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

觉醒年代傲然挺立——陈独秀

作者:白石一枝

在中国近代社会,一提到“民主”和“科学”这一位德先生、一位赛先生,人们马上就能联想到那个带领爱国学子游行示威的李大钊和那个站在北大校园里疾呼反帝反封建的陈独秀。开启民智是两位先锋毕生致力的工作,让东方雄狮从百年昏睡中觉醒是陈李二人共同的梦想,也是近代文人志士心之所向。

陈独秀本名陈庆同,自幼丧父,从小跟随祖父“白胡爹爹”修习四书五经,17岁时在爷爷的精心培育下考中秀才。虽然身在清王朝的笼罩下,但目光深远的他早已看到大清覆灭就在不远的将来,维新变法的失败和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让他坚定信心推翻清朝统治。

为了能勇立潮头做出一番事业,他多次进行反清宣传,发表反清言论,也正是因为过于激进的方式招来清政府的通缉,在1901年至1915年,陈独秀先后五次东渡日本求学或避难,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1914年,出狱后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他写文章用“独秀”笔名,来源于家乡的独秀山,因此我们后来常听到是陈独秀,而不是陈庆同。次年,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密约,陈独秀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回到祖国,回到这片让他又爱又恨的土地上。

为了能发动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培养启迪更多社会需要的新青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影响深远的《新青年》。正因陈独秀的在当时近代文化圈的特殊地位,北大校长蔡元培聘请陈成为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北上。

教师中那些遗老遗少顽固派们,本来就对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鼓吹科学与民主的运动,就十分反感,存有芥蒂。于是,别有用心的人攻击陈独秀说:”陈先生只会写几篇策论试的时文,并无真才实学,到北大任教尚嫌不够,更不要说出任文科学长了。”

蔡元培对这些攻击言论给予了有力的驳斥:“陈仲甫先生精通训古韵学,学有专长,过去连太炎先生也把他视为畏友。”安徽籍的教授和熟悉陈独秀的人也纷纷出来讲话:“陈仲甫先生在文学考据方面造诣很高,有研究著作《字义类例》。”高一涵甚至说:“仲甫先生讲文学,不在太炎先生之下。”这样,众口一词,才慢慢堵住了攻击者的嘴,使陈独秀站住了脚跟,有了用武之地。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