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论朱熹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一)

作者:郑晓江

朱熹的一生可谓坎坷之极。在政坛上,他以直言上书和恢复古制式的改革(如设”义仓”等)而名世;在学术上,他又以办书院、聚徒讲诵而显名。其做学问之勤苦,涉及领域之广泛,著书立说之多,都堪称中国古代之巅。但谢世前后,却被指斥为”伪学之魁”,学术范围的”道学”也被官方定为政治上的”逆党”,朱子本人及其门生都遭到残酷打击。朱熹逝世后,不久即恢复名誉,并受到历朝历代的百般推崇。清圣祖玄烨云:”惟宋之朱子注明经史……皆明确有据,而得中正之理,今五百余年,其一句一字莫有论其更正者,观此则孔孟之后,可谓有益于斯文,厥功伟矣。”认为朱子的一字一句皆无可更改。朱子的理论在朝廷的推崇、倡导下遮覆了古代中国整个后期社会,其人生理论也对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乃至庶民百姓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一、人生形而上的价值渊源

朱熹在人生理想的追求问题上,承续了儒家传统的观点,即认为每个人都应以成”圣贤”为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

程颐上继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说法,指出:”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已者,皆自弃也。”朱子更谆谆教导世人:”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世人多以圣贤为高,而已别是一样人,则早夜孜孜,别是分外事,不为亦可,学之亦可,然圣贤禀性与常人一同,既与常人一同,又要得不以圣贤为己任?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也。”朱子认为,人生须有追求它对人生的各种行为有强烈的导向作用。

一般的人常以为圣贤高不可攀,自己何能及此?所以在人生的实际旅途中,孜孜以求物欲的满足,陷于颓废的人生境况。在传统的儒家学者眼中,能被冠以圣人的确实寥若晨星,”圣人”之列不外尧、舜、禹、文、武、周公,再就是孔、孟诸儒,在这些尽善尽美的形象面前世俗人除了诚惶诚恐外,很难再激发出成”圣”的奢望。朱子认为,人皆可以成圣,并不等于人就一定会成圣,但人生追求的目标决不能建基于难以成圣这点上,而应建立在成圣的可能性之中。因为,人生的追求必须有某种超越性,太具体、太一般的人生理想给予人生活的动力是微不足道的。人们只有在某种崇高的人生目标支持下才能坚定地介入生活,努力奋斗并坚韧不拔。

因此,朱熹反复告诉人们,必须立志做圣人,这是人学习和生活的终极目标:”今之朋友,固有乐闻圣贤之学,而终不能去世俗之陋者,无他只是志不立尔。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如果人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已经能够”才学便要做圣人”,那么就要了解一个问题,即:圣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其实际的内涵是什么?

朱子认为,圣人是与”道”一体的人:”苏子由云:学圣人不如学道’。不知道便是躯壳底圣人,圣人便是有躯壳底道。”这是从整体上来界定”圣人”,认为圣人就是”道”的体现,其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行为都是”道”的外化。

“圣人”也是”顺理”而为之人:”问:程子谓,天地无心而成物,圣人有心而无为。曰:这是说天地无心处,且如四时行,百物生,天地何所容心?至于圣人,则顺理而已,复何为哉?所以明道云:”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说得最好。”这是从行为上来界定”圣人”。在朱子看来,天地生生不穷,长养万物,并不是有意如此,因为天地是无”心”的;”圣人”虽然有”心”,有思想意识,可由于其行为都自然符合于”理”,是一种不借外力促进,不违内心所好的”为”,故可说是”有心而无为”。

“圣人”还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人:”自谓能明其德,而不屑乎新民者,如佛老便是。不务明其德,而以政教法度为足以新民者,如管仲之徒即是。略知明德新民百不求止于至善者,如王通便是。看他于己分上亦其修饰,其论为治本末,亦有条理,甚于有志于斯世,只是规模浅狭,不曾就本原上着功,便做不彻。须是无所不用其极方始是,圣人只是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持地。”朱子在此比较了几种理想的人格境界。

在他看来,佛教宣传的”成佛”和道家追求的”婴儿”、”真人”、”至人”和”仙人”都仅仅是关注于个性自足或清静无为的问题,着力于个体的人格修养,对天下庶民的教化引导则全然不顾,这是远远不够的。而管仲之类的法家人物,虽然关注于教化百姓、匡正世风等社会政治问题,但既不从事道德的自我修养,又埋首于以法度规范人们的言行,这也是不足的。王通虽然既知”明德”(自人道德修养),又倡”新民”(教化百姓,提升一般人的道德境界),但却不知”止于至善”。也就是说,王通满足于一般具体的道德修养和政教措施,在深度和广度上远未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不仅”明德”,也不仅仅”明明德”,还要”止于至善”,在本原上着力,从终极处进行自我修养和推进政教措施。

可见,朱子的所谓”圣人”,无论是”体道”、”顺理”,还是”无所不用其极”,都必须从”本原上着功”。从人生哲学上来看,亦即要求人们充分地,深刻地去体认人生形而上的价值渊源,从本体论的高度真正找到人生的追求理想物和汲取人生的动力。

这一点恰恰是朱子人生理论的主要特色。先秦时的孔孟为寻觅人生道德修养的超越性价值渊源。往往刻意于描绘”人性本善”,以人性善为人生行为规范的先天性承诺。但主性善的孟子很难回答诸如告子等人提出的人性无善恶论和后来法家学者倡人性恶的诘难,也难以使目睹了那么多恶人恶事的普通百姓信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