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珠春 三、“非乐”批判下的墨子美学 研究墨家美学思想就不能忽视墨家的出身,在中国历史上,墨家与儒家都是依附于贵族的门客或专家,本身都是属于社会上层阶级的分子。这一点和后期的...
作者:邵珠春 因此,墨子反对音乐并不能说明他不懂得欣赏音乐,不懂得音乐的审美性。他只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取消乐器的生产和音乐的演奏能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
作者:开封 韩鹏 截止现代社会,人类历史上一切关于“存在”的概念,都是建立在人类的思维开化、感知认识和主观判断基本础上的“存在”。 离开了人类思维开化、感知认识和主观判断,“存在”...
作者:邵珠春 董赟在《理想秩序的构建和个人正义的追求--墨子和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底色》一文中则通过对“墨子'非乐’和柏拉图'驱逐诗人’”的行为比较,得出二者“都是一种政治性行为,是构...
作者:邵珠春 摘要:当下对墨子美学的研究普遍集中在其“非乐”思想,一般认为墨子对艺术持否定的态度。然而通过对墨子非乐与墨子美学的辩证分析,发现这一说法是片面而不客观的,“非乐”只是...
作者:钱 爽 张耀南 如若我们仔细深究,便会发现这种西约(西洋政治哲学史上之“约”)与墨约还有着另一层截然不同的区别,那就是西约自始至终都缺乏互系性特征: “神约”看似是由神与人(...
作者:钱 爽 张耀南 西洋在“神约”出现之前实际上已经有了“约”观念,这种最早的“约”观念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但它对后来的中世纪“约”论思想并未产生直承之影响以至中断渐匿,却成为...
作者:开封 韩鹏 据出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记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
作者:开封·韩鹏 天者,父、考、阳、上也;地者,母、妣、阴、下也。天地交合,孕育人也。 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人合一者,天地人之中也。一者、中者、心也。故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在...
作者:钱 爽 张耀南 “节”是居下位之“民”对居上位之“君”的要求,“君”须以“节”而受“民”所约。然而,这种“节”并非是简单纯粹的“节约”“节省”或“节俭”,而应当是“君”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