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论雷峰塔兴衰的时代印记及其现实意义(四)

来源:西湖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杭州市风景园林学会  陈汉民 洪尚之

作者单位:园文局西湖志办公室

苏浙战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哨战,开始卢军进展顺利,后由于绕道太湖以西企图攻占宜兴进窥武进从背后攻击齐军的计划失败,加之孙传芳部于9月16日从福建猛攻仙霞岭占领了江山,迫使卢永祥移驻上海龙华督战,浙江省长一职由夏超代理。夏超却暗中勾结孙传芳而反叛,孙军攻入杭州,卢永祥败逃日本。27战局的反复,意味着人民群众遭受更重的兵灾难。雷峰塔,正是在这样兵慌马乱、人心惶惶的乱世,于1924年9月25日(正是孙传芳军攻入杭州那一天)下午一时许,无可避免地倒塌了。

乱世之“乱”,由雷峰塔倒塌之后发生的一幕幕令人发指的惨状而暴露无遗。塔“崩时,黄土飞扬,漫山遍野如云屯烟聚,良久始散。其初犹剩末级,遗址可寻,聚而观者日以万计,竞拾遗物,不惮颠踬。无何,逻子斋集,环列禁阻,重筑围墙。九月十二日(按指农历,即塔塌半个月后 ——笔者),有十余军人谓“衔京师某钜公命”,于围中掘去砖贮经卷。九月廿六夜半,又有千余兵蜂拥上山,破围突入,蔻物捣碎,穴地成坎。乡人踵至相效尤,唯余黄土一抔。”28

雷峰塔毁圮的新闻轰动了全社会,派兵劫取塔藏文物者有之;高价收买塔砖、藏经、古钱者有之;捏造流言蜚语乱中取利者有之;撰文怀古、痛惜者有之;唯独鲁迅先生,连续发表《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两篇名文,将“破破烂烂的”雷峰塔,视作半封建半殖民地乱世的象征物,“希望他倒掉”,29同时,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岂但乡下人之于雷峰塔,日日偷挖中华民国的柱石的奴才们,现在正不知有多少!”30

雷峰塔倒掉后,杭州地方官绅即发起募款以谋重建,不料到1926年10月,已筹集的万元银洋,竟被地方当局挪作“犒军”之用,修复无望。31 1929年西湖博览会筹办时,曾拟在雷峰塔场址建天文台,因经费捉襟见肘而作罢。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有旅沪杭州籍商人发起募捐修复雷峰塔,32由于蒋介石政权逆历史潮流而行,悍然发动内战,引起人心思变而作罢。可见,乱世,毁了雷峰塔;同样,在乱世,重建雷峰塔也是不可能的。

四、盛世塔复——爱国主义教育与雷峰塔重建

时间进入了二十世纪末期,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中央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决策、方针,全国人民充分发挥、施展自己聪明才智与本领的努力奋斗,迎来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生活改善,文化发达,国力强大的盛世,雷峰塔重建历史地排上了议事日程,不久,千年古塔将重新崛起于湖光山色之间,再现巍峨。

中共中央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名胜景点能够激起人们对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要注意发挥这方面优势,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运用革命、历史文物进行教育的活动,要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力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认为,以雷峰塔悠久的变迁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塔的兴衰与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之间耐人寻味的内在密切联系,完全应当也能够通过塔的重建和开放游览,不仅仅在促进西湖风景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注:

28 童大年《雷峰塔华严经残石真迹》,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民国十四年(1925)初版。 

29《鲁迅全集》第一卷,17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0 33亚 同上,194页。

31《新编浙江百年大事记》,208页。

32阮毅成《三句不离本“杭”》,一一五页,台湾正中书局 1974 年初版。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