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言盈天下 技压群芳——以墨子人文思想和科技成就为中心的考察(三)

作者:刘长明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非乐是节用思想的自然延伸。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所以墨子建议废除繁琐金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墨子痛心于王公大人“亏夺民衣食之财”大兴乐舞的现状,认为对音乐的过度喜好妨碍人们的政事和劳作,“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墨子痛切地看到:“今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既已具矣,大人锈然奏而独听之,将何乐得焉哉?”墨子以齐康公喜好“万”舞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例,揭露了迷于乐舞的危害。由此可见,墨子不是筒单地反对礼乐,而是反对建立在劳动人民痛苦基础上的礼乐。

节葬也是节用主张的逻辑推演。对当时儒家掀起的厚葬久丧之风,墨子迎头痛击。墨子认为,重葬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无利于天下,三年之丧的厚葬久丧陋习使人长期悲哀,身心憔悴。如果“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则“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势必导致生者之利尽失,国家贫弱,丧失天下。故而,“厚葬久良”非“仁者之为”,“非孝子之事”。为此,墨子大声疾呼“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何必厚葬!

墨子节用、节葬、非乐等尚节思想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面对“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的社会现实所发出的呐喊。这样的人文关怀,“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汉初道家无疑汲取了墨学的积极成分,与民休息时,汉文帝所主张的全国大节俭,显然来自墨学。

4.天志明鬼,赏善罚暴,顺天则昌逆天亡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学的一大特点。墨子信奉天命观,认为天有志,鬼能明;要求人们顺应天志,尊天事鬼。

墨子相信意志之“天”的存在,认为高高在上的“天”是宇宙间的最高权威,社会和自然的最高主宰。墨子将“天”人格化,认为“天”有意志,“行广而无私”,“施厚而不德”,“明久而不衰“,兼爱天下之百姓,“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在墨子看来,天的意志就是人类社会的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因此,“天之意,不可不顺也”(《墨子·天志中》),人们的行为“莫若法天”。墨子之所以高调颂扬夭志,目的在于以此规范世人的言行,警示世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上》)特别是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他说:“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法仪》)可见,墨子宣扬天志,只不过是借“天意”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墨子为宣传其以“兼爱”为核心的思想,可谓用心良苦!

墨子还相信鬼神的存在,且能赏善罚暴。《明鬼》篇就是利用原始宗教崇尚神灵的思想,来宣传弃恶扬善观念,奉劝当政者,“利于天鬼者为之”。他以周宣王被其臣子杜伯之鬼射杀、燕简公被其臣子庄子仪之鬼杖毙的事例,来说明滥杀无辜要遭鬼神惩罚,并以此告诫人们鬼神无所不在。所以,墨子极力强调天命鬼神的存在及其赏贤罚暴的威力。墨子宣扬“鬼神”的目的,为的是“劝善”,是要人们弃恶从善。虽借助宗教迷信,但在当时崇尚神灵氛围下大大提升了其理论说服力。

墨子一方面强调天志、明鬼,另一方面主张非命,这其实并不矛盾。在《非命》篇中,墨子强烈反对“命由天定”观点,剖析了“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的儒术天命观的危害,认为儒术的天命之说实“是贼天下之人者也”,其本质在于否定了人的力量。在他看来,假如人们都相信生死吉凶由命注定,便会失去进取的动力,进而给社会和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农夫不勤而俟命,国必贫、身必饥;妇女不勤而俟命,则国必贫、身必寒。”实际上,福祸由己:“贪于饮食,惰子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馁之忧至”,这就是“贪”与“惰”造成的结果;“上不听治,则形政乱;下不从事,则财用不足”,是不作为的结果。墨子对“命由天定”的批驳,反映出浓厚的唯物主义情结。墨子宣扬天志明鬼,是为了增强理论说服力,争夺话语权;宣扬非命,则是为了唤醒底层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二者殊途同归。

5.教无差等,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教育观

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救世济民,墨子大办教育,是一个毕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墨子·所染》)墨子认为,教育也同此理:人的品性可以因后天的习染而改变,所以后天的学习非常重要。

墨家之学,教育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面向天下,在民间广泛招生,实行的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有教无类,教无差等。《公孟》篇里有一个人以“吾族人无学者”为理由而不入学,墨子听了力劝他改变错误的想法,要他努力去学习。似这样亲自动员劳动者子弟入学的事例,数不胜数。

墨子施教,德才兼具。按照墨子的主张,教育过程必须紧紧围绕“厚乎德行”(品德标准)、“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才智标准)来进行。在具体培养目标上,墨子力求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言行致、义利并重、损己利人、艰苦奋斗的兼士,并具有赴刃蹈火、死不旋踵的无私奉献精神。

全员教育是墨家之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当是时,墨学形成了一个以宗师墨子为核心的庞大教育风络。墨子除自己到各国游说之外,还派出许多弟子到各地分头讲学,宣传墨家主张,形成遍布各诸自国的教育体系。这些不畏劳苦送教上门的师者,上说“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几乎“遍从人而说之”(《墨子·公孟》),进行着世界上最早的“远程教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