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论朱熹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七)

作者:郑晓江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朱子的学说中吸取至少二个有益之处:一是必须深刻觉察人的生活与自然万物的生成应该相互协调。人类在科学昌明的近现代,往往过分地突出了人与物的本质差异,这种世界观使人们从改造自然到驾驭自然,最后则陷入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今天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就是这种生存观导致的灾难性恶果。朱子着力于发掘人与万物具有共同本质的做法值得今人深思和借鉴。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生物,人依赖自然而生存、繁衍,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既然如此,人与自然就决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协调的,人类要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就必须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取予自然应有节制,同时还要给予自然。

其次,自然的性质是否也有启发人如何生活的作用呢?对此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当代科学的发展说明,许多自然界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当然也有不适用的)越是处于高科技产品包围的人越梦想着复返大自然,向往着大自然的宁静、清新、鸟语花香、平湖秋月。它恰恰说明人类的心灵与自然是相通的。第二,朱子的人生哲学特别强调人生修养与人生践履的自觉性。

在朱子看来,一个人当然可以在别人百般教诲、引导下,领悟”天理”究竟是什么,万事万物和人之本质又是如何体现了”天理”,因而要按”天理”的要求去做。但这不过是一种生硬的外在灌输,没有达到人的内在自觉和外在行为的自主,故不是理想的人生境界,为此,朱子才承续先贤,提出”敬”与”诚”的理论。他说:”敬有死敬,有活敬,若只守着主一之敬,遇事不济之以义,辩其是非,则不活。若熟后,敬便有义,义便有敬,静则察敬不敬,动则察其义不义。”所谓”死敬”,即仅仅局限在对”天理”的内在固执持有,而”活敬”则一方面对”天理”有高度的自觉,另一方面又自然地发展为日常生活中的举动。”诚”的范畴也把真实无妄之”知”与真实无妄之”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总之,朱子的人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内在心性修养的自觉与外在人生行为符合某种先定准则的自觉性。朱子认为,人生的具体操作不仅是人各种行为的总和,不仅是人去做各种各样的事,还内在地含有人的理性觉悟;而人的精神修养亦不仅是人各种意识的煅炼,还包含着贯彻于人们具体行为中的自觉性。因此,人生应该也必须把内在的了悟与外在的现实行为贯彻为一,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生,否则就是一种假的人生。也就是说,一个人违心去做某事,即便是道德的,那也只是虚伪的道德;一个人迫于外在压力或为谋取私利去做某件事,即便是好事,那也是虚伪的。

如果人们的行为是其内在修养的自然发动,外界极力推崇、奖赏,人不为所动;外界用各种重压来限制和制止,人亦不屈服,自我的行为完全听命于自我的内在觉悟,如此才是真实的人生。朱子的这种学说值得今人重视。

现代社会一方面制定出越来越多的规范人们行为的条文,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给人们树立了许许多多楷模,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导向,这当然是社会文明进行的表现。但同时又蕴藏着另一种弊病,即人生的实际行为与人内在的心性修养常常脱节,人们去做某事往往受社会导向的裹胁或外在的强制,是一种违心之为。这就使人生变成一种令人痛苦的搏斗,有的人们极愿去做的事不能去干,而人们不想干的事却被迫要去做。行为与心灵的强烈反差常常引发人们精神上、思想上的巨大痛苦,甚至导致人们突发异常的举动,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害。

可以预见,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使社会的力量越来越大,人生的行为将有受到愈来愈大强制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努力提高人的自觉性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人类应该经常反省,探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如何才能达到灵与肉一致、思想和行为的统一、道德修养和躬行践履的相齐。当人们每个现实的举动都完全发自人的内心时,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人生是幸福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