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郢 来源:《泰山书院》 近偶于网络上检索到一条重要资料线索:在台北“国家图书馆”中,藏有一部《泰山书院约言》(系统号001411954),系墨拓本,经折装册页,凡1册。其书...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李石岑根据这广义的“生生之美”,批评、吸收和改造了流行的两种美育理论:一种是“新人文主义...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李石岑得出这结论,既是从历史的,又是从逻辑地加以梳解的结果。首先,从历史上看,李石岑指出...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五)艺术与科学真和艺术真的关系 对于托尔斯泰关于艺术必须建立在“真科学”之上的观点,李...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在李石岑看来,“主实用者以美为善之附庸,或为真之附庸,换言之,美为道德或知识之副产物;主...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同时,李石岑还让我们看到柏格森在艺术的直觉和自然科学的认识是有区别的:艺术直觉不像科学...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安徽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宛小平 摘要:在美论,李石岑枇判吸收柏格森区分“艺术的直觉”(依据情感和本能)和“哲学的直觉”(...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云超 较之西方哲学,儒家思想留在历史河床中的足印显得既稚嫩又早熟。说她稚嫩,是因为“...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云超 四、生命冲动与诗意生存 如果从西方哲学的视野来看,儒家“生生”观念近于柏格森所...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云超 三、生命关怀与生命之度 领悟了生命的生生之美和时中之美以及德性之美后,寻孔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