无限。

《经上》43:尽,莫不然也。

《经说上》43:尽:但止动。

尽,全也。莫,无也。但,只有。

分析:尽,相当于全称量词。体,是特称量词。

《经上》44:始,当时也。

《经说上》44:。始: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

当时,任意时点。有久,已成时段。无久,未成时段。

《经上》46:损,偏去也。

《经说上》46:损:偏去也,兼之礼也。其体或去或存,谓其存者损。

偏去,减除已有部分。存者损,从存有中减除。

分析:损,是做减法。从存有中减除,或从兼有中减除。

《经上》51:止,以久也。

《经说上》51: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止,以久也。”静止(不动)是以逗留时间衡量的。“无久之不止”,快速移动。“有久之不止”,慢速移动。

分析:以时间为参照将物体的运动分为三种:静止不动、快速移动和慢速移动。

《经上》53:平,同高也。

《经说上》53:(无说)同,等也。

高,垂高也。

分析:平指平行线或平面。

《经上》54:同长,以正相尽。

《经说上》54:同:楗与框之同长也。

分析:同高、同长,等量关系。

《经上》55:中,同长也。

《经说上》55:中心,自是往相若也。

心,中点。相若,相等。

分析:每一尺有一中心至两端等长。

《经上》56:厚,有所大也。

《经说上》56:厚:惟无[厚无]所大。

厚,休积。无厚,没有厚度。

分析:厚度决定体积的大小。

《经上》58:直,参也。

《经说上》58:(无说)参,直立也。

分析:直是每直、直线。

《经上》59:圆,一中同长也。

《经说上》59:圆,规写之也。

一中,圆心。

分析:同一个中心的所有同长尺的端点构成圆。

《经上》61:倍,为二也。

《经说上》61:倍:二尺与尺,但去一。

倍,两倍也。去一,减一尺也。

分析:一中同长。使二尺一中同长一尺,则二尺为一尺之倍。

《经上》62: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

《经说上》62:端:是无同也。

无序,无更。无同,唯一。

分析:端是独一的最前的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