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李石岑的美学观评析(一)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摘要:在美论,李石岑枇判吸收柏格森区分“艺术的直觉”(依据情感和本能)和“哲学的直觉”(依托认知的概念),使之和中国传统生命本体结合,突出了“生之增进”,美是生命的表现!在美育,李石岑从“人类本然性之自觉”来说明美育的自然生长,是“生之冲动”。“生命”和“情感”构成体和用的关系,“情感”和“知、情、意”皆相互渗透,便有“知的情操”、“意的情操”、“美的情操”,因此,李石岑的美育是广义的。

关键词:李石岑,美与美育,生命的表现(直觉),真善美统一

从王国维开启的融合中西美学观至朱光潜较为系统将西方各美学流派与中国传统美学结合而蔚为大观之间,有一个重要美学家李石岑的美学系统被学界遗忘了!事实上,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李石岑就提出了以生命为本体的观点,并掺入了西方柏格森、尼采、基尔凯郭尔、席勒等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学结合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美学系统。虽然,他后来更多兴趣转向哲学知识论领域,毕竟,早期他的整个哲学是以情感为体的美学化的哲学系统。不仅如此,他对美学和美育都有专门论述,而且所涉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冠绝一时的。我们不妨从美学和美育两方面来分析李石岑的美学观。

一、以“更生”为艺术家生命表现之美

(一)更近于本能的艺术的直觉和哲学的直觉不同

李石岑在其《艺术论》一文开篇即由柏格森一段话引出自己对哲学的直觉和艺术的直觉之差别的看法,这段话是这样的:“人类普遍之知觉之外,复备有审美的能力;吾人之眼不能有机的见生物体,只不过机械的见之而已。生命之意向——即贯通生物种种之部分形体而结合之,且赋以意义之纯一运动——决非吾人之眼所能映写,然彼艺术家则常欲把捉如斯之意向,‘艺术家由直觉之力,得破坏介于彼与彼之模型之间之障壁。由一种之感应,得彻入对象之里面,而把捉其内部生命,’艺术家之审美的直觉,固不过与外物之知觉同,单以个个之现象为其对象;然吾人即不可与艺术进于同一方向,而从事于以普遍的生命为对象之研究——恰如自然科学总合外物之知觉,以个个之事实归纳于普遍之法则者,然使艺术的直觉而为普遍化一耶?”据此李石岑给柏格森直觉说作两种解释:第一,“情绪的直觉”(美学的直觉)是本能而由内而外达到主客合一的状态;第二,“理知的直觉”则是转向“内省”由内而达“形上学”的“实在”(本质)。显然,柏格森的“情绪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生物学的意味。它以艺术家打破彼此屏障直透对象内部的方法——情绪的直觉,往往是一种不虑而知,不察而行的主客合一的“契合”(仿佛是天意的安排)。叔本华曾经举过胡蜂孵育幼虫的例子。胡蜂要孵育幼虫,必须恰到好处地刺中甲虫全身九节中唯一一节可能受伤的地方,而且这种刺既不能重(重了会刺死甲虫):也不能轻(轻了不会使甲虫麻痹)。即使是在这样几乎不可能达到的情况下,胡蜂却能百无一失地完成这项任务。这是什么?这就是——本能!

的确,本能意义上的主客合一(直觉)和认知意义上的主客合一(直觉)还是有着区别的。前者不是任何的逻辑和分析的意味;后者则虽说也排斥名理、范畴,但其逻辑思维之为背景则很难清除。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