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

一代鸿儒——记饶宗颐的国学钩沉之路

饶宗颐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其先后与钱钟书、季羡林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观其一生,无论是在经史哲的传统领域,还是当代汉学的发展史上,饶宗颐以文人的情怀、广博的学识、卓越的成就自立标格,至今仍于既往学术领域中熠熠生辉。

饶宗颐出生于古城潮州的一户名门望族中,家风翰墨飘香,经济实力雄厚,其父饶锷先生平生埋头考据源流,工于辨彰之学,熟谙诗词声律,文化造诣亦有登峰造极之态;其母承大家闺秀之范,温柔端庄,但无奈早逝,这也成了饶宗颐身上特有的“孤独”气息来源之一。

母亲早逝,父亲也日渐沉闷,饶宗颐便跟随着祖母生活,脱离了外在玩物的浮躁纷扰,孤身躬耕书田间。深厚的家学给予了他充足的空间,使其在填词作画中任意遨游,在古典书籍里汲取养分,一步步构筑广袤的究学世界,正如饶宗颐先生自言:“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最终在学问里“开窍”。

如果说,年幼的饶宗颐在究学之途上是尚未葱郁的幼苗,那么我想,促其坚韧茁壮的大事件当属续写《潮州艺文志》与香港一病。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显然饶宗颐先生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饶宗颐16岁时接续了其父殚精竭虑以至积劳成疾、尚未杀青的《潮州艺文志》,这正是他投身学问的起步。在其后的三年里,饶宗颐专心网罗可利用的文献,考镜学术发展源流,在博纳乡邦文献的基础上开潮学研究的先声,而这本书在林立纷繁的地方文献中成为必读之作。

1938年,饶宗颐不幸染疾,滞留香港,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大量传统经学文书以及甲骨文,这使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识上也有了长足的长进。后来饶宗颐不断地在敦煌学、甲骨学中开疆拓土,并出版多部体大思精、自成体系的著作,如《说文古文考》、《古史新证补》,为国学之域著前人所不能及。这也就不难理解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饶宗颐自幼坐拥百城,学贯中西,平生致力传统研究,取材传统却不泥古,笔下丹铅为后人称赞,所著之书为学界仰视,我想,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其一生的国学钩沉,“学则经笥,文为世珍”最是生动!

国学百科网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国学百科网编辑,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