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

文教并重,继往开来——袁行霈

作者:白石一枝

在古代的中国,文人求取仕途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在大一统的政治环境下为封建王朝运营国家机器。而在近代的中国,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外加科举制的取消,许多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多以教师的身份研究各门学术,创作文学作品。而走到近代,这种文教一体的现象则更为普遍,某个学科领域的执牛耳者多以高校的知名教授或是研究所成员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这其中,就有一位几乎全国中文系学生都听过的名字:袁行霈。

1936年袁行霈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读书人家庭,1953年他考入北大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回想起自己高考语文的作文,袁老坦言自己有“编”的成分,因为是以《我所认识的一位老干部》为题,当时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能认识什么老干部呢?袁老自己索性就自行创作了一篇小说,写一位老干部怎么舍己救人,从火灾里面救出一个老太太,自己负了伤。用倒叙的手法,先是去看望他,然后由他追述火灾的经过。

在袁行霈北大求学期间,任教的各科老师能是当时顶级的文学大牛:魏建功先生的“古代汉语”,周祖谟先生的“现代汉语”,王力先生的“汉语史”,而游国恩先生、林庚先生、吴组缃先生等更是在民国时期就赫赫有名。

由于当时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汉魏南北朝和唐宋文学,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袁行霈就在北大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唐诗研究、李贺研究、唐宋词研究等课程。袁老在北大工作时间超过了一甲子,多年来的教学工作中他不断探索进取。

“老师讲课好不好,跟学生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给你良性的反馈,能提出问题来,那老师的脑子就更加灵活,讲稿里本来没有的内容临时冒了出来,甚至还能形成新的研究题目。”这就是袁老给我们总结的教学经验。从最基本的讲师到副教授、又到教授、博士生导师,再到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老一路走来,在治学和教书两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的成绩。

作为第二代的袁行霈受教于林庚先生等第一代学者,他继承了北大优秀的治学理念和文骨师风,在传统文化的园地中默默耕耘,在一本本专著和论文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编写的教材和讲课的声音吸引更多朝气蓬勃的中国少年徜徉传统文化中,让他们了解并爱上中国古代文学,从而继承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让我们的文学之路越行越远。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