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

永远的清华校长——梅贻琦

作者:白石一枝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出生于清末家道中落的诗书世家,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祖先于明朝永乐时期从武进迁至北京,落籍天津。

1909年以优秀成绩被录取为第一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吴士脱工业大学攻读电机专业。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务。1931年至1948年,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任清华大学校长,可谓受任于危难之际。这期间,梅贻琦奠定了清华大学的学校格局,为清华大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清华大学的发展和腾飞有梅贻琦的一份力量。任职期间,他全力政治学校制度,严格把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特别是对教师进行严格的甄选,采用一种集体领导的办学制度。他和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并称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梅贻琦曾说:“一个学校之所以为大,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也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对清华大学的贡献,不用言说历史也记得。1931年,国内形势风雨飘摇,动荡不安,学习思潮也跟着动荡。高校里师生赶走校长都是家常便饭,几乎所有校长都在任不长,有的甚至打退堂鼓。但梅校长却一直深受清华学子师生爱戴。任何时候,学生们的口号永远都是“反对某某某,拥护梅校长”。有人曾问梅贻琦有什么法宝降伏清华师生,他却风趣幽默的说:“大家都要倒这个倒那个,没有人想要倒梅(霉)吧。”

首先,梅贻琦校长将体育与其他各科处于同等的地位,同时,将体育老师的职称和待遇提高至和其他学科一样,不再歧视体育。梅校长留学欧美的经历,学习希腊人尚武的精神,大力发展学校体育文化,不久清华大学就享有“体育大学”的美称。现在看来,这种做法也是正确的,国民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健康事业在任何时代都是行得通的。

其次,梅贻琦校长受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影响在,学校制度方面采取分层民主管理制度。在治学方面,他主张要学术独立、自由教育,同时推行通才教育。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高校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和国家的人才需求,也就是大学教育“在通不在专”。

另外在教师待遇方面、人才培养方面,梅校长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制度和措施。这一系列重要举措成就了清华大学的光辉历程,更是国学大师梅贻琦是高校改革的先导和宗师!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