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墨子、鲁班的技艺与设计理念(一)

作者:王 凯 唐文娇

一、技艺(technics)

技艺(technics)是技术的早期形态,之所以把“技”与“艺”相连,是因为“技艺”体现出人文精神。庄子十分推崇先泰匠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如对庖丁解牛技艺的评价是“游刃有余”、“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道之会”。他在《天地解》中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老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也就是说“技” 与“艺”告切相通,而且合于天道。匠人之技乃“含道之技” 。

与此相反,对于技术,庄子的态度截然相反,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庄子是一个反技术主义者,其主要根据就是庄子对那只水泵的议论;

子贡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文人方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跌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为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庄子·天地翁》)

“为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实际上,庄子是看到了一个与技艺不同的技术工具,庄子之所以对这台机器保持高度的警觉,是他预感到了技术的发展将要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为此他感到焦虑。

技艺与技术不同,鲁班等匠人的高超技艺,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可以说是达到一个高超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个自由的境界,是一个全身心获得解放的境界,在技艺展现的世界里,匠人可以随心所欲,不受束缚。而不是像技术那样远离人文,远高人性与自由。

古代匠人追求的技艺,那是尚未异化原始技术,之所以称之为原始的技术,是因为它是简单的,它还没有片面化为达成某一单个目的的工具,就是说它所制作的产品可以是附属性质的,工匠更看重的是类似于艺术创作的制作过程,因为这个工艺活动过程直接构成了他们的存在方式,即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作为匠人存在的意义和自由的快乐。因此,正像庄子笔下的匠人跑丁。他的手艺已经熟练到可以进行表演和展示,甚至于进入到一个艺术化的审美的境界,实现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只是以赚钱、满足生活为目的。

因此,原始技术,或者技艺,是与文化、艺术关系密切的。“文化”一词本身,也揭示了技艺与人文的同一性。从词源学角度着,英文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耕作”(colore),指原始的农业技术,本义是“通过耕作获得收成”,后引中为“按照人的设想对自然事物加以某种改变”。而在汉语言中,“文”来自“纹”,指纹彩、装饰,如:“灿若文锦”,“文”又通“艺”,艺本来是指农事稼稽之技。技术在原始意义上是与文化,艺术同一的,它们都起“揭示”作用,一方面把世界带出来,一方面把人带出来。自然的在场需要人来显现自身的意义。

在古代先民看来,天地自然是神秘的,窥探自然的奥秘原本是神的事情。创世造物本来是神的职能,那些早期的匠人掌握了某些造物技艺,等于延续了神的功能,因而这些发明也带有某种神圣性,原始先民对最初生产劳动工具的认识,既带有神秘性也带有神圣性。工匠因掌握了神秘知识,创造了工具,而成为造物主的替身,自然引起人们的崇敬,这也是鲁班墨子等大师人被崇拜,被神化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古代“工匠”的技艺

古代“工匠”,有其特殊的技能。在先秦时代,工匠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从职业特点看,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其一是手工操作。工匠属于手工劳动者,木匠、石匠等都是个体手工劳动者。《商君书·算地》曰:“技艺之士资在于手。”传统工“工匠”大都被称为“手艺人”。匠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制造物并加工物,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制造和生产。技术就是要制造一个原来并不存的物,亦即人工之物,显然这个物并不以物自身为目的,而是以人为目的。于是,技术成为了人的工具或手段,人借此来服务于自身的目的。匠人的“技”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人用手直接或间接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作为手工的活动,技在汉语中通常被理解为“手艺”或“手段”

其二是依靠工具。什么是工具,工具从本质上说是劳动者的身体的延伸。虽然是手工劳动,但也不能光靠手,劳作需要运用工具去作用于劳动对象。劳动者的身体的延伸但古代的工具都是构造简单,制作容易的刀、斧、锯,刨之类,这些工具虽然很容易掌握,但使用的效果是因人而异、大不一样的。操作者的水平即手艺显得更为重要。与此不同,在近现代技术体系中,虽然工具系统精密复杂,但操作方法趋向简单,生产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工具的先进程度。对于传统手工生产来说,工匠是生产的主体,人应用工具,但支配工具;但对于现代工业生产来说,机器是主体,工人是机器的附属。这就是技术的异化。在技术时代,人与工具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其三是手中有绝活。《说文解字》云: 是“工,巧饰也。”《广德·释古三》存云:“工,巧也。”都说明”工”或“工人”首先是具有专门技能的劳动者。“匠”本来就有“治”、“做”、”制造”等含义,说明“匠人”必须具备专门的生产技术去制造某种产品。掌握了某一专门手艺的手工活动者成为了匠人,而其中最优秀的被称为“巧匠”、 “哲匠”、“匠师”等,相当于现代的工程师,建筑师之类的技术专家(engineer),如鲁班,墨子等。手工技能要靠手来进行,因为手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手工技能从根本上说是依赖于人的身体的,是身体性的活动,由身体规定的。不过,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有机的自然组织,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手工技能也是被自然所规定的,由自然所规定的意思就是要依赖于自然,不能超出或摆脱其天然的限度。技能作为人工要顺应自然,合于自然,即人的活动要如同自然的运动,合于自然就是合于道,于是也就有了庄子所谓的“道进乎技”。鲁班以及庄子笔下的匠人手中各有其绝活。绝技,可谓是巧夺天工,均是道技。庄子所理解的技,其实就是被自然或道所规定的匠人的活动。

其四是家传与学徒的封闭传承。《国语》卷六《齐语》曰:“今夫工,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协材,旦暮从事,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已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素而成,其弟子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恒为工。”民间工匠的技术传承,除了世袭家传,还有师徒传承。这是一种封闭式的传承。中国古代有看法厚的民间师徒传统,技艺的传授靠的是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慢慢地领悟。其高起的操作技方管用语言和文字说清楚,必须要运用悟性一点一滴地去悟。当然,这也是造成许多民同手艺失传的一重要原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