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6届中国西部研学旅行博览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象思维的运思过程(一)

作者:姚春鹏

摘要:象思维是不同于概念思维的另一种重要思维形式。象思维的运思过程可以分为:观物、取象、比类三个紧密相连的主要阶段。观物是在静观基础上的整全之观,取象则具有多维性、选择性和层次性三种特性,包括别象和比象两个基本步骤。比类可以分为“比类”和“合谊”两步。由此构成象思维完整的运思过程。

关键词:象思维;观物;取象;比类

思维是有目的指向的意识活动,是在意识的随机流动中的一种有序化过程,尤其是指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思维都有一定的过程,一般认为逻辑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这不是说每个具体的思维过程都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比较与分类再到抽象与概括,而是说思维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这三个方面。这种分析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概括,而不是具体思维的实际过程。象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当然也有其过程,这个问题已经为学者所关注。笔者发现很多学者把对思维过程的逻辑概括误作对思维具体过程的研究,因而把问题搞得过于复杂,不利于对象思维运思过程的认识。其实,对象思维的运思过程古人虽然不像今人一样对思维过程问题本身进行了仔细研究,但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对之已有所察觉和认识。依古人意,象思维运思过程可分为:观物、取象、比类三个基本阶段,本文对此作一阐发,以就正方家。

1.观物

象思维的核心是“象”,而“象”首先是“物象”即万物的形象。“物”是世界上一切可以感知的存在物。“象”是“物”的显现。因此,物与象的第一种关系是:物是产生象的基础,无物则无象。由于人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同一物可以显现不同的“象”。所以,“物”与“象”的第二种关系是:一与多的关系。因此,正确认识“物”的方法应该是从不同方面感知物象。

现物”是古人语,宋代理学家邵雍《皇极经世》中有《观物篇》、《观物内篇》、《观物外篇》。然“观物”之源可追溯至《周易》。《序卦传》:“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又《周易·威彖》:“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内经》在讲到“象思维”中的“物”时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这里的“援物”是引物的意思。“物”兼指物象。所以,把“观物”作为“象思维”运思过程的开始是有经典根据的,也为多数现代学者所认同。

在上古文献中与“观”意思相近,表示“看”的有“视”“察”等字,但“观”是古人非常喜用的“字”。在都表示“看”之意的“观”“察”“视”中古人之所以喜用“观”是因为“观”的意思是“远观”,而视则是“近视”,察则是“细察”。古人以天地人为一体,其视野宏大,因此,自然用“观”。从常识可知远观整体,近视局部。所以,“观物”首先就是对“物”的整全之观,全面的认识。“观”不仅要求在空间对“物”作整全之观,而且还要求在时间上进行多次长期的观察,这也是整全之观的内在要求。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在象思维视野中的“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而是与他物以及天地息息相关的。所以“观物”之观虽然以所观之物为重心,但绝不是仅关注所观之物,而是对与所观之物密切相关的他物同时观之。“观物”强调整全之观是否就完全忽视局部呢?完全不是。古人用语简练,大中包小,“观”包含“视”与“察”,“观物”实际上包括远观事物整体与近察事物局部两个方面。孔子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评价一个人看他在当下作了什么(近视),再看他这样作的原由(远观),最后细察他平日的喜好习惯,就能正确判断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切脉动静面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里同时出现“视”、“察”、“观”三个字,不宜仅仅从修辞学的“避复”角度理解,其意义是有差别的。“察色”、“察五色”是细致的辨察,“视喘息”“视精明”是靠近看,而“观权衡规矩”、”观五脏”的“观”显然不是直接的“观”而是整全考察后的判断。可见,在古人“视”“观”、“察”是不可分割的认识过程。

象思维的“观物”之观不仅要求整全之观与局部之观的综合之观,而且要求观物者处于静的状态,即“静观”。象思维的“观物”之观何以要求“静观”?上面已经论及“观物”之物不是静止不动的僵死之物,是处于大化流行之中的生生之物,对于这样的“物”,观物者只有以静观之,才能得其真情。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最早提出了“静观”思想。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曰明。”[“意思是只有达到虚静之极,才能观察万物的往复运动。芸芸众物最后都复归其本根,本根是“静”的,观物者也必须以虚静之心为根本才能得万物复命的真情之常,这就是光明的智慧。《管子·心术上》也倡导“静因之道”:“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5]2″荀子更是倡导“虚壹而静”的解蔽之道,“心未尝不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认为做到“虚壹而静”就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就能够把握宇宙的真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