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墨子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三)

作者 :许士密(山东省高校社科基地枣庄学院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

在强本尚力、注重物质生产的同时,墨子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也要有所节制,不要造应自然资源的过度浪费。“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这里是说凡是天下的百工,无论是造车的,还是做木匠的,各自从事所擅长的技能,只要能够供给民用就可以了。生产如果过剩,就意味着过多地消耗了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但就“强本”与“节用”而言,墨子更强调后者。“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墨子提倡保护自然资源,以低度消耗资源和适度消费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爱尚(上)世与后世,一若今之世”这里是说,爱后世就要为后世子孙设想,在发展生产、满足当代人消费需求的同时,必须要兼顾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能利于今世,而害于后世。墨子在《七患》中就做到“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而提出的对策为“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认为人不要满足一时的需要而过度索取自然,而应建立长效机制,居安思危,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道。

战国时期统治阶级荒淫无度、奢侈至极。作为“平民圣人”,墨子从宫室、衣服、饮食、舟车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批判,指出统治者的厚敛暴征,巧取豪夺势必会引起人民的反抗,造成社会的动荡,“单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也”。为此,墨子倡导“节用”“节葬”,依据“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的原则,为统治者规定了崇尚简朴、反对奢靡的消费标准–饮食之法“足以充虚继气,强殷肽,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衣服之法“冬服绀之衣,轻且暖,夏服之衣,轻且清、则止”;宫室之法“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图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节葬之法“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

在物质产品极其匮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需要时,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增加生产,二是压制消费。墨子“强本”、“节用”思想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利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但也明显地带有苦行主义的倾向。对此,庄子在《天下篇》中批评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墨子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

基于“节用”思想,墨子主张“非乐”。之所以“为乐非也”:其一,统治者“为乐”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亏夺民衣食之财”;其二,“为乐”不能解决社会动乱和人民的疾苦,“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其三,“《万》人”(《万》,古代舞名,《万》人指从事《万》舞表演之人)不但脱离生产劳动,而且还要依赖他人供给吃穿,“使丈夫为之,废文夫耕嫁树艺之时;使妇女为之,废妇人纺绩织之事”,同时,《万》人“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此掌(通常)不从事乎衣食之财,而掌食乎人者也”;其四,欣赏音乐还会妨碍政务和生产,“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是故,君子“将欲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在乐之为物,将(必定)不可不禁而止也”。

墨子“非乐”思想以实用为目的,超越实用、追求审美被认为是浪费、无用,显然带有一定的狭隘性。对此,荀子曾批评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少学者持有类似的观点。其实这是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误读”。墨子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拒斥音乐、否弃审美,就其本意来者,墨子是站在平民的角度批判统治阶级的荒淫无度、奢侈至极。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崇尚节俭、反对奢靡恰恰体现了墨子思想的平民本色。

墨子强本尚力思想彰现了人的类本质,突出了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的主体性和自为性,而且凸显了主体对社会,自然的无私热爱和深切关怀,体现了主体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愁不拔的毅力和百炼成钢的决心,与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是合拍的,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协调、可持发展的和谐社会。

古往今来,奢侈之风历来都是伦理拒斥的对象,然而却又是最易出现的社会现象。现代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本不需要却成了人们的狂热追求的虚假需要”(马尔库塞语),人类多维度、多层面的“幸福”只剩下对物的追逐和占有,人类的生存陷入了“没有情欲的色魔”(马克斯·韦伯语)或“没有灵魂的机器”(卡尔·曼海姆语)的尴尬境地。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出现把人的需求仅仅看作追求感官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的享乐。为了满足可怜的虚荣心和实现对物质的占有欲,就必须不消费品进行更新。“奢侈在任何时候都意味着过度的消费,意味着在过度消费过程中对资源的挥霍与浪费”。现代社会为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必须加大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必然着对自然界或多或少的破坏。长期以来,人类把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毫无节制地占有与消耗自然资源,其结果是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建构和谐社会节俭势在必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