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蒲松龄与墨子论略(一)

作者:杨玉军

摘要:作为同是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两位大师级人物,墨子对蒲松龄有无影响,是一个较少被人关注却又是很有意义的话题。本文从“兼爱”思想、侠义思想、鬼神思想、商业思想和实干精神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墨子对蒲松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二人在思想和行为的许多方面都是相似和相通的。在后人的眼中,墨子和蒲松龄都是脚踏实地的平民圣人。

关键词:墨子;蒲松龄;影响

一、蒲松龄与墨子–一个新鲜而又很有意思的话题

蒲松龄与墨子,这算得上一个新鲜且很有意思的话题。说它新鲜,是因为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研究似很少涉及这一话题。在知网等机构检索了一下,发现只有一篇发表于《蒲松龄研究》2017年第一期的郑春元先生的《略论〈聊斋志异〉中的墨家思想》是专门论此问题的,其他有关论文则尚未发现,这与论述蒲松龄与儒家、道家、佛教等学派的关系、影响等方面的大量文章恰成鲜明的对照,这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关注。

说它有意思,作为十七世纪山东乃至全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和一代学问家,蒲松龄与同为诞生于齐鲁大地的一代文化巨人墨家创始人墨子(墨子究竟是哪里人迄未定论,主要有两说,一为“宋人说”,即今河南鲁山人;一为“鲁人说”,即今山东滕州人。但窃以为即便墨子故里不是山东滕州,他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活动足迹也大多是在山东一带。墨子和齐鲁大地的渊源可谓深矣。)二人在思想上有无某种交集?蒲松龄对墨子持什么态度?墨子对蒲松龄有无影响?这应该是一个十分自然而又很有意义的话题。

和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聊斋志异》一样,蒲松龄的思想意识也是复杂和多侧面的。除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外,佛家和道家思想都对其有一定影响。其思想意识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并辅之以佛家轮回转世、善果恶报思想和道家学派的神仙道术思想。

作为紧接孔子而活跃于中华大地的第二位文化巨人,那墨子和墨家思想对蒲松龄有没有影响呢?遍览《蒲松龄全集》,无论是其撰写的大量各类文章、其诗歌作品,还是其小说集《聊斋志异》,却绝少提到墨子和墨家,只有一篇八股文论及墨子。下面是其文章中不多的几处问接引用墨子观点的,未出现墨子的名字:

“譬之丝染,苍则苍而黄则黄;若彼路歧,南愈南而北愈北。”(《拟士习表其三》)中前半句于《墨子·所染》。

“敬天勤民,致海河之清晏;爱人节用,念稼穑之艰难。”(《拟上以河工告成,躬亲巡视,兼念山左饥荒,连年蠲赈,民困新苏,即以省问疾苦,群臣谢表》)中之“节用”明显是墨子的观点。

遍览《聊斋志异》,全用文言写就,作者学养丰厚,博览群书,往往旁征博引,用典用事,常信手拈来,令人叹为观止。仅就先秦著作看,取之于《诗经》、《楚辞》、《左传》等较多,而诸子著作中,《论语》、《孟子》、《庄子》等引用较普遍。依据朱其铠先生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笔者粗略统计,蒲松龄共在全书近 500 篇中直接或间接引用《庄子》–书达 67 次,《孟子》51次,《荀子》8 次,《韩非子》6次。而引用《墨子》仅有2处(实为1处),具体为:

1.《红玉》:“女笑曰:“妾诳君耳。今家道新创,非夙兴夜寐不可。”见《墨子·非乐上》:“夫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朱其铠先生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此处可能有误,“夙兴夜寐”一词最早实不见于《墨子》,而是见于更早的《诗经·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云萝公主》:“女挽手曰:’君不信数,遂使土木为灾,又以苫块之戚,迟我三年琴瑟。”中”苫块”为“寝苫枕块”之略语,见于《墨子·节葬》。

《蒲松龄全集》中只有一篇文章是直接论及墨子的,是八股文《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此是一篇命题作文,是蒲松龄康熙二十三年参加山东乡试的制艺之作。“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这一题目是孟子批驳杨朱、墨子的原话,蒲松龄该文,自然是循孟子之义而批驳杨朱、墨子的。兹引这篇八股文部分句子如下:

闲其道者即其徒,大贤重望其人焉。盖惟圣人之徒,能闲圣人之道,言距杨墨,孟子所以深望耳。……然圣人虽往,而遗泽未泯。苟得一人焉,尊其道而续其流,则千古之圣人至今存可耳。予不得已而好辩,盖不得已而言者也。使予无言,恐一二人之言,且遍天下也,而宁不赖有距之者。抑不得已而有言,盖不得已而距杨墨者也。使人尽如予言,则一二人之言,将废然返也。而宁不望有能之者。能言距杨墨,我思其功,我怀其人矣。王迹既息,而为我兼爱之说,深入乎人心,知其非者何人哉?而若人者独能于群言淆乱之中,立一说以自据。而同者收之,异者斥之。若曰前有千古,我将继焉。……雅诗既降,而无父无君之学得中乎世道,独行其是者几人哉?……

孟子深感自己处在大道败坏的年代与社会中,作为圣人之徒,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捍卫圣人之道,积极纠偏改正,要与杨朱、墨子等“异端邪说”“无父无君”之论作坚决的斗争,所以他说自己“好辩”是“不得已”的。而蒲松龄也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孟子一边的,他直斥杨朱、墨子的“为我兼爱”之说,愿意像孟子一样勇敢地与这些异端邪说作斗争,使这些“一二人之言,将废然而返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